无线通信原理与应用-第十章 移动通信未来发展

无线通信原理与应用-第十章 移动通信未来发展

ID:42727556

大小:1.10 MB

页数:29页

时间:2019-09-21

无线通信原理与应用-第十章 移动通信未来发展_第1页
无线通信原理与应用-第十章 移动通信未来发展_第2页
无线通信原理与应用-第十章 移动通信未来发展_第3页
无线通信原理与应用-第十章 移动通信未来发展_第4页
无线通信原理与应用-第十章 移动通信未来发展_第5页
资源描述:

《无线通信原理与应用-第十章 移动通信未来发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小结1.10.2IMT-Advanced系统10.13GPPLTE系统第十章移动通信未来发展第十章移动通信未来发展§10.13GPPLTE系统国际标准化组织3GPP在经过讨论后提出实现峰值速率100Mbit/s的数据传输,需设计出7~50倍于当前系统传输速率的新技术,且具有很好的向下兼容性,以保护现有投资。这一新的系统被称作增强型3G或3GPP的长期演进。第十章移动通信未来发展§10.1.13GPP标准的发展概述: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是一个成立于1998年12月的标准化机构,主要负责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MTS)的标准化工作。成员:欧洲的ETSI、日本的ARIB和TTC中

2、国的CCSA、韩国的TTA北美的ATIS。3GPP标准组织主要包括项目合作组(PCG)和技术规范组(TSG)两类。第十章移动通信未来发展3GPP包括4个技术规范组:1.EDGE无线接入网(GERAN);2.无线接入网(RAN);4.系统和业务方面(SA);5.核心网与终端(CT)。2021/7/17第十章移动通信未来发展3GPP标准演进:2021/7/17第十章移动通信未来发展§10.1.2LTE/SAE的发展1.LTE/SAE概念LTE/SAE的总体目标两个方面:一是性能提高,即提供更高的用户数据速率,提升系统容量和覆盖率,减小时延,并减少运营成本;二是实现一个能支

3、持多种接入技术灵活接入的、基于全IP的分组核心网络,并保证业务的连续性。2021/7/17第十章移动通信未来发展2.LTE的发展两个阶段:SI和WI。SI阶段:主要完成目标需求的定义,明确LTE的概念,完成可行性研究报告。WI阶段:主要完成核心技术的规范工作,可分为Stage2和Stage3两个阶段。2021/7/17第十章移动通信未来发展3.SAE的发展SAE标准化工作从2005年开始正式启动,到2006年12月完成了SAE的需求定义及技术研究报告。从2006年年底,3GPP开始进行第2阶段SAE技术规范的制定工作,并于2007年12月,冻结了Release8版本的

4、系统需求,完成了大部分的Stage2标准讨论工作。2021/7/17第十章移动通信未来发展10.1.3LTE系统简介3GPPLTE接入网在能够有效支持新的物理层传输技术的同时,还需要满足低时延、低复杂度、低成本的要求。第十章移动通信未来发展eNodeB的功能如图第十章移动通信未来发展确定E-UTRAN架构和E-UTRAN接口的总体原则如下:(1)信令和数据传输网络的逻辑分割。(2)E-UTRAN与EPC的功能完全区分于传输功能。E-UTRAN、EPC采用的寻址方法不应和传输功能的寻址方法绑定。(3)RRC连接的移动性完全由E-UTRAN控制。(4)当定义E-UTRAN

5、接口时,应尽可能减少接口功能划分的选项数量。(5)一个接口应该基于通过该接口控制的实体逻辑模型来设计。(6)一个物理网元可包含多个逻辑节点。第十章移动通信未来发展10.1.4LTE的关键技术多址技术多天线技术链路自适应技术分组调度技术小区间干扰抑制技术网络自组织技术第十章移动通信未来发展1.多址技术从LTE系统的目标需求可以看出,下行100Mbit/s和上行50Mbit/s的传输能力对物理层无线传输技术提出了较高要求,传统的3G空中接口技术已经难以满足此要求,因此,必须使用全新的空中接口技术。对于下行链路,LTE系统采用OFDMA以提高频谱效率。第十章移动通信未来发展

6、对于上行链路,信号由用户终端发射,过高的发射功率将会降低电池的使用寿命,提高了对系统功放的要求,增加了终端设备的成本。第十章移动通信未来发展2.多天线技术多入多出(MIMO)技术利用空间中的多径因素,在发送端和接收端均使用多个天线,发射端采用不同的发射天线同时发送信号,接收端则利用多径引起的多个接收天线上信号的不相关性从混合信号中分离估计出原来发送的各路子信号,实现分集增益或复用增益,进而提高小区容量、扩大覆盖范围、提高数据传输速率等性能指标。第十章移动通信未来发展LTE系统分别支持适应于宏小区、微小区、热点等各种环境的MIMO技术。基本的MIMO模型是下行2 × 2

7、,上行2 × 2天线阵列。下行MIMO模式包括波束赋形、发射分集和空间复用,这3种模式适用于不同的信噪比条件并可以相互转化。第十章移动通信未来发展3.链路自适应技术在LTE系统中,由于引入了OFDM和MIMO技术,需要对时、频、空三个维度的信号进行处理,因而为链路自适应方案带来了更多的灵活性。2021/7/17链路自适应技术包括:1动态功率控制、2自适应调制编码(AMC)、3混合自动请求重传(HARQ)技术。分组调度技术小区间干扰抑制技术网络自组织技术第十章移动通信未来发展第十章移动通信未来发展10.2IMT-Advanced系统继3G和3G增强系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