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病例诊疗方案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病例诊疗方案

ID:42739738

大小:32.01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9-20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病例诊疗方案_第1页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病例诊疗方案_第2页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病例诊疗方案_第3页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病例诊疗方案_第4页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病例诊疗方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病例诊疗方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病例诊疗方案(2012年第l版)一、前言自2012年6月以来,近3个月内在沙特和卡塔尔各出现1例严重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病例,表现为类SARS样的临床过程。经对呼吸道和肺解剖标本进行泛冠状病毒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和病毒分离,2株病毒核酸序列具有99.5%的同源性,确定2例病例的感染病原均为同一种新型冠状病毒。第一例患者为60岁男性沙特阿拉伯人,于6月20日病死;第二例患者为49岁男性卡塔尔人,于9月3日曾在沙特旅游,回卡塔尔后于9月7日因发生严重呼吸道感染收住当地重症监护病房,于9月1

2、1日被转运至英国救治,目前仍处于病危状态。从核酸序列相似性的角度,这一新型致病的冠状病毒与SARS-CoV并不相同(我国大陆及香港SARS冠状病毒与该新病毒相应区段核苷酸同源性为70-80%)。在流行病学方面,未发现先证病例相关的第二代病例,未见人间传播的证据,因此,尚无类似SARS迅速传播的流行病学特征。另外,疾病的来源、传播途径、潜伏期和感染后疾病的严重程度等均也未得到证实,同时也不能完全排除动物源性感染。因此,在诊断上,除了急性呼吸道感染表现外,主要是通过实验室对泛冠状病毒的保守序列进行扩增,必要时

3、进行对扩增产物进行测序,并在临床收集的标本中分离培养病毒等相关病原。与此同时,其他更为快速、敏感、特异的诊断方法和措施仍在积极探索过程中。由于目前病例数量少,尚无确切的临床规律可循,鉴此,以SARS冠状病毒(SARS—CoV)所致严重呼吸道感染(重症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诊疗方案为主要参考,制定本诊疗方案。二、病原学新型冠状病毒的结构、性状、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特征随着研究的深入,有待于进一步阐述和鉴别。在蝙蝠的某些种类中发现过SARS病毒前体,因此不能排除蝙蝠可能是SARS冠状病毒的自然宿主,但对新

4、冠状病毒尚无任何资料佐证。即使应用了新冠状病毒全序列比对,发现与新型冠状病毒最接近的蝙蝠冠状病毒HKU4-1病毒核酸序列也仅有约50-60%的相似,因此不能直接推断动物感染源。三、流行病学目前已经报告的两例病例没有发现人间传播,传染源不明。因该病以中东国家为首发地区,密切监测来自该地区的输入性病例。.截止2012年9月25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地区和可能发生感染传播的地区包括卡塔尔、沙塔阿拉伯两个国家。四、发病机制和病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发病机制可能和SARS—CoV感染有相似之处,可以发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

5、征和急性肾功能衰竭等多器官功能衰竭。冠状病毒入侵首先通过表面的S蛋白(还有HE蛋白)与宿主细胞的表面受体相结合。第一群冠状病毒(HCoV一229E)能特异地与人类氨肽酶N(aminopeptidase)结合。第二群冠状病毒(如HCoV-NL63和SARS-CoV)与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ACE2)结合,还可同时与9-0-乙酰神经氨酸分子结合。目前还没发现0C43和HKU1有类似的受体。SARS冠状病毒感染后在多种细胞因子和化学趋化因子介导下因一系列级联反应,发生“细胞因子风暴”。从目前两例新冠状病毒感染病例

6、的发展进程来看,可能也有类似的级联反应。其详细机制仍有待于在临床实践和基础研究中进一步阐明。五、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一)临床表现。1.潜伏期:据WH0报道,该病的潜伏期为l0天左右。2.临床表现:突然起病,高热,体温可达39-40℃,可有畏寒、寒战,头痛、全身肌肉关节酸痛、乏力、食欲减退等流感样全身症状。在肺炎基础上,临床病变进展迅速,很快发展为呼吸衰竭、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或多器官功能衰竭(MODS),特别是肾功能衰竭,甚至危及生命。目前尚无法确定有无轻症患者。(二)影像学表现.发生肺炎者影

7、像学检查可见肺内片状影像,合并ARDS者片状影像广泛,进展迅速。(三)实验室检查。1.一般实验室检查。(1)外周血常规:白细胞总数一般不高。(2)血生化检查:肌酸激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乳酸脱氢酶、肌酐等可能会升高。2.病原学相关检查。主要包括病毒分离、病毒抗原、核酸和抗体检测。病毒分离为实验室检测的“金标准”;病毒核酸检测可以用于早期诊断;抗体检测可以用于回顾性调查,但对病例的早期诊断意义不大。目前全球范围内的检测方法主要是病毒分离和核酸扩增。建议在新冠状病毒发病早期,采用多种标本

8、(咽拭子、鼻拭子、鼻咽或气管抽取物、痰或肺组织,以及血液和粪便)检测以提高检出率。(1)病毒核酸检测:以RT-PCR(最好采用real-timeRT-PCR)法检测呼吸道标本中的新冠状病毒核酸。病毒核酸检测的特异性和敏感性最好,且能快速区分病毒类型和亚型,一般能在4-6小时内获得结果。(2)病毒分离培养:从呼吸道标本中分离出新型冠状病毒,但一般呼吸道冠状病毒在细胞中分离培养较为困难,而且需要在指定级别(三级)的生物安全实验室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