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 设计与美学

04 设计与美学

ID:42753827

大小:369.50 KB

页数:89页

时间:2019-09-21

04 设计与美学_第1页
04 设计与美学_第2页
04 设计与美学_第3页
04 设计与美学_第4页
04 设计与美学_第5页
资源描述:

《04 设计与美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设计与美学目录导论一、美学的产生和发展1、在中国古代(1)大羊为美:以用为美、以饰为美;(2)无害为美:《国语》伍举论美;(3)中和为美:《毛诗序》:发乎情,止乎礼仪;(4)仁为美:孔子“尽善尽美”的审美标准;(3)充实之谓美:孟子“充实之谓美”的论断;(4)老庄美丑关系和审美态度的表述:“天地有大美而不言”、“道体即美”、“美即逍遥和自由”;(5)《乐论》是中国最早的美学专著。导论一、美学的产生和发展2、在西方(1)古希腊时期:①毕达哥拉斯学派提出了“美是和谐与比例”;②苏格拉底论美和善;③柏拉图的“美的

2、理念”;④亚里士多德以“艺术摹仿说”为核心的美学思想。(2)文艺复兴时期:宗教神学的附庸;(3)启蒙时期:1750年,德国哲学家鲍母嘉通出版《美学》,标志着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确立。(4)德国古典美学:美学史上的第一座高峰。①康德(《判断力批判》);②黑格尔:德国古典美学的集大成者,著三卷本《美学》巨著。(5)马克思主义哲学诞生,美学成为一门真正的科学。导论二、美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1、美学的研究对象:(1)美学是以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为研究对象的,是研究人与现实之间的审美关系的一门学科;(2)美学的研究

3、范围包括:审美客体——美的现象;审美主体——主观的美感;以及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之间的关系和审美关系的物化形态(艺术)。2、美学研究的方法:(1)方法论原则: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依然是美学研究的根本方法;(2)具体方法:①艺术学的方法;②心理学的方法;③社会学的方法;④发生学的方法;⑤科学实证法。导论三、美学概论教材结构美学美学理论美学史门类美学美论美感论美的形态论艺术美论、审美论、美育论第一章美论美论美的探索美的本质审美关系西方美学史上的主要美学观点美的模式审美关系的本质内涵美的多重属

4、性第一章美论一、美的探索1、西方美学史上的主要观点(1)倾向于美的客观属性:①形式说(毕达哥拉斯、波里克勒特);②理念说(柏拉图、黑格尔);③摹仿说(亚里士多德);④分有说(普罗丁);⑤关系说(狄德罗、伏尔泰);⑥感性特征说(博克);⑦生活说(车尔尼雪夫斯基)。第一章美论一、美的探索1、西方美学史上的主要观点(2)、倾向于美的主体属性①快感说(英、休谟,美即美感);②判断说(康德,唯主体论,判断力是一种天赋,美是合目的的形式);③情感符号(苏珊.朗格,美的本质是“生命形式”的形而上学);④直觉说(意、克罗齐

5、,美的根源在于心灵)。第一章美论一、美的探索2、美的理论模式(1)美是与人无关的自然属性(毕达哥拉斯形式说、博克感性特征说、苏珊.朗格情感符号);(2)美不在现象,而在现象之后的更高的本质(理念说、判断说、叔本华唯意志论、柏格森生命哲学);(3)美是主客体之间的关系或美是生活(狄德罗、车尔尼雪夫斯基)。第一章美论二、美的本质(马克思的美学观)1、劳动是一切社会生活的基础(1)劳动使主体和客体开始了分化;(2)伴随着萌芽状态的劳动,人的身体器官的质量、形态和功能等方面发生了一系列的生理变化(如脑手的进化);(

6、3)劳动在使主客体分化的同时,也使人的意向有了所指,且创造了一个人格化的世界。第一章美论二、美的本质2、人化的自然和自然的人化(1)马克思主义哲学自然观的两个基本点:①自然界是客观存在物及其运动过程的总和(广义的理解);②现实的自然界是属人的自然、人化的自然、历史的自然(狭义的理解);(2)所谓“人化自然”,是人类已经改造、认识、把握和活动的自然,它标志着马克思的历史自然观的形成。①“人化自然”是人类实践活动的必然结果;②“自在自然”向“人化自然”的转化,是在实践基础上不断扩大的。可以从实践活动本身的特点、

7、人的创造性本质和实践活动的根本目的三个方面来证明。第一章美论二、美的本质3、劳动为美创造了前提条件(1)劳动创造了美的事物;(2)劳动创造了能欣赏美的人。人通过劳动培养了自身精神能力的专注性,并在不同方面发展了自身的感观的特性,包括:①概括性②联系性③情感性④创造性第一章美论三、审美关系1、审美关系(1)审美关系是人同现实的一种特殊精神关系,它要求在对对象的感性形象的观照和感应中达到自我肯定和自由体验,获得身心整体的愉悦和满足,并使人的本质得以生成。(2)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3)人的本质力量指的

8、是人所具有的、体现了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和人类自身发展方向的,包括感性、理性和实践能力在内的各种能力的总和。美就是人的本质力量的感性显现。(4)美就是人的本质力量的感性显现;美学就是研究人与现实之间的审美关系的一门科学。第一章美论三、审美关系2、审美关系的本质内涵(1)审美关系的基础是人本质力量的对象化;(2)审美关系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①人同世界的精神关系分作三种:认识关系、功利关系和审美关系;②审美关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