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专职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的实践与思考(柯桥街道调研文章)

关于专职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的实践与思考(柯桥街道调研文章)

ID:42761614

大小:45.27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9-09-21

关于专职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的实践与思考(柯桥街道调研文章)_第1页
关于专职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的实践与思考(柯桥街道调研文章)_第2页
关于专职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的实践与思考(柯桥街道调研文章)_第3页
关于专职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的实践与思考(柯桥街道调研文章)_第4页
关于专职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的实践与思考(柯桥街道调研文章)_第5页
资源描述:

《关于专职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的实践与思考(柯桥街道调研文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关于专职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的实践与思考柯桥街道课题组社区是城市的细胞。城市的改革、发展、稳定都依托于社区,城市居民的许多需求都通过社区的管理和服务来满足,社区越来越成为承载城市管理和服务群众的前沿阵地,而一支队伍稳定、素质优良的专职社区工作者队伍则是社区发展必不可少的因素。今年,柯桥街道正在开展幸福社区“六大家园”创建活动,社区工作的任务更加繁重、要求更加高,因此,尽快建设一支与新形势新任务相符合,年轻化、知识化、职业化的高素质社区工作者队伍,已成为深化社区建设的当务之急。基于此,本文结合柯桥街道专职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现状,在对柯桥街道部分社区工作者问卷调查

2、和走访座谈的基础上,分析了当前柯桥街道专职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上存在的问题,并探索加强队伍建设的有效途径,以期能为今后专职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提供一些借鉴和思考。一、柯桥街道专职社区工作者队伍基本情况截止2014年11月底,柯桥街道21个城市社区共有专职社区工作者132人,根据社区辖区规模,每个社区有社区干部3-8人。街道结合实际,共设立了党群岗、文教岗、综治岗、民政岗、卫生岗、计生岗、社保岗和综合岗等8类社区工作岗位,大社区一人一岗,小社区身兼多岗。经调查,专职社区工作者年龄结构为:30周岁及以下16人,占12%;31-40周岁33人,占25%;41-50周岁

3、54人,占41%;50周岁以上29人,占22%。文化程度结构为:初中及以下文化5人,占3.8%;高中、中专文化20人,占15.2%;大专文化77人,占58.3%;本科及以上文化30人,占22.7%。性别结构为:女性111人,占84%;男性21人,占16%。政治面貌结构为:中共党员100人,占75.8%;群众32人,占24.2%。其中市人大代表1名,区人大代表3名,市党代表1名,区党代表2名。全街道社区专职工作者年平均收入为5.5万元。二、加强社区专职工作者队伍建设的主要做法和成效柯桥街道积极探索以人为本,服务为先的工作思路,以教育为手段,以制度为抓手,努力打

4、造一支一流的专职社区工作者队伍,重点在“六个抓”上作了探索:1•抓入口,优化队伍结构。引入竞争机制,做到社区工作者“凡进必考”,面向社会公开招考,坚持任人唯贤,重能力水平,量才用人原则,体现公开、公平、竞争、择优原则。先后11次向社会公开招考社区工作者,要求年龄在35周岁以下,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并对男年满60周岁、女年满55周岁的社区干部实行退职制度,有效地改善了社区工作者的年龄、文化结构,一改社区以往老大妈、老大嫂形象,使社区工作者队伍年轻化、知识化,充满生机和活力。2.抓规范,强化队伍职责。为切实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使社区工作者管理逐步走上制度化、规

5、范化的轨道,街道出台了《专职社区工作者管理办法》,对社区干部的设置配备、招聘录用、提任管理、教育培训、报酬待遇、监督管理、考核奖惩等方面进行了规范。同时制订了《社区工作者工作指南》,根据社区岗位特征和工作任务,明确社区书记、主任、副主任、文书、妇女主任、干事工作职责,做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干”;建立社区目标考核制度,对具体工作任务进行细化和量化,做到年初有目标,年终有考核;建立社区工作者日常考勤、财务管理、居民服务等制度,约束社区工作者的行为。通过建章立制,使社区工作有章可依,依照规章办事。2.抓培训,提升队伍素质。积极鼓励社区工作者参加高层次学历的培训

6、,在经费上给予保证,取得相应学历毕业证书的,街道予以报销一半学费。先后有57名社区工作者经区委党校农干班、浙大远程教育培训、函授等形式取得大专学历。同时组织社区工作者参加浙江省社区工作者上岗培训、柯桥区城市社区工作者业务培训,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技术水平和服务居民的本领。此外,充分动员社区工作者报考社会工作师职称考试,规定新招录进的社区工作者三年内必须取得社会工作师职称资格,并落实社会工作师奖励资金,取得初级职称的一次性奖励1000元,月工资增加100元,取得中级职称的一次性奖励3000元,月工资增加200元,大大激发了社区工作者报考专业职称的热情,街道社区

7、工作者中已有12名社工师、32名助理社工师,占社区干部总人数的25%。4•抓培养,挖掘队伍潜力。建立社区工作者竞争激励机制,形成“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一是竞聘上岗机制。社区正副职干部逐步实行竞争上岗,一有空缺岗位,通过报名、演讲、测评、政审等形式确定最终人选,真正把有能力、有实绩、有思想的社区工作者选拔到社区领导干部岗位上来。二是后备干部机制。社区正职后备干部年龄在48周岁以下,大专以上学历的副书记、副主任和主任助理中产生;社区副职后备干部年龄在45周岁以下,大专以上学历,实际工作2年以上的一般工作者中产生。街道党工委对社区后备干部建立档案,并实行动态管

8、理,每年进行一次全面考察,对不具备条件的,及时进行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