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ID:42826175

大小:57.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9-23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_第1页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_第2页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_第3页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_第4页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_第5页
资源描述: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水调歌头》教案(苏轼)苍梧县沙头镇第二初级中学周成浪【教学目标】1、掌握词中的生字生词和苏轼的生平及其相关的文学知识。2、培养良好的诵读诗词的习惯。3、体会词的大意,感受词中富于想象力的语言,体会词中情景交融的手法。4、培养学生积极、健康、乐观的人生态度。【教学重点】训练朗读能力,借助联想和想象理解词的意境,体会情景交融的手法。【教学难点】理解作者借咏月表达的人生感触,学习词人乐观旷达、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学情分析】《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传达了浓浓亲情,可以借此机会对学生进行一次情感教育,使得他们在青春期更好地处理与父母及朋友

2、的关系。在学习本诗之前,学生接触的诗词已很多,并能简单地叙述诗词所描绘的画面,但对情感的把握不是很到位。根据该学段对古诗词鉴赏的要求、该单元的单元说明文及文本的特点,意境、情感及人生哲理的把握是本课的教学重点。可是利用文中浓浓的亲情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同时也要加强挫折教育,这一时期的学生很脆弱,很容易放弃。对作者苏轼的介绍可采用考查的方式,学生对苏轼并不陌生,可以让他们搜集相关资料,加深对苏轼的了解,用“知人论世”的方法进一步了解苏轼其人其文。【教材分析】《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一首脍炙人口的词,也是咏中秋最著名的作品。苏轼通过行云

3、流水般的语言营造了天上人间的清冷意境,写出了心中的徘徊矛盾,而最终以乐观旷达情绪做结。全词向我们展示了词人由忧郁、愁苦到豁达的胸襟。它道出了千古离人共同的心声: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更向我们传达了一个深刻的人生哲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月亮,自古以来都是情感抒发的载体,人们借月抒怀,于是产生了大量的月亮文化,在音乐,美术,尤其在诗词作品里,到处都有它的影子,它曾激发过无数诗人的才情,留下许多不朽的诗篇。二、活动一:赏月曲播放视频歌曲《但愿人长久》三、引入课题《水调歌头》

4、四、学习文体知识:词词,诗歌的一种,源于唐而盛于宋,也叫曲子词或长短句。词通常有词牌和题目。如《念奴娇·赤壁怀古》、《卜算子·咏梅》等。五、展示学习目标l掌握词中的生字生词和苏轼的生平及其相关的文学知识。l加强诵读,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l体会词的大意,感受词中富于想象力的语言。l学习苏轼豁达的胸怀,培养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六、了解作者及背景作者: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是北宋(朝代)杰出的文学家和书画家。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并称为“三苏”。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 写作背景:l——序言中,“

5、中秋”、“兼怀子由”,透露了写作本词的时间和缘由。l苏轼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被贬离开朝廷,时任密州太守,政治上失意,苏轼的弟弟子由被贬谪到离苏轼数百公里的山东济南,兄弟七年没有见面。望月思亲,心情抑郁惆怅。七、字词掌握宫阙(què)琼楼(qióng)绮户(qǐ)婵娟(chán)八、活动二:诵月词诵读要求:l速度要读慢.l韵脚要延长.l停顿要合理.l情感要投入.1、播放视频,请注意体会老师朗读要求的节奏、语速和情感。2、请同学们根据前面的要求,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词。n朗读节奏: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

6、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n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九、活动三:析月文1、小组讨论,理解词句,尤其注意把握笔画加粗的字的意思:n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n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2、师生一起理解文意3、引

7、导学生归纳上下两阕内容和写法:十、活动四:诉月情1、你认为读本词上下两片,应读出怎样的情感变化?【提示】:可以联系背景和词中的语句,然后归纳。1)让学生分组交流。2)请学生回答,并找出与之相关的句子。3)师生共同归纳:苦闷----矛盾----惆怅----豁达2、名句分析:1)找出词中蕴含人生哲理的句子:【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这句话蕴涵的人生哲理是:【人世的聚合离散正如如明月的阴晴圆缺,是非人力所能左右的。】2)找出词中表达对离别之人美好祝愿的句子:【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这句话中蕴含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积

8、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和旷达胸襟。】【步骤:学生先分组讨论,然后提问、归纳。】十一、小结:《水调歌头》上阙写把酒问月,由幻想超脱尘世,转化为喜爱人间生活。下阙写对月怀人,由感伤离别转为探求人生哲理,进而表达对离人的祝福,表达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