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

ID:42848256

大小:1.73 MB

页数:33页

时间:2019-09-24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_第1页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_第2页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_第3页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_第4页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_第5页
资源描述: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专题二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和文化一、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据《史记·滑稽列传》记载:因为东方朔有满肚子的话要说,他的奏章一下子就用了3000来根竹简。东方朔面对这3000根竹简发了愁,因为他手无缚鸡之力,无法拿动这么庞大的奏章,最后只好请了两位大力士抬进宫里去。汉武帝花了两个月的时间才看完那一大堆竹简。西汉时有个叫东方朔的人,想给汉武帝提安邦定国的建议,当时他可以使用什么材料给皇帝写奏章?竹木简、丝织品还有可能用纸材料说明,竹简是当时主要的书写材料一、造纸术龟甲、兽骨竹简、木牍陶器、青铜器铁器缺点:书写比较麻烦,而且不易携带布、帛书写、携带都方便,但是价格昂贵,不适合广泛使用。哪种材料能克服这些

2、缺点呢?我国甘肃天水放马滩汉墓出土的西汉早期的纸,是我国现已发现的最早的纸张实物。东汉蔡伦改进了造纸术,纸成为了主要书写材料。蔡伦和造纸术古代造纸生产流程图收集主要原料一.捣碎,蒸煮.二、自然变白三.发酵,制浆四.抄成纸张五.晒干东汉纸据说,欧洲写一部《圣经》要用300张羊皮。因此,这些书写材料都不适于大量使用。我国造纸术传播出去以后,解决了上述困难,大大促进了文化教育的普及,推动了世界科学文化的传播和交流,深刻地影响着世界历史的进程。诚如美国学者德克·卜德所说的:“纸对后来西方文明整个进程的影响无论怎样估计都不会过分”。----摘自《科学的历程》郑子取玉,必载司南,为其不惑也。——(战国)《

3、鬼谷子·谋篇》故先王立司南,以端朝夕。——(战国)《韩非子·有度》二、指南针司南由青铜地盘与磁勺组成。地盘内圆外方,中心圆面下凹;圆外盘面分层次铸有十天干、十二地支、四卦,标示24个方位。磁勺是用天然磁体磨成,置于地盘中心圆内,勺头为N,勺尾为S,静止时,因地磁作用,勺尾指向南方。水浮指南针指南鱼缕悬法指南针指南龟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观指南针。——(北宋)朱彧《萍洲可谈》指南针:促进了新航路的开辟,迎来了地理大发现的时代。炼丹引爆图三、火药火箭模型前端缚火药筒,利用火药向后喷发产生的反作用力把箭发射出去。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喷射火器。火球和火蒺藜也都是火药包。火蒺藜的包中除了火药以

4、外,还装着“铁蒺藜”。铁蒺藜上面有尖刺,象菱角形。用火点着药线抛出去,不但会燃烧,里面的铁蒺藜还会把敌人打死打伤。明代架火战车这是一种独轮车装载火箭的战车,前有锦帘,需要时可放下挡铅弹,车两侧设置六筒火箭,计160支、火铳2支、长枪2支,此车由两人操作。南宋理宗开庆元年(1259年),宋军发明此种管状火器。以巨竹筒为枪身,内部装填火药与子窠——子弹。点燃引线后,火药喷发,将“子窠”射出,射程远达150步(约230米)。这是世界上第一种发射子弹的步枪。元代又出现铜铸火铳,称为(铜将军)。这些都是以火药的爆炸为推动力的武器,在战争中显示了前所未有威力。元代·铜火铳约当14世纪之末,有一位中国的官吏

5、叫万户,他在一把座椅的背后,装上47枚当时可能买到的最大火箭。他把自己捆绑在椅子的前边,两只手各拿一个大风筝。然后叫他的仆人同时点燃47枚大火箭,其目的是想借火箭向前推进的力量,加上风筝上升的力量飞向前方。”“第一个试图利用火箭作飞行的人”正因为其爆炸的威力和远距离的杀伤效果远胜于封建骑士所作用的大刀长矛,所以对埋葬旧世界,开创新时代起了较大的作用。火药的发明,改变了中世纪的战争模式,冷兵器时代进入热兵器时代,使封建城堡不堪一击,使骑士阶层日益衰落,成为欧洲资产阶级战胜封建势力的重要武器。正是由于火药的广泛使用,才使大规模地开采矿产成为可能,才有了近代的矿冶业,从而推动了近代工业的长足发展。正

6、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有理由说火药改变了世界的面貌。----《中国四大发明及其对世界历史的影响》战争、欧洲社会变革、经济发展1、唐代初年发明了雕版印刷术公元868年我国印制的《金刚经》卷子,是保存到现在有明确日期的最早雕版印刷品.大英博物馆所收藏的《金刚 经》是最引人注目的海外中国流 失文物之一,它于1900年被英国人斯坦因从敦煌所骗购。印刷于公元868年的《金刚经》被认为是世界上保存的最早的有明确日期的雕版印刷品。2、北宋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泥活字的工艺经济、省时省力、方便灵活、发现错误还可以改动。变死字为活字,变死版为活版对比活字印刷与雕版印刷,体会毕升的创新“新”在哪里?两个“变”:元代王祯

7、发明木活字和转轮排字盘明清时出现了铜铅铸的金属活字欧洲现存最早的木版画1450年,德意志人古腾堡发明了哥特体拉丁文金属活字印刷技术“印刷术的发明以及商业发展的迫切需要,不仅改变了只有僧侣才能读书写字的状况,而且也改变了只有僧侣才能受高级的教育的状况。“印刷术的推广,……给市民阶级和王权反对封建制度的斗争带来了好处。”“印刷术则变成了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