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炎中医秘方

肠炎中医秘方

ID:42862668

大小:60.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9-22

肠炎中医秘方_第1页
肠炎中医秘方_第2页
肠炎中医秘方_第3页
肠炎中医秘方_第4页
肠炎中医秘方_第5页
资源描述:

《肠炎中医秘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70.1 健脾固肠汤【来源】彭澍,《名医治验良方》【组成】党参、炒白术各10克,炙甘草6克,木香5克,黄连、炮干姜、乌梅各5克,秦皮10克。【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日服2~3次。也可按用量比例制成丸剂服用。【功用】补脾健胃,固肠止泻。【方解】腹泻(肠炎)、痢疾、同为内科常见病症。近世医家据泄泻病情、新久,分暴泻、久泻两类。痢疾则以病性病势变化,而有湿热、疫毒、噤口、虚寒、休息五痢之别。急性期自应根据两病(证)分型辨治、而进入慢性期则均有脾胃虚实兼见证候。究其所成,或起因外感时邪,或伤自饮食不节(洁),总以导致脾胃受伤而致泻痢,临床上多因忽于除邪务尽,未作彻底治疗,或迁延失于正确调治,泻痢日

2、久,导致脾胃气虚抵抗力不足易感新邪,影响脾胃气机正常升降出入,是以大便不实,而见脘闷腹胀作痛等虚实并现证候。本方系由理中汤,合香连丸加乌梅、秦皮而成。方取理中立意,用党参大补元气,助运化而正升降;合炒白术燥湿健脾、炙甘草益气和中,炮干姜温中焦脾胃,使中州之虚得甘温而复;用木香辛甘微温行肠胃滞气、燥湿止痛而实肠;伍黄连燥湿解毒,秦皮、乌梅燥湿、清热兼制炮干姜、木香辛燥,并收固涩腹泻之效。全方标本兼顾,虚实互调,融益气运脾,温中散寒,清热燥湿,固肠止泻于一体,扶正祛邪,以复脾胃正常运化功能。党参具增强和调理胃肠机能作用;炒白术健脾助消化,止泻;炮干姜健胃止泻;炙甘草温中,有解痉止痛、抑制肠道平滑

3、肌作用;黄连具广谱抗菌性,尤对痢疾杆菌作用为强;木香行胃肠滞气,抗菌止痛;乌梅、秦皮涩肠治泻痢,对多种肠道致病菌有抗菌作用。【主治】慢性腹泻(肠炎)、慢性痢疾。症见脾胃虚弱、时常泄泻、脘闷腹胀腹痛、肢倦神疲等。【加减】如因久作泻痢、气虚下陷,导致脱肛者,可加黄芪、升麻;若兼见晨起则泻、泻而后安,或脐下时痛作泻、下肢不温、舌淡苔白、脾肾阳气不足者,加补骨脂补命门火,辅吴茱萸、肉豆蔻暖肾温脾、五味子涩肠止泻;如年老体弱,气虚于下久泻不止,加诃子;因气郁诱作痛泻,症见胸胁痞闷者,加枳壳、白芍、防风以泄肝益脾。【疗效】多年使用,治验甚多,收效颇著。 70.2 慢性泄泻方【来源】张海峰,《豫章医萃——

4、名老中医临床经验精选》【组成】炒白芍10~24克,焦白术10~15克克,白茯苓10~20克,广陈皮6~10克,防风6~12克,广木香(后下)、西砂仁(后下)各6~10克,六月霜20~30克。【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日服2~3次。【功用】清化湿浊、抑肝扶脾。【方解】本方是由痛泻要方加味而成。慢性泄泻往往既可见脾虚之象,又可见湿热食滞蕴结肠间之征、多为虚实错杂。肝木克脾,其临床特点是泻前或泻时必有腹痛。本方用白芍抑肝缓痛;防风疏风升清;白术、茯苓培土渗湿;木香、砂仁、陈皮调中助运;六月霜苦寒,清肠胃、止痢开膈、消食运脾,方中以此清化湿浊。合而观之,是抑肝扶脾、标本兼顾之良方。【主治】肝木克脾所

5、致的慢性泄泻,症见腹中疼痛、肠鸣泄泻、大便后有白黏液脓便,舌苔薄,脉细弦。慢性肠炎、结肠炎、肠功能紊乱见上述症状可用之。【加减】气虚者加党参、黄芪;纳差加白蔻仁;大便后夹有黏液脓血便加铁苋、地锦草、黄连。【疗效】多年使用,治验甚多,疗效显著。【附记】治疗期间忌食生冷油腻之品。 70.3 治泻方【来源】徐景藩,《中医杂志》(8)1989年【组成】党参10克,山药15克,焦冬术10克,黄连2克,煨木香6克,赤白芍各10克,补骨脂10克,苦参、桔梗各6克,仙鹤草24克。又灌肠方:地榆30克,石菖蒲15克,白芨10克。【用法】内服方浓煎,每剂煎两次,各煎成约200毫升、每日1剂,分两次温服。灌肠方浓

6、煎成50毫升、趁热调入锡类散0.9克,和匀,于晚8时大便后灌肠、低压。肛管捶入不少于15厘米。温度保持50℃。灌完后,腿伸直、臀部垫高10厘米,左侧卧5分钟,平卧5分钟、右侧卧5分钟,然后平卧入睡。要求保留在肠中达8小时以上。【功用】健脾益气、清利湿热、收敛固肠。【方解】本两方均为自拟方。内服方参考了南京中医学院黄雅容老师之方。溃疡性结肠炎,一般病程较长,泄泻日久,多虚中夹实、脾虚,常兼有肠中湿热瘀滞。治疗上既要健脾补虚,又要清利湿热。方中党参、白术、山药、补骨脂健脾益气,固肠止泻;黄连、苦参、木香、桔梗、芍药清利湿热、行气凉血、排脓止痢;仙鹤草收敛止血止泻。《滇南本草》中有治“赤白血痢”的

7、记载。灌肠方中地榆、白芨止血生肌敛疮、锡类散解毒化腐生肌,对局部溃疡有愈合作用。石菖蒲理气活血、散风祛湿、《本经》记载有治痈疮、温肠胃的作用。诸药相伍,具有健脾益气、清利湿热,固肠止泻、敛疮生肌等作用。内外并治,奏效颇捷。【主治】经常泄泻、腹鸣隐痛、粪检有黏液及脓细胞、红细胞、检查为慢性溃疡性结肠炎者。【疗效】屡用效佳。【附记】验之临床,坚持用药,每获良效。 70.4 泄泻灵汤【来源】王英鹏,《中医杂志》(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