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互通立交的匝道设计

浅谈互通立交的匝道设计

ID:42872391

大小:41.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9-23

浅谈互通立交的匝道设计_第1页
浅谈互通立交的匝道设计_第2页
浅谈互通立交的匝道设计_第3页
浅谈互通立交的匝道设计_第4页
浅谈互通立交的匝道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互通立交的匝道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互通立交的匝道设计摘要:在互通式立交的过程屮,匝道作为其一个重要的基本单元,匝道设计的合理性将会直接影响立体交叉的功能、行车的安全性和舒适性以及工程投资的高低等。因此,本文通过介绍互通式立交匝道设计中的基本原则,阐述了匝道的平、纵面线形以及横断面的设计,同时指出了在互通式立交匝道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Abstract:Rampisanimportantbasicunitinthedesignofinterchange・Itsdesignhasdirecteffectonthefunctionoftheinterchange,drivingsafetyandcomfortandthe

2、costoftheproject・Thisarticleintroducesthebasicprincipleofinterchangedesign,thehorizontalandverticallinearanddesignofthecrosssectionandatthesametimepointsoutthemainfactorsneedingattentioninthedesignoftheinterchange・关键词:互通立交匝道;设计依据;设计要点Keywords:interchangeramp;designconsideration;designpoints中图分类号:U41

3、2.35+2.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3)33-0078-031概念两条或两条以上交叉的道路,在交叉区域内,利用匝道使相交的道路在不同标高的平面上相互交叉,从而避免平面交叉的工程,称为互通立交。连接相交道路供上下相交道路转弯车流行驶的连接道,即为匝道,匝道设置目的是为了保证不同方向的车流互不干扰、快速、顺利地从此线进入彼线。车流的四种基木运动形式为:分流、合流、交织和交叉。匝道有左转弯、右转弯两种基本交通功能,根据车流进出主线的位置,匝道可分为:直接式匝道(定向式)、半直接式匝道(半定向式)和间接式匝道(即环形匝道)。2匝道设计依据2.1交通量在匝道的设计过程中,

4、交通量作为一个十分重要的参数,会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而不断的发生变化,因此,交通量是一个变化的量。其远景设计的年限交通量主要包括两方面,即正常增长的交通量和诱增交通量。在交通量设计的过程中,应肖根据交通工程学原理进行调查和统计,最终通过科学的分析和预测并建立相关的数学模型求得设计年限内年平均日交通量作为设计的依据。在设计中,按照公式(1)计算小时交通量,在验算匝道的通行能力和横断面使用车道数时釆用设计小时交通量。V=ADT•K•D(1)式屮,V:设计小时交通量(辆/h);ADT:远景设计年限平均日交通量(辆/d);K:设计小时交通量系数,根据道路路线设计规范提供的“各地区的设计小时交通量系数

5、”选取;D:方向不均匀系数,宜取50%〜60%,也可根据当地交通量观测数据确定。2.2设计通行能力道路技术条件、交通条件、管制条件以及服务水平等会影响道路的通行能力。由于匝道的通行能力受到车道数、交织路段长度、匝道出入口与主线或被交织连接部的通行能力的影响,因此,要对其进行综合的验算和检查。主线单向交通量、设计通行能力以及车道数等会影响匝道与主线连接部的通行能力。对不满足设计交通量需要的匝道应当进行方案改进,一直到满足为止。3匝道平纵横设计3.1匝道接入方式的选定变速车道接入主线有两种方式,即直接式和平行式。单向变速车道时,减速车道采用直接式,而加速车道采用平行式;双向变速车道时,加减速车道均

6、采用直接式。3.1.1平面线形设计原则①分流、合流处应具有良好的线形和通视条件。②线形设计时,应综合考虑互通式立交各方面匝道的交通分布情况,主流方向的匝道应尽量采用较高的线形指标。③匝道的平面现行应适应汽车渐变的行驶速度。④匝道起终点、收费站等连接部的线形、橫断面组成、横坡等过渡应圆滑顺畅。⑤流岀匝道尽量采用较高的线形指标,这是因为流出匝道的行驶速度相对流入匝道的速度高。⑥应避免不必要的反弯。总之,平面线形要做到“宽松——指标上要尽量采用规范规定的较高要求”,“紧凑——在满足规范的前提下尽量减少占地”,“流畅——平纵横指标协调,保证车辆行驶流畅”,“合理——总体布局合理,各项指标均衡3.1.2

7、平曲线半径匝道圆曲线的半径在考虑用地规模、工程造价、立交形式以及拆迁数量的条件下,应当与设计速度、超高横坡度以及行车的安全性和舒适性相适应。通常情况下,应采用较大的圆曲线半径和较小的超高横坡度,尽量避免采用极限最小半径值。当匝道采用了较小半径的圆曲线或复曲线时,圆曲线的半径除了要满足最小半径规定外,还应当具冇足够的匝道长度以保证圆曲线曲率的缓和过渡以及上下主线的展线长度耍求。3.1.3缓和曲线为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