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恩施农民增收难原因及对策

浅析恩施农民增收难原因及对策

ID:42875426

大小:24.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9-23

浅析恩施农民增收难原因及对策_第1页
浅析恩施农民增收难原因及对策_第2页
浅析恩施农民增收难原因及对策_第3页
浅析恩施农民增收难原因及对策_第4页
浅析恩施农民增收难原因及对策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析恩施农民增收难原因及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析恩施农民增收难原因及对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在“三农”,难点也在“三农”,而“三农”问题最根本、最突出的是农民增收问题。近年来,农民增收难,不仅影响了全市总体收入水平的提高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而且成为引发各类社会矛盾的主要因素之一。农民占我市总人口的80%,深层次分析阻碍我市农民增收难的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对实现农民收入的持续快速增长、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恩施市农民增收难的主要原因1.农业的产业性质决定了其从业人员收入增长相对缓慢。一是农产品需求弹性小。从消费环节来看,农民增收必须依赖“三农

2、”外部的城市居民和工商企业为农业所提供的市场,市场越大,农民增收的可能性就越大。恩施全市共有78万人口,城市人口不到20万,所占比例不到总人口的1/4,相对较少的城市人口为农业所提供的市场份额也是很小的。恩施市以农产品为原材料的工商企业也很少,目前只有九洲牧业公司、宏业魔宇公司、希之源公司等少数几家,而这些企业的规模普遍较小,为农民增收创造的空间并不大。二是农业科技创新难,抗灾能力弱。相对于二、三产业,农业的技术含量较低、科技创新难度大,而且生产周期一般较长,生产受自然条件影响较大,抗自然灾害能力较弱。因此,进入工业化初期后,农

3、业发展就会慢于二、三产业的发展,相应地,农业从业人员收入增速也会低于二、三产业从业人员。三是种粮的比较效益过低,导致农民种粮积极性下降,直接影响着农民收入增加。2、农业产业化程度低。一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缓慢。总的来说,改革开放以来,我市农业结构调整幅度不大,经济农作物比重低,单位面积土地的产出率较低。从种植业内部来看,经济作物所占的比重很低,影响了农业产业效益的提高。二是土地难以集中规模经营。我市农业人口多,一家一户经营的小农业难以获得规模效应,阻碍了农业面向市场的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生产向专业化、规模化、产业化发展。三是进入农业

4、的工商资本少,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不足,产业链不长。2006年我市农副产品深加工率不到10%,销售以原料和初级产品为主,农产品加工企业M氐、小、散、弱”,吸收、消化农产品功能不强,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还相当有限。四是农民素质相对较低造成农业效益难以提高。五是农民组织化程度低。目前我市农户进入加工、销售环节所占比例较低,企业与农民没有形成以契约为基础的紧密的产业体系利益机制,大量中间环节的存在割断了农民与市场的联系。3、农民向非农产业转移不快。一是我市工业化水平低,对农业的反哺作用有限。二是城市化对农村的带动作用不强。虽然近年来我

5、市城市规模明显扩大,框架也逐步完善,但目前城市化水平仍然较低,城中村改造还没有完成,城市配套设施还不够完善;二、三产业档次低、规模小、分布散,吸收农民工数量有限,城市带动农村的作用不明显。全市以种植和畜牧为主要产业的有"4个村,占66%的比例。三是外出务工经商人员增长较慢。全市33.3万名劳动力,可转移20万以上,但经过短期培训的人不到1万,实际只转移了12.5万人,比例很小,制约了农民增收。二、促进恩施市农民增收的对策与建议仁利用政策优势。近几年新年伊始,中共中央、国务院就农民增收问题连续发出了一些“一号文件”。这些文件是促进

6、农业发展,动员全社会的力量护农、支农的纲领性文件,其给农民带来的直接实惠有五点。一是深化农村税费改革,全面取消农业税。二是改革农业的补贴方式。我国以前对农业主要补在流通环节上,补在价格上,中间环节流失多,农民得到的少。现在对农业、农民进行直接补贴,从支持农产品数量增长转向支持农民收入增长,使农民收入实实在在地增加。三是增加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重点支持农村节水灌溉、人畜饮水、种子种畜和乡村道路建设等。四是加大扶贫开发的力度。着力抓好扶贫项目开发,帮助贫困村搞好“五通”、农田水利、教育卫生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扶贫村的人、财、

7、物投入,建立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使特困村农民较快增收,尽快稳定脱贫。2、发挥地域特色。必须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特色农业、市场农业。一要突出地方特色,充分利用区域优势资源,扬长避短,培育特色主导产业。恩施市地形分为低山、二高山、高山三种类型,面积各占1/3O在低山可发展柑桔柚和精细小蔬菜等;在二高山可发展魔芋、茶叶和花木盆景等;在高山可发展道地中药材、烟叶、反季节蔬菜等。二要推进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促进优势农产品和特色农产品向优势产区布局,形成优势产业带。全市可按照"两叶一芋两草一菜”(烟叶、茶叶、魔芋、草食畜牧业、草本药材和蔬

8、菜)的发展思路,不断优化产业区域布局结构,走''一村一品”'多村一品”的路子。三要坚持市场导向。围绕市场需求、产品品质和经济效益调整产业结构。3、完善各种服务。一是融资服务。农村信用社要扩大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和农户联保贷款,实施“三优先”,即农村贷款优先、农户贷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