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燕教学设计 (3)

海燕教学设计 (3)

ID:42885808

大小:31.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9-23

海燕教学设计 (3)_第1页
海燕教学设计 (3)_第2页
海燕教学设计 (3)_第3页
资源描述:

《海燕教学设计 (3)》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海燕》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把握海燕的形象,学习象征、对比手法在课文中的运用。2.能力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学生阅读、鉴赏散文诗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勇敢、顽强、乐观、自信的品质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教学重难点:1.体会散文诗优美的意境,理解“海燕”的艺术形象。2.理清本文的象征意义并结合实际把握“海燕”精神的现实意义。教学重点、难点解决方法:1.利用多媒体展示图片及有关信息2.教学资料夹教师教法:引导点拨法学生学法:自主合作探究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春天来了,走进美丽的大自然,

2、看到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我们感受到了生命的柔美;在广阔的绿茵场上,看到运动员奋力拼搏的身影,我们感受到的是生命的力量之美。今天让我们随着高尔基的,一起走进海燕的世界,感受到海燕带给我们的搏击之美。 (板书课题:海燕)二、检查预习,了解作者及背景三、赏读课文第一篇章:赏读长技能(在赏读的过程中揣摩并掌握课文的朗读技巧。)师:“书读百遍,其义自现。”现在,就让我们带着这些疑问进入我们本节课的第一篇章:赏读长技能。首先听老师读,请同学们将自己听到的语气旁批到书上。听完后,谈谈你的感受?(师配乐范读,生作批注)师:哪位同学将你听到的感受说一说?师:那么大家想不想像老师刚才那样,

3、享受一下朗读的乐趣?师:就请大家全体起立,像海燕一样,勇敢地,充满激情的把课文朗诵一遍。 师:真是雷霆万钧,美哉,壮哉。但是老师还想再听听那个同学单独“吹竽”请大家选读自己最拿手的片段,来试试。教师给予是适当的点评第二篇章:品读析形象师:同学们通过自己的揣摩体会,朗读的非常精彩,俗话说:一杯美酒,只有在细细品味后方知其醇香,同样,一篇名作,也只有在细细品味后才能领悟其真谛。接下来,进入我们的第二篇章:品读析形象请同学们自由的品读课文,如果让你在“海燕”前面加一个修饰性的词语,你认为应该是什么?()的海燕?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情感呢? 生杂然答:勇敢的海燕;坚强的海燕;乐观的

4、海燕;自信的海燕;富于献身精神的海燕……对海燕的赞美之情。师:海燕在恶浪腾空,雷电交加,狂风怒吼的险恶环境下,表现的永远都是那么的勇敢,自信,乐观,让老师都为之汗颜。不过,老师又产生了一个疑问:课前介绍资料时不是说高尔基是社会活动家、革命家吗?他怎么在文中尽描绘些“奇趣大自然”“动物世界”呀?谁来帮老师解开这个疑惑。师:哦,你还说到了写作背景,那时候正好是俄国的十月革命前夕,那时候正是紧张的、充满战争味道的时候。所以你想到了革命者,你的回答很有深度。请坐。他刚才说到海燕是革命者,这我们比较容易想到,但他还说到海鸭、海鸥、企鹅象征着假革命者和害怕革命的人。那么你们是怎么知

5、道的呢?生杂然回答:因为它们躲避暴风雨、恐惧、逃窜……师:那么这个联想我们先放一下,现在给大家一个提示(多媒体展示提示1:当前的改革开放中)如果放在在当前的改革开放中,它们各象征着怎样的人呢?生(众多):革命先驱。师:是当前的改革开放中呀,可不是在革命战争中。生1:坚持改革开放的人。生2:敢于创新的人。师:对了,很好,是敢于第一个吃螃蟹的人。那么海鸭它们呢?生3:是反对改革开放的人。生4:是害怕改革开放的人。师:比如在一个企业中老是不思进取,不想发展的人,他们总想保留原样,总是反对任何的改革,阻挡了社会的进步。(多媒体展示提示2:过去的革命战争中。)对于在过去的革命战争

6、中,你们前面已经说到了,你们还说到了写作背景,那么我们就来看看当时的写作背景是怎样的情况。(多媒体展示写作背景)生:象征勇敢、乐观、自信的革命者。师:那么海鸭、海鸥、企鹅呢?(多媒体展示相关画面)生:象征假装革命和害怕革命的人。师:除此之外,文中还出现了哪些形象?生:大海、波浪、狂风、乌云、雷电……师:还有什么?生:暴风雨。师:很好,我们先来看大海和波浪。(多媒体展示相关画面)它们象征什么呢?师:你们是怎么知道的?生1:“波浪在愤怒的飞沫中呼叫,跟狂风争鸣。”生2:“大海抓住闪电的影子,把它熄灭在自己的深渊里。”生3:“看吧,狂风紧紧抱起一层层巨浪,恶狠狠地摔到悬崖上,

7、把这大块的翡翠摔成尘雾和碎沫。”波浪受到狂风的镇压,波浪应该就是人民。师:说的很好!所以大海、波浪就象征着人民群众的力量。(多媒体展示答案)那么乌云、闪电、狂风、雷声又象征什么呢?(多媒体展示画面)师:暴风雨呢?(多媒体展示画面)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这里的“暴风雨”又象征什么呢?师:“暴风雨,暴风雨就要来啦!”这场“暴风雨”就是一触即发的——刚才的这位同学说得非常好。在那个特殊的年代里沙皇势力疯狂的镇压革命,高尔基对革命先驱的赞扬不便直接说出。所以,只能借海燕这个形象来委婉的表达,这就是文学的魅力。所以,作者表面赞美海燕,实际上是赞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