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物理规律教学

中学物理规律教学

ID:42938319

大小:459.50 KB

页数:30页

时间:2019-09-26

中学物理规律教学_第1页
中学物理规律教学_第2页
中学物理规律教学_第3页
中学物理规律教学_第4页
中学物理规律教学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学物理规律教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8-2-3官能团的催化氢化还原1、烯烃的氢化还原2、炔烃的氢化还原3、芳香族化合物的氢化还原4、羰基的氢化还原5、其它官能团的氢化还原3、芳香族化合物的氢化还原各种催化剂氢化还原苯的催化活性顺序是:Rh>Ru>Pt>Pd>>Ni>Co含易发生氢解的基团,如苄基与氧或氮等相连时,一般催化剂催化还原时易发生氢解,如采用Rh、Ru催化剂,在温和的条件下即可使苯环优先氢化,不发生氢解反应芳环有羟基或氨基取代基,氢化还原可得酮、醇、胺等产物4、羰基的氢化还原催化剂及反应条件的不同,产物有醇和氢解成烃催化条件下,羰基比芳

2、环易还原,但烯键更易还原,只有采用特殊的催化剂5、其它官能团的氢化还原8-2-4催化氢解催化氢解是催化氢化中一类重要反应。与烯丙基或苄基相连的C-O键、C-N键易发生氢解反应。含有C-X,C-S单键的化合物也可发生氢解反应。苄酯、苄醚、苄胺的苄基可以氢解脱去,苄基可以作为羧基、醇、胺的保护基,苄氧甲酰基常用作保护基8-2-5均相催化氢化用可溶性催化剂,使氢化反应在均相溶液中进行,称为均相催化氢化。均相催化剂中应用较广的是铑、钌和铱配位催化剂.均相有益提高氢化还原的选择性,负反应少过程:氢加成到催化剂,同时脱去

3、一分子三苯基膦配体,随之,烯烃与含两个氢原子的配合物配位结合。氢的迁移后生成烃基配合物,氢和烃基脱去,同时一分子三苯基膦配体重新结合到金属上,回复到原先的催化剂形式催化剂在常温、常压下氢化还原非共轭烯烃,羰基、氰基、硝基、叠氮基等不被还原此催化剂不发生氢解反应。催化剂不发生氢解反应8-3可溶性金属还原反应可溶性金属是一类有效还原剂,可以还原多种不饱和化合物。可溶性金属还原法是由金属表面的电子或溶解的金属的电子转移到被还原的反应物的单电子转移过程,溶剂作为质子源提供质子,常用的金属是:锂、钠、钙、镁等。常用做质

4、子源的溶剂是醇、乙酸、胺。8-3可溶性金属还原反应8-3-1羰基化合物的还原8-3-2还原裂解反应8-3-3炔烃还原8-3-4共轭体系的还原8-3-1羰基化合物的还原原理:可溶性金属还原酮具有良好的立体选择性,优先生成热力学稳定的醇8-3-2还原裂解反应可溶性金属可用于还原裂解反应,尤其是切断苄基-氧基或苄基-氮键,这是催化氢解的一种替代方法。苄基及烯丙基的卤化物、醚、酯均可被可溶性还原剂还原裂解有机卤化物用可溶性金属试剂可以进行还原脱卤。通常采用镁、锌在质子性溶剂中进行8-3-3炔烃还原金属还原的一个基本用

5、途是还原非末端炔烃成烯烃。反应具有高度的立体选择性,主要生成反式烯烃8-3-4共轭体系的还原孤立碳-碳双键由于加成所需较高的能量,不被可溶性金属还原剂还原。碳-碳双键处在共轭体系,电子加成所形成的中间体可被共轭稳定,可以被还原,应用最广泛的是碱金属-液氮试剂部分还原芳烃的方法(Birch还原法)此法由于芳环取代基团的电负性不同,得到的还原产物双键所处的位置不同机理:使用钙代替碱金属还原苯甲醚同样可以得到Birch还原产物。优点是安全性和可操作性好8-4其它还原剂还原8-4-1烷基硅烷还原法烷基硅烷中含有Si-

6、H结构,能对不饱和键发生加成反应:烯烃还原成饱和烃;炔烃成烯基硅烷;酮成仲醇硅醚等8-4-2肼还原法将醛酮的羰基化合物、水合肼和氢氧化钠的混合物,在高沸点的溶剂中,在180-200加热,可以使羰基脱去,称Wolff-Kishner-Huang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