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探究性学习走进课堂

让探究性学习走进课堂

ID:42939341

大小:34.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9-24

让探究性学习走进课堂_第1页
让探究性学习走进课堂_第2页
让探究性学习走进课堂_第3页
资源描述:

《让探究性学习走进课堂》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让探究性学习走进课堂陕县第二小学刘新II在未來的社会里,教育的真正意义不在于获得一堆知识,而在于掌握学习方法学会学习。“学会学习”是针对人生有限性与知识增长的无限性的矛盾提出来的。怎样使个体在有限的生命历程中去掌握无限增长的知识?这就要求教师教会学生“学会学习”。《数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有效地学习活动不能单纯的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使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而“主动探究”正是学生理解和掌握获取数学知识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小学数学素质教育的基本特征就是将对知识的认识过程转化为对问题的探究过程。也就是说,学习中

2、学生所遇到的知识就是学生所要探究和解决的问题。因此,我在数学课堂上是这样做的:一、创设问题情境,给学生提供探索学习的条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的精神中有一种特别强烈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这种需要能唤起学生研究学习的热情。因此,教师必须调整口己的角色,与学生平等合作,给学生一个宽松自由的活动空间,组织学生进行讨论、研究、试验等各种形式且富有个性的自主探究。面对有差异的学生,应当设计适合全体学生参与的题冃。不是以“优”代“差”,而是让所有学生“活”起来。甚至对“后进生”采取倾斜政策。在设计题目的吋候,

3、必须考虑到问题的趣味性、应用性和科学性,但考虑不同年龄段的心理特点,设计题目形式的多样化以吸引学生主动、快乐的参与。例如:在教学“工程问题”吋,我先出是一道以前学过的有关应用题:“修一段100米长的公路,甲队需10天完成,乙队需15天完成,两队同时合修,需几天完成?”此题一出,学生纷纷动笔计算,很快算出得数。这时,我故意把100米换成800米,再换成1200米,但其余条件和问题都不变,让学生再试试做做,并把结果和同桌对照一下。奇怪,为什么修路的总长度变了,而最终的结果不变呢?学生便由惊奇引发出各种思考和联想。二、让学生动起来,在合作

4、探究活动中领悟数学思想方法现代社会提倡团队合作精神,是否具有与他人协作的能力,也成为一个人事业成功的关键因素。所以在教学中,除了侶导学生个体的口主探究,教师要营造自由、宽松、开放的氛围,给学生提供合作学习的机会,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学习中去。同时,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伙伴”,也应参与到学习中去,在参与中通过示范、引导点拨、鼓励学生大胆思考,敢想、敢说、敢争辩。并冃要允许学生“出错”,课堂本是学生“出错”的地方。教师要呵护学生的积极性和创新思维,在合作交流中,通过学生不断反思自己的思维方法,从而获得清晰地数学思想方法。如教学《能被3这整

5、除数的特征》时,我采用“问题——猜想——验证——归纳”的教学方法,凸显“数学教学是掌握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这个数学《数学课程标准》的新理念。现摘录其中的一个教学片段:提出问题,引起猜疑。通过复习能被2、5整除的数的特征后,我替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能被3整除的数有什么样的特征呢?”(举例说明)学生一阵沉默后,争着发言:生1:个位上是3、6、9的数能被3整除。例33、36、39.生2:个位上是奇数的数能被3整除。例21、123课堂顿吋议论纷纷。那么,到底能被3整除的数有什么特征呢?接着我采用“学生考老师”的办法,一个学生任报一个数,其余

6、学生用计算器做除法,比比看,谁判断的乂对乂快。当学生报出一个能被3整除的数吋,我迅速作出回答,并带出一串数让学生验证。如学生说“345”我就报出“354、435、543、534”学生对老师乂快乂正确的判断既感到惊讶,乂产生疑问。很快不少学生惊奇的发现:一个能被3整除的数,任意交换各个数位上数字的位置,这个数仍能被3整除;所以,能被3整除的数可能与它各个数位上的数字有关。在上述教学片段中,教师并没有滔滔不绝的讲解数学思想方法,但学生却在合作探究活动中,从迷惑不解到茅赛顿开,领略数学思想方法的奥妙,体验思维放飞的喜悦。在平吋的教学过程中

7、,我总把学生获得数学思想作为教学的第一目标,充分的利用好教材,让学生亲身去经历观察、试验、猜想、验证、概括等方法。从而使课堂教学变得更加扎实、灵活、具有新意。三、鼓励学生多探索,给学生成功的快乐享受教师在组织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创设让学生获取成功的机会,使学生体验和享受成功的快乐。小学生的闪光点主要是在课堂上学习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因此,学生在探索学习中哪怕是获得一点点微小的成功,教师都应及吋鼓励、赞赏。例如:在教学“四则混合运算”吋,为了让学生掌握简算法则,提高计算能力和速度,我在教学中设计这样一道试题:“1.97+202+2.03-

8、198”于是有的学生按运算的顺序算出了结果,由此我做出了“算的真仔细”的评价;有的利用加法交换律性质简算:(1.97+2.03)+(202-198),我做了“能用加法的性质进行简算,既简单又快捷”的评价;有的采用“(1.97+2.0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