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椒病虫害的防治

辣椒病虫害的防治

ID:42946502

大小:268.50 KB

页数:21页

时间:2019-09-26

辣椒病虫害的防治_第1页
辣椒病虫害的防治_第2页
辣椒病虫害的防治_第3页
辣椒病虫害的防治_第4页
辣椒病虫害的防治_第5页
资源描述:

《辣椒病虫害的防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辣椒病虫害及综合防治技术联达只有好产品环境条件对侵入的影响(一)对病原物的影响    环境条件中对病原物影响最大的是温度和湿度。大多数真菌孢子的萌发,都需要较多的水分,真菌游动孢子和细菌在水中才能游动和侵入。大部分气流传播的真菌,孢子萌发的最适宜湿度就是田间最高湿度,故在潮湿多雨的气候条件下发重病(二)对寄主植物的影响  植物在雨后或重雾后,细胞间隙的气孔腔中,常呈充满水状态,有利于真菌和细菌的侵染。温度和湿度也直接影响植物的伤愈能力和速度对于露地辣椒对温度和湿度都不大好控制。在防治上主要是针对病原物本身的特性来防治联达只有好产品辣椒常见的病害辣椒主要病害有

2、:猝倒病、立枯病、病毒病、黄萎病、疫病、炭疽病、软腐病、菌核病、灰霉病、绵疫病、疮痂病和青枯病等12种浸染性病害生理病害:沤根、脐腐病、日烧病等虫害:蚜虫、烟青虫和棉铃虫等联达只有好产品辣椒猝倒病症状识别辣椒播种以后,由于病菌的侵染,常造成胚茎和子叶变褐腐烂,致使种子不能萌发,幼苗不能出土。当幼苗出土以后,子茎基部受病菌侵染,呈水渍状、淡黄褐色,无明显边缘,逐渐失水变细,成为线状,由于不能承受上部子叶的重量而猝然折倒,子叶在短期内仍保持绿色,此病一旦发生,蔓延非常迅速,幼苗成片死亡。苗床潮湿时,病部及附近土壤表面有白色棉状菌丝体(立枯病菌丝为褐色蛛丝网状)。

3、发病规律病菌以卵孢子或菌丝在土壤中越冬,次年条件适宜时,卵孢子萌发,以游动孢子的芽管直接侵入寄生,引起烂种倒苗,病菌腐生性强,能长期存活在土壤和有机肥料中,借雨水、堆肥、农具等媒体传播,苗床土壤带菌或未经消毒,是发病的根源。本病菌属低温病,最适生长温度为15~16℃,最低为8~9℃最高30℃,因此,早春苗床发病重。防治用药:扑霉特瑞苗清联达只有好产品病毒病1、症状植株矮化、叶片深绿、皱缩、蕨叶状;或呈叶脉失绿变黄的花叶;果实有凹陷褐色条斑。是造成三落(落花、落果、落叶)的主要原因。2、病原及发病规律         由病毒侵染引起,主要有黄瓜花叶病毒(CMV

4、)和烟草花叶病毒(TMV)。主要是通过昆虫传播(蚜虫)3、防治清除辣椒地周围杂草。全生育期都要重视防蚜虫。发病前要用20%病毒A500-700倍液,或1.5%植病灵1000倍液喷苗,秋茬辣椒还要特别注意遮阴防雨及前期灌水降温。发病初期可用10公斤水里分别加高锰酸钾10克、志信叶圣30-50克,食醋100克、尿素50克和红糖50克。7-10天喷一遍,连喷3次。联达只有好产品辣椒立枯病症状识别本病一般在辣椒真叶出现以后,开花结果以前为害,严重时也能使种子腐烂。幼苗白天萎蔫,夜间恢复。反复几天以后,枯萎死亡。茎基部生椭圆形、暗褐色病斑,略凹陷,扩大到茎基部周围,病

5、部收缩干枯,叶色变黄凋萎,根变褐腐烂,直至全部死亡,由于本病发生在木栓化以后,一般不倒伏,立枯病因此而得名,湿度高时,病部产生褐色稀疏的蛛网状霉(以此可与猝倒病区别)。联达只有好产品发病规律病菌以菌丝或菌核在土壤内病残体和有机质上越冬,腐生性强,可在土中存活2~3年,寄生范围很广,床土带菌,是幼苗受害的主要根源。病菌发育最低温度为13℃,最高为42℃,最适24℃,气温在15~21℃最易发病,在18~20℃发病严重。病菌对酸碱度适应范围较广,PH3.0~9.5均能适应,以在弱酸条件下发育良好。病菌通过水流、农具等媒体传播。凡温暖潮湿、播种过密、浇水过多、间苗不

6、及时均易发防治方法尽量避免使用带菌土壤,苗床进行消毒(参看猝倒病防治)。不使用未腐熟肥料。作好苗床的通风透气工作。发病前后喷瑞苗清。本病可结和猝倒病一并防治.联达只有好产品黄萎病(半边疯)1、症状  是危害棚室较严重的病害。病菌在土壤里从根部伤口侵入。植株半边叶片中午天热时萎蔫,逐渐变黄。也有整株萎蔫枯黄而死,维管束褐色的。2、防治  每亩用50%多菌灵1.5公斤,定植时按1:50配成药土穴施。缓苗后用50%托布津500倍液,加50%多菌灵800倍液混合灌根;或用50%琥胶肥酸铜500倍液喷雾;或增效双效灵300倍液灌根。每株用药液0.3公斤,隔10天灌1次

7、,连续灌2-3次。联达只有好产品疫病1、症状幼苗发病时,在茎基部出现水浸状暗绿色软腐、苗倒伏。叶片病斑暗绿色、病健分界明显,扩展快。湿度大时病部可见到白霉。病叶干后变为褐色。果实病斑呈暗绿色水浸状,软腐,干燥 后变为褐色而枯缩。潮湿时,病果上密生灰绿色霉状物。30℃高温和高湿易发病。2、病原及发病规律          由真菌辣椒疫霉侵染引起,主要以卵孢子和厚垣孢子在土中病残体内越冬产生孢子囊,藉雨水反溅,传到寄主地上部进行初侵染,继而在发病部产生孢子囊,通过雨水,风雨传播,进行再侵染,病菌生长最适温度28~30度,最低10度。孢子囊产生的最适温度20~30

8、度。孢子囊萌发时产生芽管或游动孢子。温度在25度左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