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爱因斯坦》

《少年爱因斯坦》

ID:42962301

大小:28.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9-23

《少年爱因斯坦》_第1页
《少年爱因斯坦》_第2页
《少年爱因斯坦》_第3页
《少年爱因斯坦》_第4页
《少年爱因斯坦》_第5页
资源描述:

《《少年爱因斯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8、《少年爱因斯坦》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作者及爱因斯坦的有关情况;识记文中的生字生词。2、学习通过刻画人物眼睛来描写人物的方法;学习通过典型事例表现人物性格的方法。 能力与方法目标:1、理解文中刻画人物的方法及作用,特别是“画眼睛”对表现人物心灵的作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学习少年爱因斯坦勤学好问、爱思考的优秀品质。二、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刻画人物眼睛来描写人物的方法;学习通过典型事例表现人物性格的方法。难点:理解文中刻画人物的方法及作用;特别是“画眼睛”对表现人物心灵的作用 文章细节描

2、写的分析。三、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四、教学方法:朗读法、讨论法、点拨法、合作探究法。五、教学安排:2课时六、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第三只小板凳》:世界闻名的大科学家爱因斯坦读小学的时候,有一次上劳作课,同学们都交上了自己的作品:泥鸭、布娃娃等等,惟独爱因斯坦没有交,直到第二天,他才送去一只做得很粗陋的小板凳。老师看了很不满意,说:“我想,世上不会有比这更坏的小板凳了……”爱因斯坦回答说:“有的。”他不慌不忙地从课桌下面拿出两只小板凳,举起左手说:“这是我第一次做的。”又举起右手说:“这是我

3、第二次做的……刚才交的,是我第三次做的。虽然它还不能使人满意,但总比这两只强一些。”据说爱因斯坦小时候在七岁以前还没有学会说话,而他说出的第一句话竟然是抱怨牛奶太热了,目瞪口呆的父母问他为什么以前一直不开口说话,谁料这个小天才回答:“因为,以前的一切都没有什么问题呀!”那么爱因斯坦小时候是什么样子的?他为什么能成为伟大的科学家呢?今天我们就来自读一篇文章《少年爱因斯坦》。二、整体感知课文内容:1、文题是个偏正短语,指出了文章所陈述的重点是少年时期的爱因斯坦。文章就爱因斯坦少年时的智力情况和学习经历作了介绍。2、作

4、者:王滨,著名记者。3、爱因斯坦(1879—1955),著名物理学家,生于德国。1900年毕业于苏黎世工业大学并入瑞士籍,19335年因受纳粹政治迫害,迁居美国,任普林斯顿高级研究所教授,从事理论物理研究。1940年入美国籍,在物理学多个领域均有重大贡献,其中最重要的是建立了狭义相对论,并在此基础上推广为广义相对论。因物理学方面的贡献,特别是发现光电效应定律,于1921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爱因斯坦是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巨人之一,他创立的相对论的观念和方法,对理论物理学的发展具有极其深刻的影响,甚至可以说,具有“改

5、变世界”的重大意义。4、学习生字:孤僻(pì)匀称(chèn)闲暇(xiá)沉浸(jìn)遏(è)止 泛滥(làn)性格腼腆(miǎntiǎn)一本正经(jīng)迟钝(dùn)羞怯(qiè)大名鼎鼎(dǐng)如醉如痴(chī)琢磨(zhuó)5、理解生词。6、教师范读,学生自由朗读课文。三、默读课文,理清条理:1、全文可分为几部分?概括各部分大意。明确:全文有33个自然段,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1—4):简介爱因斯坦小时候的智力令人担忧。第二部分(5—33):叙述少年爱因斯坦的学习经历。第一层(5—12):

6、写幼年爱因斯坦表现出来的音乐天赋。第二层(13—18):写幼年爱因斯坦表现出来的独立思考的习惯。第三层(19、20):写少年爱因斯坦的正义感。第四层(21—24):写少年爱因斯坦勤学好问。第五层(25—33):写少年爱因斯坦表现出来的科学天赋。2、全文按怎样的顺序,叙述了少年爱因斯坦哪些学习经历?明确:按时间顺序叙述爱因斯坦的学习经历。①三岁时,陶醉于母亲的钢琴曲,表现出对音乐的早慧;②四、五岁时,被袖珍罗盘迷住;③五岁时,上学独自思考;④六岁时,要求拉小提琴;⑤七岁时,还没有学会说话;⑥十岁时,已经是暴力专制制

7、度的反对者;⑦十二岁时,独立证明数学定理。四、教师小结:本文通过叙述少年爱因斯坦的学习经历,赞扬了他爱读书、爱思考、爱提问、爱钻研的优秀品质。思考催生激情,思考带来梦想,思考产生勇气,思考引发灵感。爱因斯坦能够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与他从小养成的善于思考的习惯是密不可分的。善待每一个孩子,他是祖国的未来;激励每一个孩子,他是未来的天才。五、作业设计:研讨与练习一。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反正依旧》:一天,爱因斯坦在纽约的街上遇见一位朋友。“爱因斯坦先生,”这位朋友说,“5你似乎有必要添置一件新大衣了,瞧你身上这件多

8、旧呀!”“这有什么关系?反正在纽约谁也不认识我。”爱因斯坦回答说。几年后,他们又偶然相遇。这时爱因斯坦已是一个著名的物理学家,还穿着那件旧大衣。他的朋友又不厌其烦地劝他换件新大衣。“何必呢!”爱因斯坦说,“反正这儿每一个人都认识我乐。”二、细读全文,整体把握:1、根据全文的内容,分析体会小爱因斯坦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明确:(1)、有较高的音乐天赋:有一次,母亲弹琴的时候,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