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课》 (3)

《最后一课》 (3)

ID:42962930

大小:30.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9-25

《最后一课》 (3)_第1页
《最后一课》 (3)_第2页
《最后一课》 (3)_第3页
《最后一课》 (3)_第4页
《最后一课》 (3)_第5页
资源描述:

《《最后一课》 (3)》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最后一课》教学设计凤庆县第三完全中学主备人:熊绍伟【教材分析】法国作家都德的《最后一课》是一篇传统课文,感染了一代又一代读者,课文以沦陷了的阿尔萨斯的一个小学被迫改学德语的事为题材,通过描写最后一堂法文课的情景,刻画了小学生小弗郎士和乡村教师韩麦尔的典型形象,反映了法国人民深厚的爱国情感。【学情分析】这篇生动感人的小说,初一的学生很容易读通,但不容易深入读懂,因为时间和空间与我们的学生相距太远了,且“亡国之痛”更是一种陌生的情感。因此,教学中让一系列的问题在讨论中层层深入,让学生在反复品读体验中受到情感熏陶,教学时的扩展阅读使学生由“法语”回到“汉语”,体味中国人对祖国语言的感情,从而引

2、导学生更深刻地理解爱国主义。【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圈划有关小弗郎士心理变化的词语,理清他的心路历程,并探究其变化原因。学习文章通过人物的语言、表情、动作和心理活动的描写方法塑造人物形象的写法。过程与方法目标:6精读重点句、段,通过对韩麦尔先生语言、动作的分析来体验韩麦尔先生和小弗郎士的情感。通过对比、讨论,感受“最后一课”的氛围。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悟小说所表现的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教学重点和难点】1、韩麦尔先生的服饰、语言、神态、动作,表现出强烈的爱国感情,小弗郎士变化中表现的爱国感情。2、勾画含义深刻的句子,揣摩其含义及作用。3、探究、分析小弗郎士

3、、韩麦尔先生的语言、动作、心理等。【教法】采取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学方法,鼓励学生谈个性化阅读感受,借助文本对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等精彩句、段的分析,来研究小说的主题,使学生触摸文本的风骨,实现与文本作者的近距离对话,从而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课型】新授课。【教具】多媒体。【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二课时】6复习导入:一、学生活动:复习前节课内容。回答下列问题新授:(一)读一读、议一议:1、找出韩麦尔先生最能打动我们的一些言行,并朗读。2、最能打动你的是哪一句话?为什么?3、听一下课文录音片断。在这一小节中,有韩麦尔先生的几个定格动作,我们一起来找一找。表现了韩麦尔先生此时此刻

4、怎样的一种心情?    4、看一下25小节。联想一下,此时如果你是韩麦尔先生,你会说些什么?5、我们再来看一下课文最后,韩麦尔先生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这个手势有什么含义?6、同学们,面对着老师的这么一个手势,此时此刻如果你是小弗郎士或者是他的同班同学,你会怎么做?二、学生活动:朗读课文。讨论交流。听课文录音片断。合作探究、交流。(二)比较阅读补充阅读材料:6老舍先生在《四世同堂》里描写的北平被侵略军占领后某学校祁瑞宣老师上第一堂课时的情景。思考讨论以下几个问题:1、找出祁瑞宣老师在这一课上的反常举动。这一系列动作反映了他当时怎样的一种心情?2、比较一下,韩麦尔老师和祁瑞宣老师有什么异同?

5、    【学生活动:】1、默读材料。2、讨论交流。三、巩固训练:品味语言:请同学们谈谈文章中留给你印象最深的语句是哪些,并说说为什么?四、小结:同学们,这篇文章通过语言、动作、心理、神态等描写,鲜明地刻划了小弗郎士和韩麦尔先生这两位人物形象,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时也使我们认识到了学好祖国语言的重要性。韩麦尔先生说得好,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后来,法国人民通过努力,终于又把这两处领土夺了回来。同学们,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当代中国的政治、经济、军事、科技都在迫切地寻求发展。它不靠别人,靠我们自己,特别是靠我们朝气蓬勃的少年,世界是

6、你们的,未来在你们的手中!布置作业6A:以韩麦尔先生的视角改写课文,字数不限。预习《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B:学了本文以后,你一定有不少话要说,写出你的心得体会。字数不限。预习《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板书设计】最后一课都德小弗朗士:语言、动作、心理热爱祖国韩麦尔先生:语言、动作、外面、神态【教学反思】本文是一篇传统、经典的短篇小说,主题鲜明突出,意在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对于这篇课文,我首先制定了简单可行的教学目标:圈划有关小弗郎士心理变化的词语,理清他的心路历程,并探究其变化原因;学习文章通过人物的语言、表情、动作和心理活动的描写方法塑造人物形象的写法;精读重点句、段,通过对

7、韩麦尔先生语言、动作的分析来体验韩麦尔先生和小弗郎士的情感;学习运用语言、神态、动作和心理活动的描写方法来塑造人物形象;感悟小说所表现出的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对于这些教学目标,我主要是让学生在理清文章内容的基础上,运用朗读、圈画、品读等方法,把握文中重点语句,感受丰满的人物形象。6课堂上,我能注意围绕目标开展各环节的教学活动,注意课外作业与课内教学的整合与延伸。但在时间的安排与把握上出现了前松后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