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及解决对策

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及解决对策

ID:42976201

大小:28.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9-23

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及解决对策_第1页
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及解决对策_第2页
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及解决对策_第3页
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及解决对策_第4页
资源描述:

《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及解决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及解决对策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及解决对策摘要:本文主要分析了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并结合实际提出了拓展大学生就业渠道,提高就业机会的方法和途径。关键词:就业;校企合作;传统教育就业问题是关系民生的重要问题。随着高校的进一步扩招,大学生已经成为中国就业难的主要群体,2011年全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将达631余万人,加上届未实现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十严峻。在当前经济危机显著的影响下,大学就业难再次成为关注的焦点。1金融危机对就业市场的影响由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华尔街风暴,变为全球性的

2、金融危机后直接引发了金行业的裁员风潮。作为国际金融体系的国受到冲击不可避免。中国加入世贸组后,快速发展的经济有力的促进了毕业在民营企业和外贸企业的就业。金融危对我国企业的大幅冲击可能是导致高校业生初次落实率下滑的重要原因。近几的初次落实率(初次落实率是指全部毕生中“已经签约”、“读研”和“出国”毕业所占的比例)呈现倒“U”趋势[1]。金融危机对就业市场的影响具体表现:一岗位减少,直接影响了对高校毕业生吸纳能力;二薪酬降低,毕业生的薪酬水”的趋势可能还将继续;三门槛提高,些企业进行了招聘,主耍以中高端人才主,

3、门槛较高。2金融危机下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劳动科学研究研究员张丽宾说2008年毕业大学生实就业率不到70%”[2]。北京大学教育学院丁浩教授发布了2009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况分析报告》指出:2008年全球性的金融机使我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更凸,应届本科毕业生毕业时已确定单位的例八年来首次降到40%以下,男生就业率起薪都高于女生。3目前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的因素分析3.1金融危机的影响经济增长速度对于就业具有根本的影响用。金融危机从根本上制约了包括大学生内的全社会就业率。由于我国是外向型经,

4、2009年受金融危机的影响显著,这就使目大学生就业形势变得更为严峻。3.2传统教育体制和就业乞人数的突增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结构和培养模式不适应经济结构快速转型和产业结构的化升级的需要,在教学内容、手段、模式方面与现实的脱节。伴随着高等教育的众化发展,我国的高等教育确实存在超趋势。经济危机Z前我国由于逐年的就人数增多导致就业难的现象已经突显,故笔者认为就业人数的突增也在•定程度上造成大学牛就业困难。3.3就业岗位的总体供需矛盾突出我国产业结构的变化导致对低文化层次的劳动力需求增加,教育结构失衡以及教育结构与经

5、济结构不匹配,需求与供给矛盾突出,供大于求导致“大学生就业难”矛盾突显。金融危机加剧了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上的供需矛盾。3.4社会用人导向方面的因素多数用人单位认为,大学生就业难主要症结在于大学生自身,尤其是大学牛缺乏实践经验、对薪酬和岗位期望值偏高、缺乏吃苦耐劳精神等,是导致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随着2009年就业难度的加大,性别因素对应届本科毕业生就业的影响显著,男生找到工作的概率明显大于女生。用人单位的短视行为,也是当前大学生就业困难的一个现实因素。3.5大学生个人因素“期望值偏高”直接影响大学生就业

6、,大学生的职业价值取向、就业观念、木身的就业能力和就业方向的误区可能是造成大学丰就业难的重要原因。3.6高校毕业生就业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结构性矛盾突出体现为大量高校毕业生“孔雀东南飞”,集中流入东部地区和城市,竞争数量有限。由于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地区差杲及劳动力市场分割状况严重,很难从根本上扭转毕业生流向的基本势态。加上东部地区劳动力市场出现饱和,导致毕业生就业困难。4对策及建议4.1政府方面当前必须采取灵活审慎的宏观经济政策,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继续扩大国内需求措施,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

7、政策,加大宏观经济政策与就业政策的协调,大力发展“需求导向型的”培训L3];其次,政府方面要提供法律保障,完善相应的就业法规,将末就业的大学生和失业的大学生纳入到社会失业人员的范畴;第三,指导并推进高校改革,加强对高校教学质量的监管;积极举办大型专场招聘会;笫四,建立失业预警机制和长远、长效的稳定就业机制,鼓励企业不减员等。4.2学校方面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化教育体制改革。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推进学生就业,例如:校企合作联合办学,加大社会急需专开设的数量;面向社会、市场办学;师范学校应该进一步引导学生往

8、非师范行业就业,增强专业设置与指导的科学性;合理调整学科结构和专业设置;加强学生实习实训工作,建立学校长期的合作实习实训基地,加强学生的实践技能的培养和社会适应能力。同吋高校要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社会发展的实情加快调整高校专业结构。有对性地加强毕业生思想教育和就业心理辅导,提高其应对压力的心理素质水平;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完善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等。以2010年西华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毕业生为例,该学院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