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内科学歌诀[1]

中医内科学歌诀[1]

ID:42977625

大小:557.50 KB

页数:42页

时间:2019-09-24

中医内科学歌诀[1]_第1页
中医内科学歌诀[1]_第2页
中医内科学歌诀[1]_第3页
中医内科学歌诀[1]_第4页
中医内科学歌诀[1]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医内科学歌诀[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中医内科学歌诀中医内科学笔记肺系病证一感冒感冒四时风邪袭,咳嗽头疼流鼻涕,恶寒发热身不适,解达法由表实立,荆防银翘香薷饮,风寒风热暑湿岐,尚有气虚参苏施,加减葳蕤滋阴虚。内经认识到感冒主要是外感风邪所致明确指出病位属肺分列辛温辛凉两大治法-丹溪心法感冒之名始于仁斋直指方感冒与伤风互称始于明清感冒不呈流行性;时行感冒症状呈流行性,全身症状重,起病急,易化热入里,变生他病,不常见痰热郁肺感冒若失治可转变-肺痈、肺胀风寒证-荆防败毒散风热证-银翘散、葱豉桔梗汤暑湿证-新加香薷饮(藿香正气散和鸡苏散)夏令感冒-身热汗少,头昏,肢体酸重,心烦口粘,苔黄腻,

2、脉濡数气虚感冒-参苏饮,患者久虚,面色晄白,汗出畏寒,动则益甚,平时易感冒,苔薄白,脉细弱-玉屏风散阴虚感冒-加减葳蕤汤身热,微恶风寒,少汗,头晕,心烦口干,干咳痰少,舌红少苔,脉细数⑴风寒证:辛温解表——荆防败毒散⑵风热证:辛凉解表——银翘散、葱豉桔梗汤⑶暑湿证:清暑祛湿解表——新加香薷饮⑷气虚感冒:益气解表——参苏饮⑸阴虚感冒:滋阴解表——加减葳蕤汤二咳嗽咳为肺病气上逆,外感内伤两大纲,风寒三拗止嗽用,热菊燥杏俱有桑,二陈三子法中土,内伤痰热清金方,肝火泻白黛蛤合,肺亏沙参麦冬尝。⑴外感咳嗽①风寒袭肺:疏风散寒,宣肺止咳——三拗汤、止嗽散②风

3、热犯肺:疏风清热,宣肺化痰——桑菊饮③风燥伤肺:疏风清肺,润肺止咳——桑杏汤42中医内科学歌诀⑵内伤咳嗽①痰湿蕴肺:健脾燥湿,化痰止咳——二陈汤、三子养亲汤②痰热郁肺:清热化痰肃肺——清金化痰汤③肝火犯肺:清肺平肝,顺气降火——泻白散合黛蛤散④肺阴亏耗:滋阴润肺,止咳化痰——沙参麦冬汤将咳嗽分为外感内伤两大类-景岳全书肺体属金,譬如钟然,钟非叩不鸣,风,寒,暑,湿,燥,火六淫之邪,若外击之则鸣,劳欲情志,饮食炙缚之火自内之则亦鸣-医学心悟内伤咳嗽与-肺、肾、肝、脾有关咳嗽的辨证要点-外感与内伤久咳兼便溏用六君子汤-虚者补其母咳嗽初起,用收涩药最易

4、关门留寇肺系病证同肝肺同治立论-泻白散合黛蛤散;五磨饮子;椒目瓜蒌汤;香附旋覆花汤外感风寒袭肺-三拗汤、止嗽散风热犯肺-桑菊饮风燥伤肺-疏风清肺,润燥止咳温燥咳嗽桑杏汤清宣凉润凉燥咳嗽咳嗽少痰,口干鼻燥,恶寒发热,头痛无汗,舌苔薄-杏苏散温润止咳外感咳嗽,用解表药邪未尽去,仍咳嗽咽痒,微有恶寒发热,舌苔薄白-止嗽散内伤痰湿蕴肺-二陈汤、三子养亲汤痰热郁肺-清金化痰汤肝火犯肺-久咳气逆,阵阵发作,痰少质粘,引胸胁疼痛,口燥咽干,舌苔薄黄少津,脉弦数-清肺平肝,顺气降火-加减泻白散和黛蛤散肺阴亏耗-沙参麦冬汤内伤咳嗽久延可演变为-肺胀,喘证三肺痿肺痿

5、病属慢虚疴,主症咳吐浊涎沫,痿如草木萎不荣,日炽霜杀叶萎弱,肺中津气失濡养,虚冷较少虚火多,滋阴润肺麦门施,草姜姜草虚寒卓。42中医内科学歌诀⑴虚热:滋阴清热,润肺生津——脉门冬汤,清燥救肺汤⑵虚寒:温肺益气——甘草干姜汤或生姜甘草汤首见于金匮要略用清燥救肺汤作主方-肺痿肺痿的病因-肺燥津伤;肺气虚冷治疗肺痿首先应辨别虚寒虚热;阴阳治肺燥津伤肺痿-清燥救肺汤,麦门冬汤虚热麦门冬汤清燥救肺汤虚寒甘草干姜汤生姜甘草汤四肺痈肺叶生疮成脓疡,风热痰火瘀毒伤,咯吐腥臭脓血痰,邪盛正实辨证纲。初期清解银翘良,成痈如金苇茎汤,溃脓加味桔梗施,恢复沙参桔梗匡。⑴

6、初期:清肺解表——银翘散⑵成痈期:清肺化瘀消痈——千金苇茎汤,如金解毒散⑶溃脓期:排脓解毒——加味桔梗汤⑷恢复期:养阴补肺——沙参清肺汤、桔梗杏仁煎首载肺痈之名-金匮要略创苇茎汤清热排脓-备急千金要方认为乘初起时极力攻之-张氏医通主张清热涤痰-杂病源流犀烛以清肺热,救肺气-医门法津提出初起在表宜散风清肺,己有里热宜降火抑阴,成脓宜平肺排脓,脓成正虚宜补肺健脾-外科正宗主症-咳嗽,胸痛,发热,咳吐腥臭浊痰初期-清肺解表-银翘散成痈期-病理热壅血瘀-身热转甚,振寒壮热,汗出烦燥,咳嗽气急,胸满作痛,转侧不利,咳吐浊痰,喉中有腥味,口干咽燥,苔黄腻,脉

7、滑数-清肺化瘀消痈-千金苇茎汤、如意解毒散溃脓期-咳吐脓血痰,腥臭异常,胸中烦满而痛,气喘不能卧,身热面赤,烦渴喜饮,舌质红,苔薄腻,脉滑数-排脓解毒42中医内科学歌诀-加味桔梗汤-病情顺逆的转化:热势的盛衰;痰血的消长;饮食的增减;胸痛的轻重恢复期沙参清肺汤、桔梗杏仁煎五哮证哮证发作痰鸣喘,宿根新邪肺不宣,邪实正虚辨标本,寒哮寒痰射麻专,定喘汤方主热哮,缓解固本最相关,肺脾肾虚有主次,玉屏六君肾气丸.⑴发作期①寒哮:温肺散寒,化痰平喘——射干麻黄汤②热哮:清热宣肺,化痰定喘——定喘汤⑵缓解期①肺虚证:补肺固卫——玉屏风散②脾虚证:健脾化痰——六

8、君子汤③肾虚证:补肾摄钠——金匮肾气丸、七味都气丸朱丹溪首创哮喘之名,提出未发以扶正为主,即发以攻邪气为急哮与喘主要鉴别点-哮必兼喘;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