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型书法家张志攀教授记略

学者型书法家张志攀教授记略

ID:42991173

大小:64.01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9-24

学者型书法家张志攀教授记略_第1页
学者型书法家张志攀教授记略_第2页
学者型书法家张志攀教授记略_第3页
学者型书法家张志攀教授记略_第4页
学者型书法家张志攀教授记略_第5页
资源描述:

《学者型书法家张志攀教授记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今日永嘉》第1583期一生想做好三件事——学者型书法家张志攀教授记略  东城街道大溪村的村口桥头立着一块石碑,碑文《大溪大桥记》总是吸引着过往的行人纷纷驻足拜读,人们在赞赏其斐然文采的同时,更想知道其作者的更多情况。碑文作者就是出生在大溪村的张志攀。他现为浙江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书法与篆刻工作室主任、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还曾任衢县文化馆馆长、衢州学院(筹)艺术系主任。张志攀是一位学者型的书法家,擅长书法与文学,一直在践行着艺术创作与学术研究并重、书法艺术与古典文学齐进的思想主张,并已取得丰厚成果。26日,将在瓯北开讲

2、座的他接受了本报记者专访。他向记者特别强调,他的一生做不了什么大的事情,只想做好三件事:教好书,写好字,做好文章。教好书 1974年的深秋,19岁的张志攀穿着一双新买的解放鞋和一身卡其衣裤,挑着一头是木箱一头是草席裹棉被的担子,迎着清晨的曙光,在父亲的陪伴下从大溪村出发,来到温州师范学校,开始走上中专求学之路。两年后,温师毕业的张志攀,被分配到衢化中学,开始了他的教学生涯。由于书教得好,若干年后被评为中学一级教师,并被推为语文教研组组长。 2000年的夏天,由于擅长书法与文学,张志攀被引进了浙江师范大学艺术学院,从此他踏上了高校教学之路

3、。教学之余,他也开始了真正的书法艺术创作与学术研究。 除了在高校任教外,好多个暑假,张志攀还受邀给浙江省中小学教师进行专业技能培训,并在各地开展中国传统文化(国学)、中国书法、语言文学等方面的系列讲座。有人说,讲座讲得好,不如下课早。但张志攀讲座的听众常常要求延迟时间想多听一点。这与他丰富的才学和渊博的知识分不开,也跟他遵循的教学原则有关。张志攀遵循孔子的教学思想,在教学上坚持深入浅出。他说,教授是教师和学者身份的结合,教师是把深的内容往浅里讲,学者是把浅的内容往深里讲。而他在规范严肃的教学中,又显出诙谐生动的教学魅力。张志攀称:“大学

4、教书这条路符合我的心志和性情,最能体现我的人生价值,它给了我独立人格、自由思想和无畏胆量,它使我有条件去关心社会而又与社会保持一定距离,从而能更清醒、更理性地批判社会弊端。一句话,它使我树立了丰富的‘大学精神’、坚执的社会良心和求真的学术品格。这条路走得艰苦,但充满乐趣。因为我教书、上课,深受学生欢迎。”写好字 张志攀的父亲是一位小学教师,写得一手好字。他从小就受到父亲的熏陶和教育,对书法艺术产生了浓厚兴趣。读初中时,就苦练唐楷,打下了一些书法基础。 进入温州师范学校语文科读书时,张志攀常利用抄“大字报”的机会练习书法。1982年,他入

5、浙江师范大学学习,虽然学的专业为汉语言文学,但课余时间仍热衷于书法艺术。1988年张志攀拜中国美术学院书法篆刻家、西泠印社副社长刘江教授为师。被刘师纳为正式弟子后,他在做人、创作、研究方面又上了一个境界。他有幸三次拜访书坛泰斗沙孟海先生,沙老给他两点教诲:一是“你要走大路”;一是“人最好做一点点在历史上站得住脚的东西”。1992年,他凭着一个普通中学老师所创造的入会条件,加入了中国书法家协会。 在书法艺术道路上,张志攀是边临习边创作,以创作消化临习,以临习巩固创作。他擅长草书、行书和甲骨文书法,并已形成自己的风貌。他的草书狂放不羁,一片

6、灵气,注重抒情写意。他的行书用笔斩截,法度严谨,浑厚稳重,开张大气。他的甲骨书法师承刘江先生,以笔代刀,个性刚挺,散发出一派思古之幽情。他认为,写好字是一个教师必备的,创作好书法是一个书法艺术家必须的。 近年来,张志攀在书法创作上取得了可喜成果。他的书法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展出。2007年,他与浙江师大美院的同事在乌克兰举办六人书画展,将自己的行书、草书、隶书、甲骨文书法艺术展示给异邦人观看并获得成功。2010年,他的甲骨文书法在日本东京都美术馆展出并获得第五届国际书画大奖展银奖。2011年,日本书法专刊《书道》在10月号上以《现代中国人物

7、绍介——张志攀》为题,介绍了他的创作道路和书法成就。在艺术道路上,张志攀坚持创作自由、人格独立,受约稿而决定是否出手,坚持在传统基础上写出自己的个性。他给自己规定了“四不”:不入圈子,不进系统,不傍靠山,不图虚名。但写性情与豪意,管他埋没与流传。做好文章 在教好书、写好字的同时,张志攀坚持学术研究并形成多篇学术论文。他的论文曾发表于《中国书法》、《书法研究》、《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等刊物。他坚持做到写一篇是一篇,绝不作虚文,更不做用浮文去图钱的课题。论文《<旧唐书>、<新唐书>记述本朝书家书法书事之比较及评析》、《李白张旭相似点之研究》、

8、《陆游的论书诗歌探析》、《唐宋古文八大家书法述评》、《从九篇唐诗的共同点看怀素及其草书形象》、《从任华的诗歌看其审美思想》、《论弘一书法的艺术特色与多方功用》、《书法欣赏论》、《杜甫书法审美观探说》、《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