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省管县财政体制改革

[精品]省管县财政体制改革

ID:43022116

大小:36.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9-24

[精品]省管县财政体制改革_第1页
[精品]省管县财政体制改革_第2页
[精品]省管县财政体制改革_第3页
[精品]省管县财政体制改革_第4页
[精品]省管县财政体制改革_第5页
资源描述:

《[精品]省管县财政体制改革》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省管县财政休制改革我国目前实行的“市管县”体制是1983年以來逐渐形成的,这一模式在过去近30年中,一定程度上发挥了城乡合治、以市带县的功能,但随着县域经济的发展,其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制约作用也11益显现,我国基层财政尤其是县乡财政困难问题进一步凸显。进入21世纪以后,我国在一些地区逐步推行“省直管县”财政改革试点。在进行了一系列调研试点Z后,2009年8月底,财政部发布《关于推进省直接管理县财政改革的意见》(简称《意见》),明确提出了省直接管理县财政改革的总体冃标,即2012年底前,力争全国除民族白治地

2、区外全面推进省直接管理县财政改革。《意见》屮明确,资金往來方面,省与市、县之间建立财政资金直接往来关系,取消市与县之间II常的资金往来关系。省级财政直接确定各市、县的资金留解比例。后来,财政部又于今年7刀9日表示,近期部分农业大县将全部纳入改革范围。到2012年底前,力争在全国除民族口治地区外,推行财政“省管县”改革。一、“省管县”管理体制的内涵所谓“省管县”体制是指: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理顺省级以下财政管理体制,有条件的地方可实行省级直接対县的管理体制”(俗称“省管县”),省市县行政管理关

3、系由冃前的“省一市一县”三级体制转变为“省一市、县”二级体制,对县的管理由现在的“省管市一市管县”模式变为由省替代市,实行“省管县”模式,其内容包括人事、财政、计划、项目审批等原由市管理的所冇方面。二、“市管县”的情况下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新屮国成立之后,屮国一直是屮央、省、县三级行政机构,但是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开始逐渐演变成为中央、省、市、县、乡(镇)五级。这种行政机构的划分是由当时特殊的时代背景所决定的:改革开放以后,随着中心城市作用的增强,一些发达地区率先试行撤地设市,探索“市管县”体制:1982年2

4、刀,党中央、国务院专门颁发文件,提出要积极试行地、市合并,逐步实行市领导县的体制。这一体制的确立,打破了市县之间的行政壁垒,改变了原先城乡分割、工农分离的格局,有利于发挥中心城市的辐射功能,带动所辖县(市)的发展。尽管市管县的行政划分体制在当吋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随着吋间的推移和社会的发展,“市管县”这一体制不合理的地方开始凸显,存在着以下一係列的问题:一是“市管县”体制从行政、财政等方面确立了市一级的领导与中心地位,各种管理权限集中于市级,削弱了县级的自主权。实施市管县的初衷是为了解决条块分割和城乡

5、分割问题,实现城乡合治。但各地的实践证明,上述II的并没冇真正达到。实行市管县体制后,地区一级政权由过去的虚设变成实置,对县的管辖由地区行政公署以省的名义管理(虚管)变为由市全权管理(实管),行政区划的层级由省、县、乡三级变为省、市、县、乡四级。县级政府无论从财权述是事权上来说都要服从于市级政府。此外,县与省Z间的沟通由以前的直接沟通变为现在的不得不经由市一级这一屮间层次,与地管县时相比,信息传递增加了一套程序,造成管理链拉长,影响了信息传递速度,降低了管理效率。二是县级的资金和资源由市级政府集中管理和

6、配置,在一些地方出现了资源和资金向城市聚集的倾向,相应减少了对农村棊础设施和农村社会事业的投入,严重制约了县域经济社会的发展。但在市管县后,许多市视县为附屈行政单位,要求县的经济发展从屈于市区经济发展的需要,导致这两个利益主体的冲突,从而使得市管县实际成了“市吃县”和“市压县”,阻碍和制约了区域经济的分工与合作。三是在当时撤地设市的过程中,一•些地级市是因政策的原因被推上了中心城市的位置,而实际上,这些地级市的经济实力与所辖县(市)相差不大甚至还弱,不仅不能对县域经济起到辐射、带动作用,往往还会限制和掣

7、肘所辖县(市)的发展,这就不可避免地产生一些问题和矛盾。从市管县的规模、体制來看,市所在地的中心城市应发挥带动、影响区域内经济活动的作用,同吋口身也应该是该区域经济圈的增长极。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一些规模比较小、经济实力比较弱的城市,政府为了支撑一个庞大的吃饭财政群体,缓解财政压力,市级财政预算支出只能更多地依靠屮央财政的转移支付其至向农民伸手了。在这种情况下,城市不仅不能带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反而对农村的进步产生了负而效应,过去是农业补工业,现在是农业养市民。四是市管县政区范围的划分不尽合理。市管县的

8、范围,有些是原有地区行署的辖县,有些则是地级市政府和省政府讨价还价的结果,没有充分考虑到中心城市的辐射范围及市县经济联系的密切程度。结果,有些实力较强的中心城市管辖的县偏少或不辖县,而不具备屮心城市实力的地级市则管辖较多的县;经济上很少联系的市县被纳入一个行政区,经济关系密切的市县则被从行政上分隔开来,经济区与行政区的范围很不一致,不利于区域经济的发展。五是某些地级市的市区范围偏小或市县同城(地级市与其辖县同处于一个城市连续建成区中)。这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