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促扶贫扶贫促党建

党建促扶贫扶贫促党建

ID:43051713

大小:24.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9-26

党建促扶贫扶贫促党建_第1页
党建促扶贫扶贫促党建_第2页
党建促扶贫扶贫促党建_第3页
党建促扶贫扶贫促党建_第4页
党建促扶贫扶贫促党建_第5页
资源描述:

《党建促扶贫扶贫促党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党建促扶贫扶贫促党建XX县XX乡—、基本情况宁利乡地处滇西北横断山脉中断的高寒地区,位于宁菠县城西面,距县城25公里,海拔2400米,土地面积338.1平方公里。宁利乡辖5个村委会,72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5242人。境内居住着彝族、汉族、纳西族、普米族、白族等8个世居民族,其中彝族人口7925人,占总人口的52%,是一个以彝族为主的多民族聚居乡。2013年末全乡农村经济总收入7350.8万元,人均纯收入2298元。基础设施和生产方式落后、社会发育程度和人口素质偏低,是宁利乡主要致贫原因。实施扶贫开发与基层党建整乡“双

2、推进”以来,宁利乡按照“基层党建带扶贫、扶贫开发促党建”的总体要求,以创建“产业发展、生态良好、民生改善、生活富裕、村容整洁、人才辈出、环境优美”的美丽乡村为目标,积极探索扶贫开发与基层党建整乡'‘双推进”实践路径,取得初步成效。二、主要做法(一)规划引领与责任落实同步推进。宁利乡以“党建带扶贫、扶贫促党建”为指导思想,引领规划编制,并将其体现到项目设计的各个方面,植入实施方案的各个环节,实现扶贫目标与党建目标有机统一、扶贫项目与党建任务有机统一、项目推进与管理考核有机统一。坚持城乡一体、多级联动,建立市、县、乡三级机

3、关事业单位挂钩帮扶乡、村、组的扶贫责任体系,采取领导挂乡包村、部门挂村包组、党员干部挂组包户的方式,做到68个贫困村组全覆盖、1036户贫困群众全结对,扶贫开发精准化。(二)基础设施和产业培育同步推进。全面整合组织、文化、卫生、金融、农业、科技等部门政策资源,提高扶贫开发效益。依托土地资源优势,制定产业优惠扶持政策,通过调动民间资本、吸引社会资源,进行产业合作开发和基础设施共建。全乡共整合产业发展、基础建设、安居工程、社会事业、生态建设、基层党建等6个方面项目资金2.23亿元;完成500万元农业综合开发、244.6万元

4、畜厩改造、3000万元土地整理等建设项目,增强了产业发展后劲;投资1300万建设教师公租房72套、综合教学楼1栋,完成学校食堂以电代柴改造,文化教育设施持续提升;发放“基层党员带领群众创业致富贷款”539万元,支持100余户农村党员群众发展中药材种植和养殖业,2014年高原特色中药材产业规模从2012年的不足百亩发展到5700余亩。统筹整合由市管专家、鲁甸等地药材产业致富能手组成的"专家服务团”和470名土地乡土人才,开展技术咨询及培训,提供智力支持。(三》项目建设与组织建设同步推进。选优配强乡、村、组三级领导班子,调

5、整优化基层党组织设置,在5个种植养殖合作社上建立党支部,扩大组织覆盖面。市、县委组织部共选派10余名干部到宁利乡各村担任常务书记,驻村开展工作。健全村(社区)干部管理考核办法、党组织晋位升级制度、推动党员干部服务发展规范化、制度化、精准化。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组织优势、人才优势和宣传优势,引领推动扶贫项目向纵深发展,依托扶贫开发实战平台锻炼、培养党员干部,检验提升基层党组织,进一步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筹集资金304万元,完成5个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和7个村民小组活动场所建设,统筹配套文体娱乐设施等便民利民设施,

6、健全制度体系,实现服务阵地向下延伸。(四)群众脱贫与集体增收同步推进。把群众脱贫和集体增收作为“双推进”工作的硬指标,创新工作方式,切实统筹推进,确保互促共赢。推行“支部+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推广“股份合作经济”,采取多级投入、乡镇监督、村级管理、有偿使用、滚动发展的方式,投入''股份合作经济”资金90万元,积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2014年,在“双推进”工作的有力促进下,全乡经济总收入8453.42万元,比上年增长15%;农民人均纯收入5081.85元,首次超出全县平均水平;村集体经济实现零的突破,达到10余万元。

7、(五)项目实施与管理使用同步推进。制定《宁利乡扶贫开发项目资金管理办法》,实行项目集体发包、资金统一管理、民主监督实施,加强项目资金监管,确保了资金安全,项目建设有序推进。坚持建、管、用并重的原则,按照'‘谁收益、谁管理”的要求,明确各村民委员会为辖区公共基础设施的管理责任单位,每项工程建设完成后,及时划定责任边界,明确管理维护责任,组织资产移交,做到建成一件,移交一件,管好一件,确保公共基础设施效益发挥、党员群众长期受益。(六)基础配套与优化服务同步推进。健全服务体系,依托扶贫开发项目配套整合,进一步建立完善乡、村、

8、组服务体系。在全乡5个村建立起了综合信息化服务平台,为解决联系和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实现农村为民服务的信息化、网络化打下了坚实基础。积极创新服务机制和方式,开通“5812371”党员为民服务专线电话全天候受理群众诉求,组建14个党员服务队,在全乡范围开展急诊急救、抢险救灾、民事代办、纠纷调解、举报查处等上门服务。在为民服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