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镇中心小学创建世纪教育强镇工作自查报告.

xx镇中心小学创建世纪教育强镇工作自查报告.

ID:43131973

大小:53.95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9-27

xx镇中心小学创建世纪教育强镇工作自查报告._第1页
xx镇中心小学创建世纪教育强镇工作自查报告._第2页
xx镇中心小学创建世纪教育强镇工作自查报告._第3页
xx镇中心小学创建世纪教育强镇工作自查报告._第4页
xx镇中心小学创建世纪教育强镇工作自查报告._第5页
资源描述:

《xx镇中心小学创建世纪教育强镇工作自查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桃川镇中心小学创建市级“教育强镇”工作自查汇报桃川镇中心小学是一所农村寄宿制小学,近年来,我校在上级部门的正确领导下,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深化课程改革,努力推进素质教育。根据《桃川镇创建市级“教育强镇”工作实施方案》,我们结合实际,近年来扎实开展了“双高双普”的各项工作,对照《宝鸡市“教育强镇”评估标准》,认真开展自查自纠,现将自查情况汇报如下。—、基本情况桃川镇中心小学位于县城以东30公里的桃川镇中心,全镇辖10个行政村,40个村民小组,总人口6100人。学校创建于1942年,先后经过多次更名,1980年被批准为桃川乡中心小学。2008年,全县实施“一乡一

2、校”布局调整工程后,将原来的6所村办小学和3个教学点撤并到中心小学,实行寄宿制。学校设有小学部和幼儿部,总占地面积21000平方米,(其中,幼儿园占地约1200平方米),建筑面积6940平方米,小学现有10个教学班,学生362人,住宿学生228人,占学生总数的62.9%,教职工48人,专任教师47人。幼儿园设大、中、小3个班,在园幼儿105名,保教人员共9人,其中专业幼儿老师6名,4-5周岁幼儿入园率达100%,3周岁幼儿入园率达98.1%,二、达标情况1、普及程度。全镇小学适龄儿童341人,入学362人,入学率、巩固率均为100%。2011年毕业生83人,已毕业8

3、3人,毕业率为100%,残疾儿童入学率100%,近视率为0.8%。2、师资水平。专任教师47名,学历合格率均达到100%;专任教师本科18人,占比38.3%,取得大专学历的25人,专科以上学历占比91.5%,中师学历的4人,学历达标率100%;取得教师资格的47人,岗位合格率100%;校长任职资格培训率为100%,提高培训参训率100%。3、办学条件。校园占地面积21000平方米,生均45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6940平方米,生均15平方米;绿地面积1450平方米,生均4平方米;学校存书总数14454册,生均40册;有计算机45台,生机比8:1。最大班级人数为39人,

4、无大班额或超大班额。新建厕所2所,男女学生厕所蹲位比均达要求,建有标准的200米塑胶跑道,学校体育活动场地篮球场、排球场、乒乓球台等场地均按要求设置,桌凳完好率达95%。4、教育质量。学校确立了“质量是学校生命线”思想,始终把教育教学工作放在核心地位。自2007年以来,学校连续四年小学毕业班教学质量位居全县前三名,受到了家长及社会的赞誉。2011-2012学年期末参加测试人数362人,全科合格人数305人,全科合格率92%,单科合格率达96%;2011-2012本辖区13周岁54人,已毕业54人,按时毕业率100%,在校学生犯罪人数0人,犯罪率为零。5、教育经费。每

5、年教师的工资都能按月及时拨付和发放,从无拖欠现象。落实了义务教育阶段全免费政策,学生享受到了“两免一补”、“交通费补助”、“国家营养改善计划”等优惠政策,从无乱收费现象发生。财政投入做到了生均公用经费逐年增长。2008年生均62元,2009年生均71元,2010年生均475元,2011年生均575元,2012年生均800元,做到了公用经费的逐年增长。6、布局调整。2008年秋季,按照县委、县政府的统一要求实旃了“一乡一校”布局调整工程,通过撤校并点,将全镇6所村办小学和3个教学点全部撤并到中心小学,原桃川中学撤并到鹦鸽中学,办起了乡镇公办中心幼儿园,全镇仅有一所学校

6、。三.主要做法K高度重视,周密部署,把教育工作放在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2010年,完成“双高普九”达标任务后,县教体局把“双高普九”巩固提高作为教育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特别是今年全教会召开之后,我们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把教育作为服务于农村社会经济全面发展的奠基工程来抓,高度重视,认真规划,狠抓落实,研究部署了今后一个时期学校教育发展工作。首先加强领导,明确职责。校长抓教育工作的思想和力度不变,工作的热情不减,始终不渝地把教育改革和发展放在重要的地位。其次为了抓好我校的教育工作,我们还与各位教师签订了责任书。由于落实了办学责任,调动了教师的积极性,很快便形

7、成了各级多方争取资金建学校,改善办学条件促进教学的良好氛围,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优越的工作和学习环境。2、突出重点,狠抓落实,积极改善办学条件。为进一步整合教育资源,提高教育质量,2008年县委、县政府审时度势,适时做出了关于调整农村中小学网点布局加快“一乡一校”工程实施的决定,及时转变工作思路,明确工作目标,坚持以办人民满意教育为目标,以布局调整为切入点,加强领导,科学规划,稳步推进,初步形成了规模适度、布点适当、距离适中、资源优化的教育新格局,走出了一条集中规模办学的路子。通过“一乡一校”的实施,优化了教书育人环境氛围,切实体现了以教育为本,以教学为本,以学生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