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参考模板: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方案

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参考模板: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方案

ID:43141816

大小:27.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9-27

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参考模板: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方案_第1页
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参考模板: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方案_第2页
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参考模板: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方案_第3页
资源描述:

《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参考模板: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方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双辽市职业中专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施方案随着当前各行各业迅猛发展,社会及企业对对多层次创新人才的需求迫切,同时又对技能人才的知识与技能结构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既能解决实际生产的问题又要有技术创新能力,即具有很强的综合职业能力。而现有职业教育在办学思想上,重知识,轻技能;在办学模式上,重应试,轻就业,致使培养的人才与社会需求存在较大的差距。因此,主动适应市场的发展要求,避免人才培养的被动性与盲从性,培养“适销、对路、管用”的人才是我校探索和改革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必由之路。一、总体目标推行以就业为导向人才培养模式,就是指以

2、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为目标,以市场所需要的人才素质为出发点和归宿点,建立与社会就业价值导向相适应的教学体系。关键是培养学生“职业胜任力”,学校学习与企业岗位学习相结合,注重“工作体验”“做中学”,达到“从学校到生涯”零距离。二、具体运作1、广泛开展社会调查,关注社会行业需求,适时调整专业方向,根据市场需求设置专业。2、根据就业岗位需要设置课程,课程目标设计有清晰的职业基本能力要求以及具体职业岗位的工作标准,课程内容以职业所需的专业知识、工作技能和工作态度为主线。3、多方寻求校企合作,扎实开展职业体验。4、改革教学

3、方法,推行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实地场景教学和创业教学等教学模式,改革质量评价体系,围绕市场需求组织教学,积极实施“工学结合”探索弹性学制,加强产学合作。5、进行培养模式创新,注重学生的创业教育,加强就业指导工作,认真推行双证书制。三、培养过程“就业导向”下中职人才培养模式,从学生进校到预就业采取如下5个阶段,简称“1+1+1”培养模式:时期阶段目标第一学年一期体验职业结合入学教育,德育课增加企业教育内容,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意识、职业意识;重点是文化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以安排学生参观企业生产为主,让学生体验工人师傅的

4、劳动和业余生活,接受企业教育,强化劳动成就感,让学生形成对劳动的直观印象,激发学生学好知识、掌握劳动技能的欲望第一学年二期认识职业对自己的未来职业角色定位,对未来工作的特点、职业有了清晰的认识,重点是文化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目标就是让学生了解学生未来的职业使用工具。通过老师、师傅的精心指导,学生能够对工具的构造原理、工作原理、使用特点以及工具的保养与维护将有比较全面的了解第二学年一期熟悉职业学生通过职业工具的教育,将会形成使用职业工具的欲望。专业课的目标就是让学生学会使用职业工具,用工具进行单项的加工训练。在师傅

5、的精心指导下,让学生反复实践,达到熟悉工具的使用性能和使用技巧的目的第二学年二期职业作品专业课的目标就是让学生在学会使用工具的基础上,让学生用工具加工生产作品,使学生有成就感。成就感对学生的未来发展非常重要,是学生职业生涯的前奏,学生只有树立自信,才能爱职敬业,才能养成吃苦耐劳的实干精神,才能形成认真踏实的工作作风第三学年预职业生涯顶岗实习阶段,为企业、学生双向选择做准备。四、组织机构成立以校长为首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小组,办公室设在教务科,教务科科长具体负责这项工作,全体师生员工参与。组长:吴文立副组长:孔祥军成员:王秀

6、才、李云飞、朱玉泽、宁桂香、陈金良、王喜军、赵海波、徐鹏飞、李永江、李明纯、赵国良、王志刚、王大海、孙伟。五、进度安排1、准备阶段(2010.03-2010.07):开展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思想大讨论,形成全校共识,成立组织机构,确定试点专业班级,进行专业人才市场调查,适时调整专业方向,根据市场需求设置专业,制定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项目实施阶段(2010.09-2012.01):根据就业岗位需要设置课程,并进行课程目标设计和课程内容调整。推行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实地场景教学和创业教学等教学方法,建设满足改革试点要求的高水

7、平师资队伍和相对稳定的教学团队,建立30个以上优质校企合作基地,积极实施“工学结合”,学生扎实开展职业体验。改革质量评价体系。创办学生创业园,试点专业班级学生全部拿到相应职业技能资格证。3、完善提高阶段(2012.01-2013.01):边研究、边实践、边改革,不断改进、充实和完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案,使之形成企业拔尖高标准创新型、应用型和技能型等人才培养新模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