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期末试题及答案

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期末试题及答案

ID:43172837

大小:126.5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9-09-27

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期末试题及答案_第1页
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期末试题及答案_第2页
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期末试题及答案_第3页
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期末试题及答案_第4页
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期末试题及答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期末试题及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2016-2017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历史试题第I部分第I部分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有学者认为,分封制是人口的再编组,每一个封君受封的不仅是土地,更重要的是分领了不同的人群。因此,分封制下的诸侯,一方面保持宗族群体的性格,另一方面也势必发展地缘单位的政治性格。这反映了A.分封制下诸侯势力的强大B.中央加强了对地方的监督C.分封制受到宗法制的影响D.继承发展商朝的统治模式2.春秋时期族刑(以整个宗族为单位进行惩罚的刑法)被广泛运用,但到战国时

2、期“灭族”、“逐族”的族刑记载大为减少,多以父母、妻子、同产(即同父的兄弟姊妹)在内的“三族”之刑所取代。此变化说明A.分封制度走向崩溃仁政思想得到贯彻C.郡县制度得到加强D.宗法观念逐渐淡化3.历史学家夏曾佑在《屮国古代史》一书屮说:“屮国之教,得孔子而后立;屮国Z政,得秦皇而后行;中国之境,得汉武而后定。三者皆中国之所以中国也。”其中“中国之政”主要指A.皇帝制B.三公九卿制度C.郡县制D.中央集权制度4•皇,古为上天,光明之意;帝,生物之主,兴益之宗。秦始皇统一全国后,自以“德兼三皇,功过五帝”,将

3、皇帝为自己的帝号,这就是皇帝称谓的由來。其主观目的是A.炫耀文治武功B.宣扬君权神授C.树立专制权威D.制造暴政依据5.战国时期的军功爵制度、隋唐时期的科举制度,两者起到的共同作用是A.推动文化教育的普及B.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C.利于社会阶层的流动D.促进统一国家的出现6.唐屮宗不经屮书省和门下省而径自封拜官职,因心怯,故他装置诏敕的封袋,不敢照常式封发,而改用斜封,所书“敕”字也不敢用朱笔,而改用墨笔,当时称为“斜封墨敕”。这表明唐代A.中书省和门下省形同虚设B.丞相权力得到空前强化2016-2017学

4、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历史试题第I部分第I部分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有学者认为,分封制是人口的再编组,每一个封君受封的不仅是土地,更重要的是分领了不同的人群。因此,分封制下的诸侯,一方面保持宗族群体的性格,另一方面也势必发展地缘单位的政治性格。这反映了A.分封制下诸侯势力的强大B.中央加强了对地方的监督C.分封制受到宗法制的影响D.继承发展商朝的统治模式2.春秋时期族刑(以整个宗族为单位进行惩罚的刑法)被广泛运用,但到战国时期“灭族”、“逐族”

5、的族刑记载大为减少,多以父母、妻子、同产(即同父的兄弟姊妹)在内的“三族”之刑所取代。此变化说明A.分封制度走向崩溃仁政思想得到贯彻C.郡县制度得到加强D.宗法观念逐渐淡化3.历史学家夏曾佑在《屮国古代史》一书屮说:“屮国之教,得孔子而后立;屮国Z政,得秦皇而后行;中国之境,得汉武而后定。三者皆中国之所以中国也。”其中“中国之政”主要指A.皇帝制B.三公九卿制度C.郡县制D.中央集权制度4•皇,古为上天,光明之意;帝,生物之主,兴益之宗。秦始皇统一全国后,自以“德兼三皇,功过五帝”,将皇帝为自己的帝号,这

6、就是皇帝称谓的由來。其主观目的是A.炫耀文治武功B.宣扬君权神授C.树立专制权威D.制造暴政依据5.战国时期的军功爵制度、隋唐时期的科举制度,两者起到的共同作用是A.推动文化教育的普及B.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C.利于社会阶层的流动D.促进统一国家的出现6.唐屮宗不经屮书省和门下省而径自封拜官职,因心怯,故他装置诏敕的封袋,不敢照常式封发,而改用斜封,所书“敕”字也不敢用朱笔,而改用墨笔,当时称为“斜封墨敕”。这表明唐代A.中书省和门下省形同虚设B.丞相权力得到空前强化C.三省制对皇权有一定约束D.严格执行集

7、体决策机制5.秦汉时期,官僚制度确立,监察、谏议制度也随之确立起来,以监督皇帝言行和保证官僚队伍的廉洁。明清时期,监察制度达到顶峰,形成了足以制约行政体系的强大力量,但专门的谏议机构己经没有了。当时,监察御史经常出外巡查,监察范围广泛,甚至负责接受老百姓的诉状,平反冤狱。这说明监察、谏议制度能够A.平衡王朝权力结构B.制约皇帝无上权力C.杜绝官僚腐败现象D.控制地方司法诉讼5.阅读关于苏格拉底之死的材料,对雅典民主存在的问题,分析正确的是雅典人口总数雅典公民总数陪审、审判人员及产生方式表决形式程序罪名陪审

8、员审判员产生方式约40万约4万人6000人501人抽签举手一审制慢神和蛊惑青年A.民主阶层扩大B.采用间接民主C.国家权力滥用D.贵族政治强化6.雅典卫城西侧的普尼克斯山是雅典公民大会召开的地方,该山设计成一个半圆形的砖石建筑,在露天剧场上,能看到伯里克利向民众发表演讲时的讲台,以及后面的主席团座位。雅典卫城的设计A.是希腊特色建筑典型代表B.彰显执政官等人的尊严C.便于陪审团监督司法审判D.方便了公民与城邦事务7.罗马帝国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