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能效监测系统技术规范 第7部分 监测终端技术 …

《电力能效监测系统技术规范 第7部分 监测终端技术 …

ID:432006

大小:34.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7-08-01

《电力能效监测系统技术规范 第7部分 监测终端技术 …_第1页
《电力能效监测系统技术规范 第7部分 监测终端技术 …_第2页
资源描述:

《《电力能效监测系统技术规范 第7部分 监测终端技术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电力能效监测系统技术规范第7部分监测终端技术条件》编制说明一、工作简况为进一步规范能效监测终端功能、技术性能及验收试验等相关要求,满足能效信息采集和智能电网建设的需要,提高能效监测终端规范化、标准化管理水平,促进经营管理水平和优质服务水平的不断提高,在目前智能电网建设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把《电力能效监测终端技术条件(电气类)》系列化标准列入了国家标准修订计划。本标准是该系列化标准中的一个文件,为服务于智能电网建设,按照国家能效管理的要求,在目前国内外能效管理研究成果及现有的智能电网建设标准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修改、完善成果内容。由于关于电力能效监测系统将规范一系列标准

2、,本标准为系列标准之一,将其更名为《电力能效监测系统技术规范第7部分监测终端技术条件》。本标准具体目的是寻求一种能综合监视电网、用电设备能耗情况的方法,能够详细记录、分析故障(用电异常或电能质量)是由哪一个或哪几个点引起的,准确地判断故障的来源,并协助确定正确的解决方案。此方案同时能够分析系统电能趋势和事件,预测系统趋向,执行有预测性的维修,减少费用,提供改进的电能质量和用电情况。具体包括:1)获取目前电能质量和用电水平,并检验是否符合被推荐的或容许的限值。2)检测产生或者引起电能质量问题或者用电异常的设备,以确保其符合一定的标准或者导则。3)当一些设备的工作特性不能被电

3、力部门或者用户接受时,进行故障诊断或者维修。4)观察现有的背景电能质量水平和用电水平,并且跟踪它每小时、每天、每周、每月或每季的变化趋势。2011年,全国能效标准起草任务下达。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牵头,组织国内各主要电力企业和相关厂商参加了多次研讨工作。2012年9月,国家标准《电力能效监测终端技术条件》系列标准研讨会在北京举行,就能效监测终端热工采集要求、铭牌标识、通信模块设置方式、控制设置方式等内容充分交换了意见。会后,根据会议研讨结果进行了修改和完善,形成了《电力能效监测系统技术规范第7部分监测终端技术条件》征求意见稿。参与单位包括南方电网公司、北京市电力公司、浙江省

4、电力公司、四川省电力公司、福建省电力公司、广东中钰电力科技有限公司等。二、标准编制原则1)坚持先进性与实用性相结合、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可靠性与经济性相结合的原则,以标准化为引领,服务于国家能效管理工作的科学发展。2)采用分散与集中讨论的形式,分析国内节能服务公司、能效管理平台建设目标以及智能电网建设工作对能效监测终端的整体要求,研究在新的能效管理需求形势下,不同管理要求以及不同地域与环境对能效监测终端的使用要求,充分体现研究成果的实用性、先进性。3)充分借鉴、吸收目前智能电网的研究成果,规范、统一功能配置及通信方式,完善功能,按照智能电网建设要求设计并逐步完善能效监测

5、终端。4)本标准国内其他能效标准相比具有巨大的进步,是标准体系中能效管理方面的重大成果。三、说明与采标对象的一致性程度,与国内、外同类标准水平对比本标准制定虽然借鉴了现有标准的建设成果,但标准的实施,与现有建设成果不冲突,而是标准建设工作的进一步完善。在国内能效标准建设方面,本标准的颁布与实施在能效管理方面具有重大意义。与国外同类能效标准相比,也具有先进性。四、与其他标准文件、法规的关系本标准的制定工作中,认真研究了现行有效的IEC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体现能效管理工作的特性和功能扩展的最新发展,满足国家电网公司智能电网能效管理工作需求。本标准是借鉴了现有其他标准的建

6、设成果,使标准建设体系的进一步完善,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五、根据报批材料附件中试验验证报告或论证报告写出的简要结论无六、提出全文强制、条文强制标准、推荐性标准或指导性技术文件的建议1)建议规范性引用文件参考通信协议使用《DL/T645-2007多功能电能表通讯规约》,不应再引用《DL/T645-1997多功能电能表通讯规约》。2)电磁兼容性试验必须满足本文件里5.8中电磁兼容性强制要求。七、提出代替、废止标准的意见由于本标准编写时,能效集中器与监测终端之间还没有颁布国家标准,暂时采用《DL/T645-2007多功能电能表通讯规约》。如果颁布能效集中器与监测终端之间的协议,建

7、议采用新颁布的协议。八、说明重大分歧意见的处理情况1)计量精度方面,由于本系列产品不作为计费计量用,采集精度按照设备B级精度即可:可以用来进行调查统计、排除故障以及其他的不需要较高精确度的应用场合(GB/T12325-2008)。或者采集终端精度达到(GB/T17215.321-2008/IEC62053-21:2003)规定的不低于2级精度即可。2)控制方面,为了提高适应性,控制输出接口选配,能效监测终端协议里要添加控制功能。3)时钟选择方面,能效监测终端,可以采用软时钟进行计时,也可以采用计量芯片等内置的硬时钟或其他计时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