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民俗文化

西安民俗文化

ID:43211062

大小:2.55 MB

页数:10页

时间:2019-10-03

西安民俗文化_第1页
西安民俗文化_第2页
西安民俗文化_第3页
西安民俗文化_第4页
西安民俗文化_第5页
资源描述:

《西安民俗文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西安民俗文化西安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发祥地,受中国古代帝都传统文化影响极深,成为文明礼仪之邦,秦风唐韵之乡,民风淳朴,文化内涵十分丰富。以西安为中心的关中人,在衣、食、住、娱等方面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生活方式。西安民俗风情还体现在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和传统体育活动中。从书法绘画、剪纸、雕塑、戏剧、歌舞、曲艺、杂谈,到工艺品的编织和制造;从热闹欢腾的社火,晃荡的秋千,高翔的风筝,到古城墙上马拉松比赛的人群,人们既可领略古代帝都传统文化的风采,又能感受到西北黄土风情的神韵。皮影戏皮影是中国民间广为流传的道具戏之一,通过灯光把雕刻精

2、巧的皮影戏映照在屏幕上,由艺人们在幕后操动影人,伴以音乐和歌唱,是一种深受人民欢迎的古老而又奇特的戏曲艺术。皮影萌芽于汉,发展于唐,兴盛在宋朝。陕西皮影不仅唱腔种类繁多,表演技术高超,而且影人的雕刻技艺也达到了很高的水平。传统剧目有《会阵招亲》《法门寺》等。(古城旅游网)秦腔也称"乱弹",唱腔音色高亢激昂,要求用真嗓音演唱,所以保持了原始豪放的特点,角色可分为:老旦、正旦、小旦、花旦、武旦、媒旦、老生、须生、小生、大净、毛净,丑角等十几种。是我国最古老的剧种之一,经秦,汉,隋,唐,宋,元,明历代发展日趋成熟,明末清初

3、盛行于南北各地,对许多剧种都有很大的影响.其特点是:慷慨激昂,宽音大桑.主要流行于西北各地,为群众所喜闻乐见,其唱腔、道白、板路、脸谱、身段、角色门类自成体系。秦腔所保留的剧目达700多个,为各剧种之首。西安具有浓郁的人文风情:以西安为中心的关中人,将其的生活方式和民俗风情概括为关中十大怪,它们分别是——面条像腰带、锅盔像锅盖、辣子是道菜、泡馍大碗卖、碗盆难分开、帕帕头上戴、房子半边盖、姑娘不对外、不坐蹲起来、唱戏吼起来在西安碑林,有一块清代碑石纪录了以西安为中心的关中八处著名的风景名胜,它们被称为关中八景,又称长安

4、八景。这八景分别是——华岳仙掌、骊山晚照、 灞柳风雪、曲江流饮、 雁塔晨钟、咸阳古渡、 草堂烟雾、太白积雪 流行于陕西以及西北等地的秦腔又称乱弹,又叫「梆子腔」,是中国戏曲四大声腔中最古老、最丰富、最庞大的声腔体系。西安方言为代表的的西北方言之一陕西话。西安的饮食文化同样博大精深,作为中国西北饮食的代表,以西安小吃最为著名,回族的清真饮食在其中占有很大比例。中国国画中的长安画派、起源于汉代以前的关中皮影戏、源于西周的陕西木偶戏以及色彩浓郁的户县农民画等都是西安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中十大怪关中十大怪一般指陕

5、西十大怪“陕西十大怪”(又称“关中十大怪”,英文TenodditiesinGuanzhong或TenodditiesinmiddleShaanxi)是指陕西中部的关中地区(西安、咸阳、宝鸡、渭南、铜川等市)出现的十种奇特风俗习惯。值得一提的是,“陕西十大怪”这一提法是不完全合理的。实际上“陕西十大怪”中的风俗仅出现在关中一带,在陕西的大部分地区并非如此。陕西省地理纬度跨度极大,从北至南存在陕北(黄土高原为主)、关中(渭河平原为主)、陕南(以秦岭以南的汉水流域为主)三大自然差异巨大的区域。以关中一地的风俗概括整个陕西,

6、存在以点概面的概念缺陷,亦多表述为“关中十大怪”以去除歧义。此外,另有“关中八大怪”的说法,表述可能有所不同,但一般为“十大怪”的一部分。西安回民街西安回民街是西安著名的美食文化街区,是西安特色小吃最集中的街区,也是来西安必去的地方。其历史悠久,距今已有上千年历史。西安回民街作为西安风情的代表之一,是回民街区多条街道的统称,由北广济街、北院门、西羊市、大皮院、化觉巷、洒金桥等数条街道组成,在钟鼓楼后。其深厚的文化底蕴,街道两旁大量的美食店铺,近300种特色风味小吃,让人流连忘返,欲罢不能的魅力所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