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概述民事主体三

民法概述民事主体三

ID:43215462

大小:1.02 MB

页数:77页

时间:2019-10-03

民法概述民事主体三_第1页
民法概述民事主体三_第2页
民法概述民事主体三_第3页
民法概述民事主体三_第4页
民法概述民事主体三_第5页
民法概述民事主体三_第6页
民法概述民事主体三_第7页
民法概述民事主体三_第8页
民法概述民事主体三_第9页
民法概述民事主体三_第10页
资源描述:

《民法概述民事主体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主讲:陈老师学通论第五讲民法Civillawprivatelaw一、民法概述二、民事主体三、民事法律行为和代理四、民事权利五、民事责任六、诉讼时效内容概览一、民法概述(一)民法的概念和调整对象(二)民法的基本原则(一)民法的概念和调整对象调整平等民事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内核理解:平等(含义)民事主体财产关系、人身关系案例:拖布头案朱某在街上卖冰淇淋,发现一根冰淇淋上面粘着一块拖布头,就将这块冰淇淋冻起来,要求生产冰淇淋的食品公司赔偿50万元,否则就曝光。食品公司与朱某和谈没成,即向公安机关举报朱某敲诈勒索。

2、公安机关将朱某抓获,一审法院判决罪名成立,判处有期徒刑三年,缓刑三年,朱某不服上诉。(二)民法的基本原则1、平等原则(1)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一律平等(2)不同的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中具有平等的地位(3)民事主体受法律的平等保护注释返回2、自愿原则:意思自治原则3、公平原则:(1)民事主体的机会均等(2)要兼顾他人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3)民事主体合理地承担民事责任4、诚实信用原则5、公序良俗原则6、禁止权利滥用原则二、民事主体(一)自然人(二)法人(三)其他组织/合伙(一)自然人(公民)1、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含义:法律赋予自然人享有

3、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资格(1)取得:出生(2)消灭:死亡(均以户籍登记为准)2、自然人的民事行为能力:含义:自然人可以独立进行民事活动,以自己的行为行使民事权利履行民事义务,并且对自己的违法行为承担民事责任的能力和资格。(1)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年满18周岁的公民(成年人)16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的公民,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准治产人)(2)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10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3)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不满10周岁的未成年人,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禁

4、治产人)小结:法律上“成年人”的概念依我国法律上的规定,满18周岁为成年人。该种规定将成年人这一概念设定成只包含两个特征:第一,所涉及者必须是生物学上的人;第二,必须满18周岁。因此,一个未满20岁的小天才,纵使其比20岁的人聪明能干,但因他未达到成年的年龄,在法律上还是未成年人;而一只20多岁的猩猩,虽然能骑车、表演、吃饭,比很多满20岁的白痴都聪明,但因它不是人,因此也不能算是成年人。法律上何以如此界定“成年人”?出于特殊目的的考虑:成年的标志可以有两种:生理学上的成年心理学上的成年然而,法律上却没有采用上述两个方面的特征,而

5、以“年龄”作为成年人的特征。3、民事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的联系和区别联系权利能力是行为能力的前提,行为能力是实现权利能力的条件区别(1)性质不同(2)存在的条件不同(3)起始和终止的阶段不同(二)法人1、概念和特征法人是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1)法人是一种社会组织(2)法人具有民事主体资格(3)法人的责任独立于其创立人和成员的责任2、法人的条件(1)依法成立第一、法人的目的和宗旨合法第二、法人必须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成立(2)有必要的财产或经费(3)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4)

6、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3、法人的民事能力(1)法人的民事权利能力:从成立时产生,到法人终止时消灭三点要旨:第一、权利能力开始和终止的时间第二、法人不享有与公民的人身不可分离的权利第三、法人的民事权利能力因法人而有不同(2)法人的民事行为能力:从成立时产生,到终止时消灭三点要旨:第一、法人的民事行为能力和权利能力在存续时间上是一致的第二、法人的民事行为能力和权利能力在范围上一致第三、法人实现民事行为能力的方式不同与公民实现的方式三、民事法律行为和代理(一)民事法律行为1、概念和形式民事主体以设立、变更或终止民事权利义务为目的,以意思表

7、示为要素,依法产生民事法律效力的行为(1)口头形式(2)书面形式:一般书面形式和特殊书面形式(3)视听资料形式(4)推定形式(5)沉默形式:法律规定或当事人约定2、民事法律行为的生效要件(1)行为人具有相应的行为能力(2)意思表示真实(3)不违反法律和社会公共利益(4)符合法定形式3、无效民事法律行为:(1)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的(2)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第三人利益的(3)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的(4)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5)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行性规定的下列免责条款无效①造成对方人身伤害的②因故意

8、或重大过失造成对方财产损失的4、可变更、可撤消的民事法律行为(1)因重大误解而为的民事行为何谓“重大误解”最高人民法院《意见》第71条中规定:“行为人因对行为的性质、对方当事人、标的物的品种、质量、规格和数量等的错误认识,使行为的后果与自己的意思相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