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质量的调研报告

教学质量的调研报告

ID:43274982

大小:31.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9-30

教学质量的调研报告_第1页
教学质量的调研报告_第2页
教学质量的调研报告_第3页
教学质量的调研报告_第4页
资源描述:

《教学质量的调研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分析与设想绥阳县黄杨小学:任世胜黄杨小学是绥阳县北部的一所边远乡镇学校,那里条件艰苦,环境恶劣。黄杨小学建校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了,学校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但在近十年来,由于社会、经济、环境、文化等诸多方面的需要和发展,就小学系统而言,其发展形势已经跟不上时代的步伐。近几年来我校教学质量均居全县倒数,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我们老师们也有着不可抹灭的责任,就其情况引起我校领导及全体教师的思考,我镇处于教育投入与教育发展不均衡、学校环境与社会环境不和谐的两难境地,主要表现在:1、学校的管理机制和体系不能促进教师工作的积极性。2、受整体财力的制

2、约,对教育事业的投入还不够大,教育经费不宽裕,学校高品位的育人环境建设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3、学校多功能育人的配套设施、信息化普及水平标准较低,适应素质教育的整体师资队伍素质有待提高。4、教育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为青少年健康、生动、和谐成长发展的作用还不均衡,还没有完全形成强有力的综合教育体系。5、大量的农民外出务工,导致很多孩子留守在家,或交由年迈的老人看管,或寄托亲友照看,或让其独立生活,使这些未成年人缺乏必要的家庭教育,已成为一个新的社会问题,严重影响了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6、我镇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体育运动场(馆)面积、音乐

3、器材配备、美术器材配备、实验仪器配备没有达到贵州省中小教育技术装备标准,学校均没有标准的图书室、仪器室和电教室。严重缺乏教学所需的设备设施,90%的村校无校门,无围墙,运动场未硬化。根据我校的具体情况,我们做出了大量的工作和努力,如“学困生”课题研究、校际联席教研、校本教研、各种活动与竞赛,使我校教育教学质量得到一定的提升,但离社会的需求和上级的目标还有很大的差距。通过本期个人学习,结合学校实际,认真的思考与总结,我校教育教学质量迟迟不能提升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学校的管理问题和思想观念没能得到解决和更新,使得学校教师工作积极性不高或几乎处于被动状态下工作。

4、致使质量不能提高。通过个人的学习和工作实践,我认为要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就需紧紧4围绕时代特征,学校特色开展教育教学工作,深化改革求真务实,以“科学发展观、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团结奋进,严管理,重科研,扎实推进课程改革,才能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其具体思路如下:一、发挥领导的核心作用人民教育家陶行知说过,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要评论一所学校,首先要评论它的校长。常言道,有什么样的校长就有什么样的学校,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这些都充分说明了校长在学校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的关键性。校长是学校的法人代表,对外代表着学校,对内行使着“至高无上”的行政管理权力,其思

5、想和行动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老师们的工作状态。首先,校长要高度重视学校的质量。因为学校的生命靠质量,学校的形象靠质量,老师们自我价值的实现同样靠质量。质量是学校的标志性工程,学校没有质量就相当于企业没有品牌,是没有市场竞争力的。校长要把抓质量就像企业抓品牌,抓拳头产品那样,不管东西南北风,扭住质量不放松。如果校长不摆正位置,不摆正心态,忽视教育教学这个中心工作,老师们就会丧失目标,失去前进的动力,工作起来就会感到迷茫,学校的工作重心就会偏离正确的轨道。其次,校长要身体力行抓质量。抓质量是实实在在的事情,靠投机取巧不行,靠喝酒吹牛更不行,靠的是脚踏实地,兢兢

6、业业,持之以恒地抓。校长要在学校弘扬正气,抓住质量这个主旋律,营造良好的、积极向上的教育教学环境。校长必须旗帜鲜明地抓质量,抓分数,并要拿出非常的措施,非常的办法,非常的手段,最大限度的调动老师们的工作积极性。要求老师怎么做,自己必先做到,不当“甩手掌柜”,不当“遥控校长”。二、优化教育教学管理,提高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优质的教育是富民强国的动力,是一个民族的希望与目标,而优质的教育源于优越的教育教学管理。在平时的工作中我们容易忽视的一个问题是工作过程管理的“不精细化”。如我们在评价统一岗位或环境中的不同对象时常常以“差不多、几乎一样”等来评价,在体现他们的

7、区别时只以人情或其他来区别,给教师的工作带来了负面的影响。所以在管理中我们必须要以教育教学质量为中心,以人为本,把学校常规工作的管理、教师的管理、学生的管理作为学校管理的重点,根据人的自然和社会属性,建立、制定出科学化、精细化的管理体系。目前,学校管理理念受传统教育思想的约束仍然十分严重,有许多针对学生的评价仅限于考试范围。而事实上,考试评价是教育目标的一种重要的手段,而不是唯一手段,只有充分体现义务教育价值取向的考试与评价,才能对义务教育的质量做出准确的衡量。因此,考试要注重每一个学生是否达到了“质量的最低标准”4,这关系到国家、民族未来的整体素质。因

8、此,必须要改变目前为了追求“质量的最高标准”而组织的选拔性考试和为了简单的功利思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