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医家和医籍

新安医家和医籍

ID:43275443

大小:39.01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9-28

新安医家和医籍_第1页
新安医家和医籍_第2页
新安医家和医籍_第3页
新安医家和医籍_第4页
新安医家和医籍_第5页
资源描述:

《新安医家和医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新安医家和医籍徽州古称“新安”,作为徽州六县的新安医学,以其医家人数之多,著作甚丰而著称于世。       据医学专家初步统计,新安地区从宋至清末出现著名医家有522人,其中有54人任各级医官(包括县、府医学训、正科、医学教授、翰林医官、太医院吏目等),有214人撰写、翻刻425部医著。其中宋代名医13人,撰医籍4部;元代名医18人,撰医籍13部;明代名医190人,撰医籍133部;清代名医301人,撰医籍275部。新安医家在医学理论、临床、药物学著作方面,均有重大贡献,在海内外有深远影响。       新安医家各有

2、所长,医著除综合性的医书外,还有内、外、妇、儿、喉、眼,及针灸、推拿、按摩、运气、养生等分门别类的专著,可谓灿然夺目。       北宋,歙人张扩为蕲水(湖北浠水)庞安时高弟。后又师四川王朴。善脉诊,治病有良效,名扬京、洛间。扩侄孙张杲,宇季明。深得家传,潜心医学50年,博采宋前古籍中有关养生防病、名医医案和名医传记等,于南宋淳熙十六年(1189)撰成《医说610卷行世,人称“医林之诊海”。该书记述了从三皇到唐代名医一百一十多位的临床经验,对诊治疑难险症有极大的参考价值。据传张氏还著有《秘方奥旨》传世。《医说》东传

3、朝鲜,刊于李氏王朝成宗十五年(1488),日本万治三年(1659)亦有刊本。这个时期还有婺源王炎撰《伤寒论》,程约、马苟仲甚工医,且善针法。又程汝清精医,著《医方图》等。休宁吴源精医,歙县名医黄孝通乃妇科专家,有御赐“医博”称世。       元代,新安医学有发展。休宁徐道聪,精儿科,其子杜真精内科,著《杜真方书》传世。歙县鲍同仁,宇国良,官会昌同知,旁通针灸之术,治无不中,著《通玄指要》、《经验针法》行世。洪徽甫传其术。另婺源王国瑞,客于浙地,精通针术,著《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1卷行世。是书专论针灸之法,现属《四

4、库》珍本。       明清时期,随着西方近代科学的崛起,在世界科学中心逐渐从中国移至欧州之际,安徽却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科技发展高潮。就当时安徽的科学在全国影响而言,新安医学最富盛名。其名医辈出,著作宏富,乃医学鼎盛时期。       明代,祁门汪机(1463--1539),字省之,号石山居士。“精通医术,治病多奇中”,“活人数万计”。与吴县张颐、杞县李可大、常熟缪希雍,皆名冠全国。汪氏以《内经》为理论,深研金元四大家,推崇朱丹溪学说。治医取诸家之长,临床不泥成方,强调四诊合参,尤精望诊、切脉。在阐发中医基础理论方面

5、颇多建树,著作有《石山医案》3卷、《医学原理》13卷、《外科理例》7卷、《续类问钞》9卷、《本草会编》20卷、《脉诀刊误》2卷、《痘治理辨》1卷、《针灸问对》3卷、《伤寒选录》8卷、《运气易览》3卷、《医谈》7卷、《内经补注》2卷(未见传本),以及《推求师意》诸书,计13部76卷。有《汪石山医书八种》。       汪氏著作影响较大者首推《石山医案》,是其门人陈桷“取机诸弟子所记机治疗效验”辑成。其中汪机所撰《营卫论》,说明汪氏的严谨治学态度。是书流传海外,现有日本元裕九年(1696)大阪涩川清右卫门刻本。其次是《

6、医学原理》,该书成于《伤寒选录》之后,其中所论六淫、气血为病、体现了汪机的学术主张。再是肿科理例》,其“调补元气,先固根本”尽在实例论理间,《明史》有记载。另有《针灸问对》取《灵枢》、《素问》、《难经》、《甲乙经》及诸针灸书籍著成,颇有研究价值。       歙县吴崛,字山甫,别号鹤皋山人,又号参黄子。明嘉靖、万历间人。幼习儒兼医,科场失利,究心岐黄。曾游访江、浙、湘、鄂、豫、冀等地名医,医术益精。行医安徽、河南,活人甚众。吴氏治医不拘古法,临诊颇多创造。他主张针药并用,著有《医方考》6卷,万历十二年(1584)刊

7、本;《脉语》2卷,《黄帝内经素问吴注》(简称《素问吴注》)24卷,万历二十二年(1594)刊奉;以及《药纂》、《针方六集》等。其中《医方考》选用历代常用方剂700余首,在方剂学中是深受欢迎的版本。其《素问吴注》则为国内《素问》主要注本之一。至今仍为中医学院的参考教材。《医方考》东传朝鲜,李氏王朝宣宗六十年(1586)刊行,日本现存元和五年(1619)梅寿据金陵周弘刻本重刊刻。及有庆安四年秋田屋平左卫门刻本。《素问吴注》,有日本元禄六年(1693),有书林吉村左卫门重刻玉树堂本。歙县方有执(1523--15947),

8、字中行。深研医学,尤于张仲景《伤寒论》用力更深。方氏竭二十余年心力,撰成《伤寒论条辨》8卷,后附《本草钞》、《或问》、《痉书》各1卷,分类明确,重点突出,倡《伤寒论》“错简”之说,确为创举,对后世医家影响很大。歙县江瑾1503--1565),宇明莹。毕生搜集历代名医临床验案,旁征经、史、子、集诸部,汇以家藏秘方和个人医案,其子应宿又为之增补,辑成《名医类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