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对作物的作用及高氯肥的危害

氯对作物的作用及高氯肥的危害

ID:43277268

大小:29.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9-28

氯对作物的作用及高氯肥的危害_第1页
氯对作物的作用及高氯肥的危害_第2页
氯对作物的作用及高氯肥的危害_第3页
氯对作物的作用及高氯肥的危害_第4页
资源描述:

《氯对作物的作用及高氯肥的危害》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氯对作物的作用及高氯肥的危害(一)一、氯对作物的营养作用氯是植物必须的七种微量元素之一,是植物体中含量最高的微量元素。氯对许多植物具有良好的生长效应,主要表现在:1、参与光合作用。介入光合系统II的光解水放氧反应,在叶绿体中优先堆集,对叶绿素的不变起掩护效用。2、调节气孔运动。调节植物细胞的渗透压和气孔的启闭,有利于养分的吸收,影响水分蒸腾,提高抗旱能力。3、影响作物对养分的吸收。有利于植物对镁、硫、锰、铜、铁、钙等营养元素的吸收。4、左右酶的活性及激素的含量。氯是许多激化酶的活化剂,激活一些生

2、物酶和内源激素的活性;参与内源激素的组成。5、增强作物对某些病害的抗性。氯作为植物细胞内的稳定离子,可增强植物对病害的抵抗能力,抑制病害的发生。6、促进土壤氮素矿化和抑制硝化作用。氯离子对土壤中的硝化细菌有抑制作用,能延缓铵态氮向硝态氮的转化,有效地减少硝态氮流失,肥效长。7、提高豆科作物根结瘤固氮。8、有利于纤维生长。棉花、大麻等纤维类作物对氯离子反应良好,有利于增加其纤维长度和韧度。缺氯的典型症状是叶缘萎蔫,幼叶失绿,根伸长强烈受阻,根细而短,侧根少。由于氯的来源(泥土、雨水、肥料、空气污染

3、等)很多,大田生产前提下植物很少出现缺氯症。氯对作物的作用及高氯肥的危害(二)二、高氯对忌氯作物的毒害作用在一定范围内,氯能促进作物的生长发育;但当浓度过高时,它又抑制作物的正常生长,产生氯毒,致使作物减产甚至绝产。1、土壤酸化、板结。长期单独施用氯化铵、氯化钾、含氯复合肥等生理酸性肥料,一方面会引起土壤变酸,使土壤有益微生物活动受影响;另一方面,肥料中副成分能与土壤钙结合,生成氯化钙。氯化钙溶解度大,能随水流失。钙是形成土壤结构不可缺少的元素,钙盐流失过多,会破坏土壤结构,造成板结。2、产生盐

4、害。氯离子会随土壤水上升到地表,水份蒸发,盐分则留在地表,加重土壤的盐害。高氯造成土壤中的盐分含量过高,影响根系正常的吸收水分、养分,尤其是旱地士壤,从而导致烧根、烧苗。3、激活有毒离子。氯离子与其它阳离子结合,形成有害的氯化物,如在石灰性土壤中形成氯化钙,对作物生长发育不利。易激活土壤中的铝、锰等金属元素,对农作物造成毒害。4、诱导养分缺乏。土壤中氯离子水平过高时就会使土壤渗透势增高,限制其它养分如NO3-、SO42-的吸收,从而导致作物养分缺乏。5、影响作物生长发育。发芽率降低、生长受抑制、

5、叶绿素含量降低、叶色灰白、生长点坏死、落叶、落果等。6、降低作物品质。氯离子较多时,不利于糖转化为淀粉,块根和块茎作物的淀粉含量会降低,品质差;氯离子能促进碳水化合物的水解,西瓜、甜菜、葡萄会降低含糖量,而酸度较高,使果品风韵欠佳;氯离子多,会影响烟草的燃烧性,卷烟易熄火;氯离子多时,常对敏感作物的幼苗造成危害。姜田里用含氯肥料,秋收时姜母上有一层铁锈色红斑,严重影响姜母的价格。氯对作物的作用及高氯肥的危害(三)三、氯害防治及防范忌氯作物吸取过量氯素对作物产生毒害,主要表现是生长迟缓,植株矮小,

6、叶片发黄,严重时叶尖呈烧灼状,叶缘焦枯并向上卷曲,老叶死亡,根尖死亡。种子吸水困难,发芽率降低。典型症症为叶缘似烧伤,早熟性发黄及叶片脱落,会严重影响作物产量与品质。大多数果树及浆果类、蔓生植物和观赏植物对氯特别敏感。作物产生氯毒害后,一般较难更治,只能多浇水,降低和稀释氯离子浓度,减轻毒害。同时叶片喷施葡萄糖溶液以增加作物的抗逆性。不宜在忌氯作物和含氯高的盐碱地,渗水不好的粘土地、涝洼地、托水性强的石灰性土壤施用含氯的肥料。大棚菜地封闭管理,含盐量高,也不宜施用氯化钾。不宜连续多年施用含氯化肥

7、。最好是含氯化肥和不含氯化肥交替使用或隔年使用。多雨或有灌水条件地区,土壤渗透性强,可以在基肥中适量施用氯化钾,因为土壤中的氯容易随水淋失到土壤下层或随水流到耕地之外,不产生任何危害。四、含氯肥施用注意事项1、优先施用于水田。2、施用量要准确,不要超常量施用。3、深施覆土。4、肥与种子和根系之间不要直接接触。间隔8-10厘米。5、肥水结合。6、含氯化肥可做基肥和追肥,不宜做种肥,因过量氯离子对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有抑制作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