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墨印后引发故障问题集锦

油墨印后引发故障问题集锦

ID:43277644

大小:17.96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09-29

油墨印后引发故障问题集锦_第1页
油墨印后引发故障问题集锦_第2页
油墨印后引发故障问题集锦_第3页
油墨印后引发故障问题集锦_第4页
油墨印后引发故障问题集锦_第5页
资源描述:

《油墨印后引发故障问题集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油墨印后引发故障问题集锦印刷品上留有的印迹是由油墨形成,油墨是印刷用的着色剂,是印刷的主要原料,油墨对印刷质量的优劣至关重要,当油墨性能不适合印刷时,会引起工艺上一系列故障,严重影响生产的进行和产品的质量。印刷操作者必须改变油墨的某些性能,以适应印刷的需要,但有些故障不单是由油墨造成的,还与其他因素相关,所以印刷操作者必须认真分析正确的处理。本文就油墨印后过程引发的故障及处理方法进行论述,希望能有所帮助。一、印迹干燥慢现象及原因:印迹从印版经过橡皮布转移到纸张上以后,一般要求在10小时左右的时间内干燥,以利于后色印刷或者成品检验出厂,一旦发生印迹慢干,这不仅使下一色

2、无法套印,而且又极易使印刷品背面粘脏。印迹的干燥有氧化结膜、纸张吸收、水份蒸发三个方面的因素,我们必须正确掌握操作,事先预防。常见印迹慢干的原因有如下方面:(1)纸张PH值在6以下。(2)水斗PH值在3以下。(3)版面水大,墨大造成油墨乳化严重。(4)车间温度低.相对湿度高于75%以上。(5)纸张的吸收性差。(6)油墨内掺入调墨油、撤粘剂等辅助料太多。(7)燥油用量太少。处理方法:(1)为防止印刷品出现慢干现象,应减低堆放印品高度,抖松纸堆,半成品透风可使空气渗入堆放的纸中,缩短其氧化结膜的时间。(2)如印件急需,用原图文印版进行燥油套印,配方为维力油70%,燥油3

3、0%。(3)为防止不利干燥的因素,加放适量燥油,燥油的用量为:冬天比夏天多放,后一色比前一色多放,冲淡墨比未冲淡墨多加放。二、套色印不上现象及原因:油墨内加入了过量的燥油或是半成品堆放时间过长,造成过快干燥使印迹表面产生玻璃化现象,印迹表面过分光滑,失去吸附能力,后一色印不上去。这种故障常见于满版实地,特别是黄版(墨)或线条花纹印品。处理方法:(1)预防为主,对容易产生玻璃化的黄墨预先加入适量的维利油,康邦,碳酸镁粉等辅助料,使其表面结膜粗糙或延长干燥时间。(2)若玻璃化现象已经产生,后一色印不上时,如果产品数量少,可用软布蘸碳酸镁粉在每一张的表面墨膜上轻轻揩擦,然

4、后再套下一色,如果数量较大,可边套烧碱水边套色进行印刷。三、背面粘脏现象及原因:背面粘脏指半成品或成品进入收纸堆后,背面被下一张印张上的油墨粘脏。造成背面粘赃的原因是。(1)纸张表面过于光滑。(2)油墨太稀薄。(3)版面水大墨大。(4)油墨色质太淡。(5)印刷压力太轻。处理方法:(1)在印刷过程中不可有水大墨大现象的发生,控制好版面水份,墨色变深,减少墨斗输墨量。若减小水份后产生油腻或糊版,应清洁水辊或更换新水辊,或者适当加强水斗药水的酸度和放些阿拉伯树胶液。(2)油墨调得太稀薄易粘脏印品背面,应调换新墨或调入部分新墨,以增加油墨粘度。(3)淡复色墨的使用,常见于淡

5、红,淡兰,淡茶,淡灰墨的调配,宜深调些,提高其色质,避免印刷者因觉得墨色太淡,为达到样品色相要求而人为加大输墨量,导致墨层印得太厚产生印品背面粘脏。(4)印刷过程中,橡皮滚筒向纸张进行图文转印时要保证足够的印刷压力,使油墨在橡皮布表面彻底转印,避免印刷品背面粘脏。四、粉化现象及原因:油墨粉化是指半成品或成品干燥后,墨层不能和纸面很好的结合,轻微磨擦,其表面的颜料颗粒就象粉样脱落。这种粉化现象除了水斗药水酸性太高及含表面活性物质太多外,纸张和油墨的性质有很大关系。常见油墨粉化有如下原因:(1)油墨的粘着力太小加上纸张表面比较光滑,使墨层和纸张面不能很好的结合,导致墨层

6、从纸面上擦落。(2)油墨太稀薄,其连结料很容易被纸张吸收,大量的连结料渗透到纸内,促使油墨中连结料与颜料成分离状态,造成颜料颗粒浮于纸面上,颜料失去连结料的粘附,其连结程度降低,从而不能良好地附着在纸面,引起脱落。(3)使用的油墨乳化严重,不但降低粘度,干燥速度,增大渗透量,更重要的是乳化了的油墨结膜后不能与纸面很好的结合,附着力较差,而且膜层坚固程度极差,轻微的擦动就会使膜层破裂而脱落。(4)铜版纸是在原纸上涂布涂料而成,涂料和原纸都有较强的吸收性,而且纸质较厚,能吸收大量的连结料,加之涂层表面光滑,孔隙极细,不可能将颜料一起吸入,起到了过滤层的作用,导致颜料颗粒

7、浮于纸面,因缺少连结料的包裹而脱落。处理方法:(1)不用吸收性较强的铜版纸(吸收性在30秒以下)印刷产品,否则必须用附着力强的树脂油墨来印刷。(2)适量加入0号调墨油或附着剂,以增强油墨对纸面的附着力。(3)控制油墨的乳化,版面用水量要小。经常测定水斗溶液PH值,并调整到需要值,燥油要随用随加,减少油墨乳化以便于掌握干燥时间。(4)已经产生粉化的精细产品,可采用上光或贴膜办法来解决。五、油墨泛色现象及原因:油墨泛色即油墨色相改变,色泽发生变化,使印刷品失去应有的艺术价值,常见的有金红泛黑、天兰泛兰、孔雀兰和淡兰泛黄。黄墨和透明黄色泽消失,以及半成品或成品堆放发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