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群与群落的练习题

种群与群落的练习题

ID:43353133

大小:109.9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9-30

种群与群落的练习题_第1页
种群与群落的练习题_第2页
种群与群落的练习题_第3页
种群与群落的练习题_第4页
种群与群落的练习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种群与群落的练习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种群与群落的练习题1.决定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多选)() A.性别比例B.年龄组成 C.出生率和死亡率D.迁入率和迁出率2、预测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数量未来动态的信息主要来自于()A.现有人口数量和密度B.目前的年龄组成C.男女之间的性别比例D.出生率、死亡率和迁移率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对种群数量特征描述的是()A.我国的人口将逐渐步人老龄化阶段B.2003年,广东省人口的出生率为1.329%C.橡树种子散布能力差,常在母株附近形成集群D.由于微甘菊人侵,松树种群死亡率较高4.海洋渔业生产中,合理使用网眼尺寸较大的网

2、具进行捕捞,有利于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下列不正确的解释是()A.更多幼小的个体逃脱,得到生长和繁殖的机会B.减少捕捞强度,保持足够的种群基数C.维持良好的年龄结构,有利于种群数量的恢复D.改变性别比例,提高种群出生率5.在田野的不同地点施放性引诱剂,最直接的效应是()A、害虫死亡率增高B、害虫种群密度下降C、害虫出生率下降D、害虫种群性别比例失调6.在一个相对封闭的小型牧场内,迁入一小群绵羊,8年后发展到500只左右,这个羊群数量会()A、维持在一个水平上B、不断下降C、缓慢上升D、迅速上升7.下例说法正确的是( ) A

3、.生长一致的稻田不存在垂直结构 B.高山长草,低处长大树的现象是垂直结构 C.只要有生物群落就有一定程度的垂直结构 D.沙漠上只有极少的生物,不构成生物群落8.人类在北半球生产和使用农药DDT,却在南极的磷虾体内发现了DDT。该现象可解释为(  ) A.全球的生物可看作一个大生物群落 B.全球的生物可看作一个大种群 C.人类对南极的资源进行了过度开发 D.磷虾特别容易吸收农药DDT9.在森林群落中,乔木、灌木、草本植物三类绿色植物在空间位置配备上形成了有序的组合,从而使它们能()  A.有效避免竞争    B.合理利用

4、环境资源  C.提高群落的光合产量  D.以上都正确10.关于生物群落的结构,以下不正确的是( )  A.在垂直方向,群落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  B.动物在群落中的垂直分布依赖于植物  C.动物群落中没有水平结构  D.在水平方向上,不同地段的生物种类分布有差异11.生活在一个生物群落中的两个种群(a、b)的数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   )  A.a种群与b种群为捕食关系,a种群依赖于b种  B.a种群与b种群为竞争关系,竞争程度由强到弱  C.a为S型增长,其增长受本身密度制约  D.b为J型增长,始终受到a种

5、群的制约12.下列有关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沙丘、火山岩上进行的演替是初生演替,冰川泥、弃耕的农田上进行的演替是次生演替B.初生演替形成的群落内无竞争现象,次生演替形成的群落内竞争明显C.初生演替所需时间较长,次生演替所需时间较短D.初生演替能形成森林,次生演替很难形成森林13.某水池有浮游动物和藻类两个种群,其种群密度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如图。若向水池中投放大量专食浮游动物的某种鱼(丙),一段时间后,该水池甲、乙、丙三个种群中仅剩一个种群。下列关于该水池中上述三个种群关系及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6、  )A.甲和丙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最终仅剩下甲种群B.甲和乙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最终仅剩下丙种群C.丙和乙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最终仅剩下甲种群D.丙和乙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最终仅剩下丙种群14.下表是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调查土壤中螨类孳生与某化工厂重金属铬污染的相关性结果。根据表中信息,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采样位点距化工厂的距离(km)0.0111030(远郊农田)铬浓度(mg/kg)0.250.210.120.08螨类密度(个/m2)16480226510471069①染污区内螨类密度显

7、著提高 ②实验采用取样器采集土样计算螨类数量 ③螨类可作为土壤铬污染的指示生物 ④螨类物种丰富度与铬污染相关                  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15.下列属于种间竞争实例的是(  )A.蚂蚁取食蚜虫分泌的蜜露B.以叶为食的菜粉蝶幼虫与蜜蜂在同一株油菜上采食C.细菌与其体内的噬菌体均利用培养基中的氨基酸D.某培养瓶中生活的两种绿藻,一种数量增加,另一种数量减少16.在自然状态下,某一桦树林中出现了云杉树苗,云杉长大后,高度超过桦树林。桦树不如云杉耐阴,而逐渐减少,最终形成以云杉为主

8、的树林,这种现象是(  )                  A.初生演替B.生物入侵C.生物进化D.种间竞争17.如图为某一个足够大的山体,从山麓到山顶的生物群落的结构和该山体基带所在的地带到极地的生物群落的结构比较示意图,下列对图的分析中,错误的是(  )A.图中X表示群落的垂直结构,图中Y表示群落的水平结构B.该山体的垂直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