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与生活(社会)教学

品德与生活(社会)教学

ID:43373142

大小:227.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9-30

品德与生活(社会)教学_第1页
品德与生活(社会)教学_第2页
品德与生活(社会)教学_第3页
品德与生活(社会)教学_第4页
品德与生活(社会)教学_第5页
资源描述:

《品德与生活(社会)教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2008年市级送教活动专题讲座《品德与生活(社会)》教学与学校德育的无缝对接泸县梁才学校吴卫东《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是学校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我们有些学校往往把《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作为单独的课,rti任课教师在课堂上教学生学课本,理解教科书,记诵教科书,最后应付考试,取得高分。长期这样,则会导致我们学生的道德视野越來越狭隘,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关注社会、热心公益,在社会生活天地中丰富自己的感受,积淀人生的经验,就无从谈起,道徳教育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倡导向生活世界的回归。因此,学校德育

2、工作必须抓住这一契机,建立《晶德与生活(社会)》课程与学校德育的联系,将《品德与生活(社会)》教学与学校德育工作形成一个整体。一、尊重新课程,树立德育新理念。1、充分尊重新课程理念,变“说教”徳育为“生活”徳育,变“应试”徳育为“生命”德育;2、从《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的内容屮获取和提炼鲜活的德育主题,丰富德育内容,同时又为学生提供实践《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的活动空间,两者紧密结合,相得益彰。二、实施新课程,构建德育新模式。1、《品德与生活(社会)》教学与校内活动的对接⑴把《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的教育内容融入晨会和班队会之

3、中,使其成为《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教育的延续,成为指导学生回归生活实践的驿站,成为学生交流生活感受的乐园,成为检验学生回归生活质量的场所。⑵把《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的教育要求融入班级常规要求之中。班级常规是根据不同年级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认知规律制定的,而各年级《品徳与生活(社会)》课程正是遵循了这一特点和认知规律编排的,两者完美的结合,有利于更好的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良好的班风和学风。如教师在上完《我的责任》一课后,让学生在课内知道“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会做的事情学着做,集体的事情大家做。”的基础上,给学生发下一张“

4、责任卡”,让学生把自己每天承担的任务和完成的情况记录下來,每周检查评比一次,看谁能认真负责,持之以恒。⑶把《品徳与生活(社会)》课程的认知目标融入学校徳育活动之中。有计划、有目的的开展德育活动,让学生在活动川感知、感悟课堂中接受的教育。如:六年级的学生开展的“我们与周围的生活环境”,五年级开展的“寻找我们身边的错别字”,四年级开展的“我当了一次小报童”,三年级同学举行的“今天我当家”,低年级开展的“安全上学回家,我能行”等系列活动2、《品德与生活(社会)》教学与家庭教育的对接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家庭教育息息相关,家校结合形成良好

5、的教育氛I韦I,是儿童健康成长的必要条件。⑴把《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内容融入家长学校教学内容之中。⑵把《品徳与生活(社会)》课程内容融入家庭教育中去。如:二年级上册《尊老敬老过重阳》一课,提出了这样的问题:“重阳节,我们能为老人做什么?”“平时我们要怎样尊敬老人?”教学时,如果我们只在课堂上进行说教,活动就只能停留在口头上,不能真正落实到行动上,体会也不是那样深刻。若要学生真正参与到家庭和社区的尊老敬老活动中,教师又不可能去一一落实和指导。为此,教学时我们可以充分发挥家长的作用,让家长成为我们的合作者,参与到课堂教学的延伸活动中。

6、把这一课的教学安排在重阳节前一周上,并制作家校“联系卡”(见下表),邀请家长和学生一起活动,从自己的实际出发,为家庭、社区屮的老人做好事,做力所能及的事,关心、理解、帮助老人。附表如下:尊敬的家长:尊若敬若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美德,在“九九重阳节”到来之际,让孩子为家庭、社区中的老人们做一件(或几件)力所能及的事,请■家长给以支持,谢谢!祝愿若人青春永在,健廉长寿!(此表由孩子和家长共同炯写)1,在“重阳节力我为做了1,平时我为若人做3.家长的话:二年级()班学生家长通过这样的活动,使学生将“尊老敬老”真正落实到行动上,不但解决了以前

7、教学“只说不做”的问题,还解决了家庭教育、学校教育脱节的问题,使课堂教学、家庭教育和学生养成教育浑然一体,使得教学目标得到了真正的落实,圆满地完成教学任务。3、《品德与生活(社会)》教学与社会实践的对接⑴学校与社会建立广泛的联系,为《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的社会实践延伸创造条件。如建立有效的德育基地和实践基地,(敬老院、街道社区),聘请思想素质高,知识面广、热心教育事业的人员组成校外辅导员队伍等(消防队、武警部队、派出所)。女口:一年一度的清明节扫墓、每年三月到福利院慰问演出,到车站、街头、广场等公共场所做好人好事、每年的暑期开展军

8、事环保夏令营,与手拉手兄弟学校联谊、结对子等活动⑵把《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内容融入社会实践Z屮,让学生在社会实践屮了解社会、认识社会,适应社会,服务社会,使学生学会过一种有道德的社会生活,真正走上回归生活之路。在六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