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规划疫苗免疫程序的实施

免疫规划疫苗免疫程序的实施

ID:43436268

大小:598.00 KB

页数:35页

时间:2019-10-08

免疫规划疫苗免疫程序的实施_第1页
免疫规划疫苗免疫程序的实施_第2页
免疫规划疫苗免疫程序的实施_第3页
免疫规划疫苗免疫程序的实施_第4页
免疫规划疫苗免疫程序的实施_第5页
资源描述:

《免疫规划疫苗免疫程序的实施》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疫苗的免疫程序主要内容免疫程序的定义制定免疫程序意义制定免疫程序依据免疫程序的内容我国常规接种程序有关程序的说明各种疫苗的说明疫苗补种原则一、免疫程序的定义免疫程序指对某一特定人群(如儿童)预防相应传染病需要接种疫苗的种类、时间、剂次、次序、剂量、部位及有关要求所作的具体规定。二、免疫程序的实施意义按照免疫程序进行接种:产生最佳效果保护性持久性安全性减少资源浪费人力物力财力三、制定免疫程序的依据传染病的负担情况传染病的流行特征疫苗的生物学特性儿童的免疫学状况预防接种实施条件制定免疫程序的依据1--传染病负担情况在制定免疫程序时,首先必须考虑的疾病负担。疾病负

2、担发病负担(腮腺炎、甲肝、风疹)病死负担(乙脑、流脑)突发事件(腮腺炎、乙脑、流脑、甲肝)残疾负担(乙脑、流脑、风疹、腮腺炎)经济负担(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社会负担(治疗、康复、就业等)制定免疫程序的依据2--传染病流行特征传染病的流行特征地区分布时间分布人群分布制定免疫程序的依据3--疫苗的生物学特性减毒活疫苗接种类似于1次轻度的人工自然感染。疫苗病毒可以在受种者体内复制(生长繁殖)。具有接种剂量小、针次少、效果好的优点。灭活疫苗常需多次接种,接种第2或第3剂才能产生保护性免疫。免疫反应通常是体液免疫,很少甚至不引起细胞免疫。产生抗体滴度随着时间下降,因此

3、,需定期加强接种。通常不受循环抗体影响,即使血液中有抗体存在也可以接种(如在婴儿期或使用含有抗体的血液制品后);它在体内不能复制,可以用于免疫缺陷者。多糖疫苗无加强反应抗体具有很少功能性活性被结合后疫苗的免疫原性得以改善制定免疫程序的依据4--儿童的免疫学状况母传抗体的干扰麻疹疫苗8月龄甲肝疫苗18月龄儿童免疫系统发育状况月龄过小,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免疫不成功;月龄过大,则会增加暴露传染病的机会。不同疫苗产生免疫效果的较佳起始时间不同。制定免疫程序的依据5--预防接种实施条件接种疫苗必须有一定的行政手段和技术措施才能实施。在制定免疫程序时,应考虑群众的可接

4、受性和可及性、实施的可能性,包括疫苗生产供应能力,实施地区的交通状况、后勤保障、组织机构和工作人员现状,以及接种后的成本—效益等因素。四、免疫程序的内容起始月龄接种剂量接种次数接种间隔接种途径加强免疫联合免疫考虑两个因素:产生理想免疫应答的最小月龄;受疾病侵袭的最小月龄,理想的起始月龄应当在受疾病威胁的初始月龄之前。免疫系统发育状况较好,产生良好免疫效果;母传抗体等因素的影响最低;有发病危险性而对疫苗能产生充分免疫应答能力的最低月(年)龄时。一般来说,应对有发病危险性而对疫苗能产生充分免疫应答能力的最低月龄接种疫苗为宜,因此要严格按照免疫程序进行预防接种,否

5、则不能产生良好的免疫应答。。免疫程序的内容1--免疫起始月龄免疫程序的内容2--适宜的剂量剂量过大,超过机体免疫反应承受能力,免疫麻痹或抑制,加重反应。过低,抗原量不足以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产生良好的免疫应答,有保护水平的特异性抗体,造成免疫失败。仅IgM,不产生IgG。免疫程序的内容3--接种次数实验和现场观察证明:活疫苗:一次接种即能产生充分免疫力。产生比较理想的免疫效果灭活疫苗:需注射3针。第1针只是初次反应,只产生IgM抗体和极低的IgG抗体。第2次注射能产生较第1次高10-50倍的抗体水平,只有完成全程注射才能产生充分的免疫力。如乙型肝炎疫苗、百白破混

6、合制剂等免疫程序的内容4--接种间隔针次间隔抗原刺激后,在血清中测到抗体前有个潜伏期,由抗原性质、接种途径、佐剂等决定。最短可以是3小时。灭活疫苗:第1针注射后7-10天开始产生免疫力,2-3周后逐渐下降,故一般间隔可为2周,如乙脑灭活苗。含佐剂疫苗:吸收较慢,至少应间隔4-6周为宜。使用说明书中规定的针次间隔为最短时间,一般可以适当延长,不宜缩短接种间隔时间,以免影响免疫的效果。两种减毒活疫苗如未同时接种,应间隔≥28天。免疫程序的内容5--接种途径接种途径与免疫效果有密切的关系。一般认为采取与自然感染相同的途径是最佳的接种途径。皮上划痕:含菌浓度比注射用

7、疫苗要大几十甚至上百倍,误用注射会引起严重不良反应。皮内注射:卡介苗若误注皮下或肌内会引起寒性脓疡,若破溃则难以愈合。肌内注射:含氢氧化铝佐剂疫苗,百白破混合制剂注射臀部肌内;乙型肝炎疫苗注射臀部肌内则不如注射上臂三角肌内的免疫效果好。皮下注射:活疫苗。。接种疫苗后能引起较强的体液免疫。口服减毒活疫苗通过肠道感染,产生IgG同时,也产生肠道分泌型抗体sIgA,sIgA不但限制病毒的初始感染,也参与清除绝大多数病毒免疫程序的内容6--加强免疫疫苗产生的免疫力很少能维持终生。疫苗在完成基础免疫后,进行1次适当的加强,可刺激免疫应答并维持较高的抗体水平随时间推移抗

8、体逐渐衰退,少数人可能转阴。适当时间再接种一次,可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