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猪产业绿色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的经典

生猪产业绿色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的经典

ID:43477112

大小:33.24 KB

页数:20页

时间:2019-10-06

生猪产业绿色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的经典_第1页
生猪产业绿色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的经典_第2页
生猪产业绿色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的经典_第3页
生猪产业绿色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的经典_第4页
生猪产业绿色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的经典_第5页
资源描述:

《生猪产业绿色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的经典》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生猪产业绿色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生猪产业绿色可持续发展,对助推脱贫攻坚、发展农村经济、壮大县域经济具有重要作用。根据县政协2018年协商调研监督计划安排,我委于10—11月会同县农林局等组成调研组,在周宗荣副主席的带领下,深入有关乡镇和部门进行专题调研,并赴外地进行考察学习。现将相关情况报告如下。一、产业现状及成效近年来,我县始终坚持“以环境安全为底线,以绿色发展为目标,产业发展与环境保护并重”的生猪产业发展思路,遵循“宜禁必禁、宜养则养”原则,依法关闭拆除禁养区生猪规模养殖场、养猪专业户,加快适养

2、区生猪规模养殖场、养猪专业户标准化建设及养殖污染整治,积极推行“种养循环经济园区建设和异位发酵床模式”,助推全县生猪产业绿色发展取得明显成效。(一)生猪产业大县地位持续巩固。紧扣“生产发展保供给、提质扩面保增收、科学防控保安全、循环利用保生态”主题,坚持“绿色、安全、高产、优质、高效”发展理念,全力推进生猪产业发展取得明显成效。据统计,截止2017年底,全县生猪存栏78.27万头,生猪出栏127.28万头,猪肉产量9.04万吨,占肉类总产量的78.1%,生猪产业在全省、全国的地位更加巩固,是全国有

3、名的商品瘦肉型猪生产基地县、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县、国家无规定动物疫病区示范区、全省现代畜牧业重点县。(二)生猪产业绿色发展成效明显。猪—沼—果(菜)种养循环基地(园区)建设效果明显。充分利用柠檬、通贤柚、蔬菜等种植业优势,将80%的规模养殖场、专业户规划布局在柠檬、通贤柚等种植基地(园区),实现“种养结合、循环利用、零污染、零排放”治污目标。全县适养区83户生猪规模养殖场、422户养猪专业户,种养循环基地(园区)面积达15万亩。大型种猪场生态循环治污模式进展顺利。温氏经过多年探索,采用“固液分离+厌

4、氧发酵+两级AO”治污工艺,污水经净化后,COD、氨氮、总磷、透明度等指标达到排放标准,灌溉柠檬园、农田、林地等,有效解决了大型种猪场治污难题。“室外生物发酵降解床”模式快速发展。该模式采用“碗式饮水、雨污分离、集中蓄污”前端工艺,将粪尿集中收集,运用“室外生物发酵降解床”,对粪尿进行降解处理,最终形成有机肥还土利用,有效解决了土地消纳面积不足制约养殖规模难题。(三)生猪标准规模养殖快速发展。传统散养快速退出市场,养殖比重从80年代的90%以上下滑到目前的55.5%,标准化规模养殖发展迅猛。全县已

5、建成生猪规模养殖场83户,养猪专业户422户,生猪规模化养殖比重达到44.5%。特别是今年以来,我县全力推进60万头生猪产业一体化项目,采取“公司+基地+农户”发展模式,运用自动供料、自动供水、自动环控等养殖技术,采取“五统一保”(统一供种、统一供料、统一供药品疫苗、统一技术指导、统一回收肉猪、保证出栏猪头平毛利170元以上)模式,带动生猪产业标准化规模养殖,促进农户增收致富成效明显。截止目前,全县已建设温氏合作家庭农场33户,14户已竣工投产。(四)生猪产业结构更趋合理优化。按照“宜禁必禁、宜养

6、则养”原则,全县初步建成了以国道319线、247线、内遂、成安渝沿线40余个乡镇为重点的标准化生猪养殖基地;全面推广DLY、PIC等优良生猪品种,依托xx温氏建立生猪育种繁育体系,高起点、高标准建设种猪繁育场,采取“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发展温氏合作家庭农场,带动农户发展优质商品猪,形成了以种猪繁育场为支撑,商品育肥场、养殖小区全面发展新格局。(五)养殖面源污染得到有效治理。xx年以来,按照全面摸底、重点治理、疏堵并举、分步实施要求,分年度逐场建立问题清单、任务清单、责任清单,实行台账管理和分类

7、整治,养殖污染得到有效遏制,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率不断提高。目前全县生猪规模养殖场中,禁养区16户已全部关闭,适养区83户生猪规模养殖场整改合格;养猪专业户中禁养区66户全部关闭,适养区422户养猪专业户整改合格420户,2户在年底前整改合格;全县生猪规模养殖场、养猪专业户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率分别达到90%、75%。(六)定点屠宰换档升级基本完成。优化屠宰场(点)规划布局,全面推进生猪定点屠宰,推广“集中屠宰、分销配送”品牌化运营模式,严格屠宰准入,全县定点屠宰场(点)由78个缩减到40个,按照

8、环保“三同时”要求,推进屠宰场(点)标准化升级改造,规范生猪屠宰市场秩序,加强屠宰执法能力建设,严厉打击非法屠宰行为,形成了布局合理、方便群众、质量安全的生猪屠宰产业体系。(七)疫病防控和产品质量保障有力。生猪疫病防控工作扎实有效。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和高致病性禽流感、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应免密度达到100%;O型、亚洲Ⅰ型、A型口蹄疫免疫抗体合格率分别为92.7%、100%、97.37%;猪蓝耳、猪瘟免疫抗体合格率分别为100%、98.61%,无区域性重大生猪疫情发生。生猪产品质量安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