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2-停车政策国际经验及对我国大城市的启示

312-停车政策国际经验及对我国大城市的启示

ID:43483949

大小:284.72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10-07

312-停车政策国际经验及对我国大城市的启示_第1页
312-停车政策国际经验及对我国大城市的启示_第2页
312-停车政策国际经验及对我国大城市的启示_第3页
312-停车政策国际经验及对我国大城市的启示_第4页
312-停车政策国际经验及对我国大城市的启示_第5页
资源描述:

《312-停车政策国际经验及对我国大城市的启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停车政策国际经验及对我国大城市的启示林佳妮张戎王婷【摘要】阐述了传统的停车政策、基于停车管理的停车政策、市场化的停车政策等三类停车政策的内涵及其对停车供需的调节方式。总结了不同国家或城市停车政策的特点,分析了停车政策的发展趋势。从树立差别化的停车政策理念、优化停车政策调控分区、缓解居住区停车矛盾、适度控制中心城停车泊位数量、充分利用停车设施、逐步推进市场化的停车收费政策等方面提出了对我国大城市停车政策的建议。【关键词】交通需求管理;停车政策;差别化;停车供给;停车需求1引言“停车”包含两个含义:一是提

2、供车辆路内或路外停放的“设施”;二是停车“活动”构成了小汽车整体出行的一部分[1]。“停车”设施或该项活动存在或发生于机动车出行的起点和终点,占据一辆机动车寿命周期的大部分时间,与交通出行方式的选择关联密切,因此对停车设施应如同道路设施一样加以重视,并应该将停车政策作为区域空间规划和交通规划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使之在土地利用与交通政策实施之间起到连接作用[2]。长期以来,我国一些大城市的停车政策主要侧重强调增加停车设施供给,而停车管理则较为落后,如停车场(库)定价形式滞后,停车收费体系缺乏统筹协调,

3、价格机制作用的发挥有限,导致区域性停车供需矛盾仍然突出,其他停车问题也日益突显。现阶段一些大城市一方面加强泊位建设增加供给,另一方面又强调停车需求管理,停车政策目标不清晰、措施缺乏系统性。因此借鉴国外城市停车政策发展经验,对完善我国大城市停车政策、缓解城市停车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2停车政策分类不同城市在机动化发展的不同阶段,存在不同停车问题,采取的停车政策具有不同思路。停车政策有两个基本作用:一是实现停车系统目标,例如调节停车供需,使停车收支平衡等;二是实现更高层次更大范围的政策目标,例如交

4、通管理目标,经济发展目标等[3]。因此,停车政策不是孤立的,它与小汽车、公共交通发展、土地利用协调密不可分,新加坡国立大学1教授PaulA.Barter提出的三种类型停车政策见表1[4],三种类型停车政策对停车设施的定位不同,调节停车供需的方式不同,因而政策发挥的作用效果不同。表1停车政策框架停车设停车政策类型核心目标调节供给和需求的方式施定位以机动车为供给要满足需求(基于以机避免停车设施不导向的停车动车为导向的假设,包括零足传统的停政策基础设收费)车政策基于现实需施避免不足和过量供给要满足需求(基于

5、实际求的停车政剩余情况的假设)策停车用于服务城多目标的停市整体及交通目供给和需求都要管理车政策基于停车标基础设管理的停控制停车供给是一项关键施关键目标是控制车政策停车控制政的交通需求管理(Travel(到达特定区域策DemandManagement,TDM)的)小汽车出行措施类似房确保需求、供给和供给和需求由市场参与者市场化的停车政策地产项价格互相响应。避在市场价格的基础上自行目免市场失灵调节2.1传统的停车政策传统的停车政策将停车设施作为基础设施,核心措施是实施泊位配建下限标准,使每栋建筑有足够车位

6、满足高峰停车需求,避免停车需求“外溢”(‘Spillover’parking,前往某区域的车辆由于该区域停满而不得不停放在该区域以外的现象)。根据满足停车需求的方法不同,传统的停车政策又分为以机动车为导向、基于现实需求这两种类型。2.1.1以机动车为导向的传统的停车政策以满足机动车出行为首要任务,停车供给量建立在无限制的需求假设下[5],所有建筑物尽可能满足所服务人群的停车需求,停车成本不是由车位的使用者而是该栋建筑的所有住户或消费者承担,居住区周边道路尽可能满足范围内居住停车需求。配建标准设置不考虑

7、特定环境及用户,一般都设置得比较高,采取的相应措施还包括:尽可能划设居住区周边道路泊位;停车不收费或价格极其低廉;基本没有停车设施共享情况。这种无限制满足停车需求的做法不仅会造成资源浪费还会引发新的停车问题,并且效率低下。由于对停车供给没有任何限制,以机动车为导向的交通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造成了分散的土地开发模式[6],其他交通方式服务水平不可能提升,出行方式可选择性降低,从而导致2了依赖小汽车出行的交通系统,进而影响城市交通管理和环境保护。该种政策曾经出现于二战之前美国一些道路停车饱和的市中心,并且在

8、20世纪60年代以前,广泛应用于处于机动化早中期阶段的北美及英国,现在主要应用在北美、澳大利亚以及新西兰等国的城市郊区[4]。2.1.2基于现实需求的传统的停车政策这种政策是以机动车为导向的停车政策的改良,停车供给量根据现实的停车需求确定,同时考虑了停车费、公交可达性等因素[7]。虽然考虑了停车供给和需求之间的相互协调,但政策的首要目标仍是确保停车供给满足停车需求。这种政策普遍应用在美国一些城市的老城区、澳大利亚的城市以及欧洲的郊区和亚洲的一些城市[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