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氏头穴丛刺针法特色介绍及临床疗效分析_孙忠人

于氏头穴丛刺针法特色介绍及临床疗效分析_孙忠人

ID:43487748

大小:642.8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0-08

于氏头穴丛刺针法特色介绍及临床疗效分析_孙忠人_第1页
于氏头穴丛刺针法特色介绍及临床疗效分析_孙忠人_第2页
于氏头穴丛刺针法特色介绍及临床疗效分析_孙忠人_第3页
于氏头穴丛刺针法特色介绍及临床疗效分析_孙忠人_第4页
于氏头穴丛刺针法特色介绍及临床疗效分析_孙忠人_第5页
资源描述:

《于氏头穴丛刺针法特色介绍及临床疗效分析_孙忠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夹杂,本虚标实为多见。尤以肾虚、肝郁、痰浊、瘀血、血虚为致病原因。根据《素问·调经论》:“血气者,喜温而畏寒,寒则涩不能流,温则消而去之”,以及唐容川的“此血在身不能加于好血而反阻新血生化之机,故凡血证总以祛瘀为要”的原则,故此立固本清源、温通之大法,除了补益、调整脏腑功能治其本以外,还要解郁豁痰祛瘀治其标,在治疗上创用“温通针法”治疗各种疑难杂证。该手法手法突出“温”、“通”、“补”的作用,补泻兼施,能激发经气并通过推弩守气,推动气血运行,使气至病所,具有温经通络化痰浊,祛风散寒、行气活血、扶正驱邪的作用。《金匮要略》指出:“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此即温补的药物以化痰饮

2、之邪。针法亦同理,温可以振奋阳气,化痰浊,祛阴邪;通以疏通经络,祛瘀邪。欲温先通,以通促温,温通相合,使痰化瘀消,标本兼顾。精湛之手法配以精当之选穴,临证治疗各种疑难病症力专而效宏。并对针法之机理进行了大量的科学研究,其学术地位得到国内外同行的普遍认可。近年来,郑老的学生、弟子围绕“温通针法”进行了较多的工作,并对针法之机理进行了大量的科学研究。并且在许多难治疾病如头面五官疾病、脑病、风寒湿痹证的辨证论治中取得了显著的疗效。于氏头穴丛刺针法特色介绍及临床疗效分析孙忠人朱路文于致顺(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黑龙江150040)[摘要]文章概括的介绍于氏头穴丛刺针法理论体系、核心内容、

3、操作技术规范、创新点及临床疗效分析;该针法治疗中风病疗效明显优于普通针刺组,能明显降低中风病患者致残率,改善生活质量,应加以推广应用。[关键词]头穴丛刺针法;特色;中风病于氏头穴丛刺针法是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二院针灸专家于致顺教授提出并创立的,主要包括于氏头穴七区划分法和头穴透刺法、头穴丛刺法、长留针及间断捻转法。于氏头穴丛刺针法在创立及发展过程中受到国家科技部、教育部、国家自然基金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科研项目的资助,形成了以龙江学者、博567士生导师为主干的创新团队,获得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等14项科研奖励,已被黑龙江省物价局列为医疗收费项目之一,并通过国家级继续教育项

4、目和培养留学生在国内外广泛推广应用。现从以下几个方面简要介绍其特色。1于氏头穴丛刺针法核心体系于致顺教授及其研究团队通过对前头部、后头部、侧头部的腧穴的治疗作用[1]及主治特点,并借鉴超声波的治疗原理提出了“针场”假说。在此基础上,基于传统针刺方法治疗中风病存在不足和头部腧穴具有相互协同、综合调节的作用,结合临床实践及大脑的解剖生理功能,对比焦氏头针、方氏头针等提出了于[2]氏头穴七区划分法。通过对日针刺次数、捻转速度、捻转持续时间、留针时间、捻转与提插等针刺手法的研究,创新性的提出了“透刺、丛刺、长留针、间断捻转法”。最终形成了于氏头穴丛刺的核心体系暨于氏头穴七区、头穴透刺

5、法、头穴丛刺法、长留针及间断捻转法。1.1顶区从百会至前顶(或前顶至百会)及其向左、右各1及2寸的平行线。其直下有中央前回、中央后回、旁中央小叶及顶上小叶、顶下小叶的一部分。主治运动障碍,感觉障碍(包括感觉减退、感觉过敏及各种疼痛),大、小便障碍,空间定位障碍,失用证及癫、狂、痫。1.2顶前区从前顶至囟会(或囟会至前顶)及其向左、右各1及2寸的平行线。其直下为额上回、额中回的后部。主治运动障碍,不自主运动、肌张力异常、植物神经功能异常、肢体浮肿、皮温变化、木僵状态及书写不能等。1.3额区从囟会至神庭(或神庭至囟会)及其向左、右各1及2寸的平行线。其直下为额叶的前部。主治精神症

6、状,时间、地点、人物定向力障碍、睡眠障碍、癫狂痫和其它神志变化。1.4枕区从强间至脑户,及其向左右旁开各1寸的平行线。其直下为枕叶。主治视力障碍及眼病。1.5枕下区568从脑户至风府及从玉枕(脑户旁1.3寸)至天柱。其直下为小脑。主治小脑疾病引起的平衡障碍。1.6项区风府、风池及其二穴之间,共5穴。其直下为延髓。主治吞咽困难、饮水反呛、声音嘶哑,以及语言障碍。1.7颞区头维下方0.5寸(向下刺1.0-1.5寸),顶骨结节前下0.5寸(向下刺1.0-1.5寸及其二者之间。其直下为额下回的后部、颞上回、颞中回、角回等。主治语言障碍、听力障碍、眩晕症等。2于氏头穴丛刺针法操作技术规

7、范基于针具、穴区、进针角度、针刺深度、捻转幅度、留针时间等方面研究,于致顺教授及其研究团队制定一整套的头穴丛刺针法治疗中风病的操作技术规范,便于临床医务工作者有据可循。辨证选择于氏头穴七区中的刺激区,应用φ0.40×50mm毫针,针体与皮肤呈15°,斜刺入帽状腱膜下,深约40mm,向前或向后透刺,针后捻转,200次/分钟,捻转1分钟,留针6—8小时,留针期间,开始每隔30分钟捻转1次,重复2次,然后每隔2小时捻转1次,直至出针,每日1次。3于氏头穴丛刺针法的创新点:3.1创新性提出了头穴七区划分法,实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