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法律法规及综合知识科目(第一套)

计量法律法规及综合知识科目(第一套)

ID:43508921

大小:84.51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10-09

计量法律法规及综合知识科目(第一套)_第1页
计量法律法规及综合知识科目(第一套)_第2页
计量法律法规及综合知识科目(第一套)_第3页
计量法律法规及综合知识科目(第一套)_第4页
计量法律法规及综合知识科目(第一套)_第5页
资源描述:

《计量法律法规及综合知识科目(第一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计量法律法规及综合知识练习试卷答案(一)单位姓名得分一、单项选择题(60题,每题1分,共计60分)1、以下哪个内容不属于计量法调整的范围?。A、建立计量基准、计量标准B、制造、修理计量器具C、进行计量检定D、使用教学用计量器具〔选D(P31二1)〕2、法定计量检定机构不得从事以下哪些行为?。A、按计量检定规程进行计量检定B、使用未经考核合格或者超过有效期的计量标准开展计量检定工作C、指派取得计量检定员证件的人员开展计量检定工作D、开展授权的法定计量检定工作〔选B(P31二2)〕3、省级以上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对法定计量检定机构的监督主要包括。A、《法定计量检定机构监督管理办法》规定内

2、容的执行情况B、《法定计量检定机构考核规范》规定内容的执行情况C、定期或者不定期对所建计量基、标准状况进行赋值比对D、以上全部〔选D(P31二3)〕4、统一全国量值的最高依据是。A、计量基准B、社会公用计量标准C、部门最高计量标准D、工作计量标准〔选A(P31二4)〕5、国家计量检定系统表由制定。A、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计量行政部门B、国务院计量行政部门C、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D、计量技术机构〔选B(P31二5)〕6、《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于发布,起实施。A、1986年9月6日1987年7月1日B、1985年9月6日1986年7月1日C、1987年1月19日1987年2月1日D

3、、1987年5月30日1987年7月1日〔选B(计量法发布、实施日期P184、P186)〕7、零售商品称重计量监督管理的对象主要是以重量结算的。A、食品、金银饰品B、化妆品C、药品D、以上全部〔选A(P31二7)〕8、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的对象是以销售为目的,在一定量限范围内具有统一的标注等标识内容的预包装商品。A、质量、体积、长度B、面积C、计数D、以上全部〔选D(P31二8)〕9、根据计量法第十条,计量检定规程分三类,即。A、几何量、热学、力学专业检定规程,电学、磁学、光学和无线电专业检定规程,化学核辐射及其他专业检定规程B、国家计量检定规程,部门计量检定规程和地方计量检

4、定规程C、国家计量检定规程,地方计量检定规程,企业检定规程D、检定规程、操作规程、校准规程〔选B(P48二1)〕10、计量检定规程是。A、为进行计量检定,评定计量器具计量性能,判断计量器具是否合格而制定的法定性技术文件B、计量执法人员对计量器具进行监督管理的重要法定依据C、从计量基准到各等级计量标准直至工作计量器具的检定程序的技术规定D、一种进行计量检定、校准、测试所依据的方法标准〔选A(P48二2)〕11、在我国历史上曾把计量叫做“度量衡”,其中“量”指的是的计量。A、质量B、流量C、电量D、容量(容积)〔选D(P78二1)〕12、s-1是。A、时间单位B、频率单位C、速度单位

5、D、加速度单位〔选B(P79二3)〕13、速度单位的国际符号是“m/s”,其中文名称的正确写法是。A、米秒B、秒米C、米每秒D、每秒米〔选C(P79二4)〕14、1μs等于。A、106sB、10-6sC、10-9sD、10-3s〔选B(P79二6)〕15、热导率单位符号的正确书写是。A、W/k·mB、W/K/mC、W/(K·m)D、〔选C(P79二7〕16、比热容单位的国际符号是J/(kg·K),其名称的正确读法是。A、焦[耳]除以千克开[尔文]B、焦[耳]每千克每开[尔文]C、焦[耳]每千克开[尔文]D、焦[耳]每开[尔文]千克〔选C(P79二9)〕17、是以确定量值为目的的一

6、组操作。A、计量B、测试C、测量D、校准〔选C(P79二2)〕18、用人体秤测量人的体重使用的是。A、直接比较测量法B、直接测量法C、间接测量法D、动态测量法〔选B(P79二3,P82)〕19、力F=ma的量纲dimF等于。A、LMT2B、FC、MAD、LMT-2〔选D(P52)〕20、由测量所得到的赋予被测量的值及其有关的信息称为。A、真值B、约定真值C、测量结果D、被测量〔选C(P105二2)〕21、用代数法与未修正测量结果相加,以补偿其系统误差的值称。A、校准值B、校准因子C、修正因子D、修正值〔选D(P105二3)〕22、测量准确度可以。A、定量描述测量结果的准确程度,如

7、准确度为±1%B、定性描述测量结果的准确程度,如准确度较高C、定量说明测量结果与已知参考值之间的一致程度D、描述测量值之间的分散程度〔选B(P105二4P101)〕23、以表示的测量不确定度称标准不确定度。A、标准偏差的估计值B、测量值取值区间的半宽度C、实验标准偏差D、数学期望〔选A(P105二5)〕24、由合成标准不确定度的倍数(一般2~3倍)得到的不确定度称。A、总不确定度B、扩展不确定度C、标准不确定度D、B类标准不确定度〔选B(P105二6)〕25、计量师初始注册者,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