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力制度建设

着力制度建设

ID:43530806

大小:231.00 KB

页数:27页

时间:2019-10-10

着力制度建设_第1页
着力制度建设_第2页
着力制度建设_第3页
着力制度建设_第4页
着力制度建设_第5页
资源描述:

《着力制度建设》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着力制度建设提升教研质量(园本教研制度建设研究中期汇报)南阳实验幼儿园2008年9月积极开展制度的变革与创新·三次制度修订·五项制度创新缓解三对矛盾,实现一个转变。矛盾之一:“人数多”与“时间少”突出的矛盾:参与教研的人数多,而集中教研的时间有限。产生教师之间缺乏交流、互动的弊端大教研活动制度的第一次修订原活动流程:观摩实践活动→问题提出→执教者说课→群体研讨→专家点评修改后的流程为:网上公布→观摩教学实践活动→分组研讨→大组交流→专家点评大教研活动制度的第一次修订环节说明·网上公布:每周三在网上发布周五研讨的问题以及教学活动设计方案,给了教师提前思考的空间,也为现场的群体互动争取到了宝贵的

2、时间。·分组研讨:教师群体分成2-3个小组,缩短了等待的时间,增加了交流的机会。·大组交流:各小组将组内的研讨进行梳理,委派代表进行组际交流。建立网络教研(园本教研制度创新之一)目的:为个人反思、同伴互助搭建网络平台,形成集体教研与个别教研之间在内容上的互补,使教研超越时间、空间的限制,满足教师专业成长的不同需求。反思:如何提升教师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矛盾之二:“责任重”与“能力弱”组长能力的缺失:Ø缺乏对专题研究的全盘考虑,常常研究到哪里是哪里;Ø制定的专题研究计划比较泛,缺乏操作性;Ø缺乏对教研情况的总结、梳理和归纳;Ø缺乏寻找问题的敏感性。·强化引领意识。明确:“专业引

3、领”不等同于“专家引领”!对策1:变“专家点评”为“组长点评”(大教研活动制度的第二次修订)·提升引领能力。对策2:建立“组长例会制度”(园本教研制度创新之二)组长例会Ø方法具体,落实专题。计划制定的四步曲:构思→拟定→论证→修订组长例会Ø方法具体,落实专题。计划制定的五要素:1、研究中关键词的界定2、分解研究目标(分解到每一阶段的分目标)3、细化研究内容(进行“剥笋式”的层层分解)4、确定每次教研的形式5、确定阶段研究后的反馈方式组长例会Ø聚焦问题,提升实效。专题讲座:关于教研活动指向的讨论——兼论教研活动的有效性问题组长例会Ø扩大眼界,分享心得。组长们交流外出学习的收获,交流本组教研引领

4、中的感受和困惑,并分享彼此的经验。反思:组长在教研中的回应与支持能力(包括,对于教研中生成的问题如何进行判断?如何通过追问将研究引向深入,激发群体讨论?如何将谈论的内容进行理性梳理……)有待进一步提高。矛盾之三:“任务驱动”与“内在需要”问题:各组轮流领衔大教研,使研究缺乏连续性,不能满足教师教研的内在需要。对策:进行大教研活动制度的第三次修订大教研活动的第三次修订教研形式:以分为主,分合相间目的:放权给组长,鼓励各组围绕专题开展持续的研究,不为展示而研究,解决教师想要解决的问题。以分为主:以教研组为单位,开展共同性主题的研究。分合相间:举行全园性的捆绑教研。捆绑教研(制度创新之三)流程:围

5、绕专题和命题设计教学活动→组内试教改进→园内教学实践→组内研讨改进→园内教学实践→组内研讨改进一个转变:变“分割”为“整合”Ø教研与培训的整合。Ø教研与实践的整合。Ø教研与其它研究的整合。各类研究使教师不堪重负:专项研究、课题研究、专题研究……各种研修形式使教师应接不暇:DIY教师沙龙、网络教研、优秀岗位展示、师徒结对带教……·建立园本教研制度体系以整合的思路,对已有的教研形式进行梳理,理清各类研究之间的关系,使其形成内在的链接,为教师的研究“减负”。·设立“周三研究日”(园本教研制度创新之四)目的:促进各类研究融会贯通、相互渗透。Ø下阶段研究的重点:教研成果与技术的整合。·建立“专业技术登

6、记表”(园本教研制度创新之五)目的:将教研成果转化为教学技术,以记录的形式固定下来,并植根于教师的教育实践,成为必须遵守的准则。回顾研究历程·大教研活动制度的三次修订:1、教研形式从集体到分组——把教师推前2、教研引领从专家到组长——把教研组长推前3、教研重心从幼儿园到教研组——把团队推前回顾研究历程·五项园本教研制度的创新:1、网络教研制度2、教研组长例会制度3、捆绑教研制度4、“周三研究日”制度5、“专业技术登记表”制度期待指正,谢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