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学原理》

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学原理》

ID:43549347

大小:117.78 KB

页数:53页

时间:2019-10-10

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学原理》_第1页
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学原理》_第2页
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学原理》_第3页
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学原理》_第4页
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学原理》_第5页
资源描述:

《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学原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第一讲教育学概述3一、教育学的研究对象3二、教育学的研究任务3三、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3第二讲教育及其产生与发展6一、教育的概念6二、教育的结构与功能8三、我国关于教育本质问题的主耍观点9四、关于教育起源的主耍观点10五、教育的发展10第三讲教育与社会发展11一、关于教育与社会关系的主要理论11二、教育的社会制约性12三、教冇的社会功能12四、当代社会发展对教育的需求与挑战13第四讲教育与人的发展15一、人的身心发展特点及其对教育的制约15二、人的身心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15三、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

2、用16第五讲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16一、教育目的16二、培养目标20第六讲教育制度21一、教育制度的概念21二、学校教冇制度21三、现代教冇制度改革23第七讲课程24一、课程与课程理论24二、课程类型24三、课程编制25四、课程改革29第八讲教学32一、教学概述32二、教学理论及其主要流派33三、教学过程35四、教学模式37五、教学原则39六、教学组织形式40七、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41八、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42九、教学评价及其改革43第九讲德育44一、徳育概述44二、我国学校德育的基木内容44三、德育过

3、程45四、德育原则45五、徳育方法47六、徳育途径47七、徳育模式48第十讲教师与学生50一、教师50二、学生52三、师生关系53第一讲教育学概述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教冇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探索教育规律、规范和艺术的科学。1.教育现象:以培养人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实践活动的外在表现形式。2.教育问题:当某种教育现彖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被人们广泛地议论、评说或要求予以解决时,这种教育现象便成了教育问题。3.教育规律:就是教育内部诸因索之间、教育与其他事物之间的具有本质性的联系,以及教冇发展变化的必然趋势。

4、4.教育学+教育方针、政策的解释;教育学+教育经验汇编。二、教育学的研究任务(一)认识教育规律,超越ir?r教育经验(二)揭示教育规律,科学解释教育问题(三)运用教育规律,沟通教育理论与实践三、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一)教育学的萌芽(17世纪以前,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1.孔子:首创私学(春秋吋期),其教育思想集中在《论语》中。(1)人性观:“性相近也,习相远也”;(2)教育对象:“冇教无类”;(3)教育冃的:“贤人”(“君子”);(4)教育内容:“文、行、忠、信”(基本科1=1“六艺”:诗、书、礼、乐、易

5、、春秋);(5)教学原则:启发诱导(“不愤不启,不诽不发”——“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卅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学思结合(“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循循善诱(“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因材施教(“夫了教人,各因其材。”)2.《学记》(《礼记》Z—篇):我国(也是世界上)最早出现的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1)“化民成俗,其必由学”、“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揭示了教育与政治的关系;(2)教学原则:教学相长(“学学半”)、藏息相辅(讲授正课+课外活动、自修自习)、预时孙摩

6、(“禁于未发之谓预”;“当其可之谓时”;“不凌节而施之谓孙”;“相观而善之谓摩”)、善喻(即启发,“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长善救失(“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3.苏格拉底:(1)“美德即知识”;(2)“产婆术”(讽刺——定义——助产术)。4•柏拉图:(1)理想国:塔尖:哲学家一金子一理性一智慧一执政;塔身:卫国者T艮子一意志一勇敢一卫国;塔底:工农商一铜铁一情感一节制一生产;(2)第一个提出了从学龄前教育以至高等教育无所不包的教育制度休系(“四艺”:算术、几何、天文、音乐);(3)重视

7、学前教冇,其至提出了胎教问题;(4)主张女了应与男了一样接受平等教育。5.亚里士多德:以灵魂论为理论基础,提出了“身心和谐发展教育”,即栢物灵魂——体育——学龄前教育阶段(0—7岁):非理性灵魂(动物灵魂)——徳育——初等教育阶段(7-14岁);理性灵魂(理智灵魂)——智育——高年级阶段(14-21岁)。6.昆体良:第一位教学理论家和教学法专家,代表作《雄辩术原理》(《论演说家的培养》)是西方最早的教育专著。主要阐述了分班教学、因材施教,教学适度、反对体罚的思想。萌芽时期特点:(1)还没冇将教育现象作为

8、独立的现象来加以研究;(2)人们对教育现象的认识还停附在经验和习俗的水平;(3)还没有形成专门反映教冇规律的教冇概念体系。(二)独立形态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17世纪〜19世纪)历史背景:文艺复兴运动。英国学者培根的《论科学的价值和发展》(1623年),在此文中,“教育学”首次被作为独立的科学提出来;1.【捷克】夸美纽斯:“近代教育之父”,《人教学论》是近代最早的一部教育学著作。(1)普及初等教育的思想;(2)主张建立适应学生年龄特征的学校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