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跨越“卡夫丁”——东亚后威权体制转型探讨

论文:跨越“卡夫丁”——东亚后威权体制转型探讨

ID:43569390

大小:22.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0-11

论文:跨越“卡夫丁”——东亚后威权体制转型探讨_第1页
论文:跨越“卡夫丁”——东亚后威权体制转型探讨_第2页
论文:跨越“卡夫丁”——东亚后威权体制转型探讨_第3页
资源描述:

《论文:跨越“卡夫丁”——东亚后威权体制转型探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论文:跨越“卡夫丁”——东亚后威权体制转型探讨论文:跨越“卡夫丁''——东亚后威权体制转型探讨发表吋间:2015-5-112:55:30论文:跨越“卡夫丁"——东亚后威权体制转型探讨摘要:东亚后权威体制向民主体制转型需要解决两个问题:由对差序格局价值观的忠诚转向为对普世价值观的忠诚;克服搭便车问题,打破权利垄断,实现权利分享。如果不能实现这两个跨越,后威权体制极有可能陷入普力夺式的暴力循环或金权勾结式的路径依赖而不能自拔。只有根据变动的环境不断地进行社会资本创新,才能克服狭隘的利益忠诚,确立普世价值观的核心地位,建立强大的市民社会,打破利益集团对权利的垄断,为民

2、主转型创造必要的条件。关键词:后威权体制政治转型普世价值社会资本创新搭便车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课题编号 (08BJY040),阶段性成果。一、东亚后威权体制转型的特殊性随着工业化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现代化的认识不断深入、全面,由经济而制度、由制度而文化,由片面的经济现代化到经济、政治、文化的全面现代化。如果说,对现代化的实现模式在第一波、第二波现代化吋代还有许多种理解,如社会主义模式、法西斯模式等等的话,那么,经过历史的选择,到今天,斯大林式的社会主义模式和残暴的法西斯主义模式显然已经失去了吸引力,西方社会的持续稳定发展己经使民主市场经济赢得了制度竞

3、争的优胜,成为当前唯一具有吸引力的现代化模式。对于今天的后发国家来说,现代化就是民主市场化,第三波民主化浪潮和当前日益深人的全球化浪潮似乎更确证了这一点。正是基于这一点,美籍日裔学者弗朗西斯•福山在其经典著作《历史的终结及其最后之人》中提出了终结论,认为全球体制最终都会向西方体制靠拢,统一于市场经济与民主政治普世价值观之下。尽管福山的论断有些武断,因为一者历史有很多不确定性,虽然法酋斯主义与斯大林主义的挑战失败了,但并不能就此认为没有其他的现代化路径;二者西方的现代化也不是完美的,个人主义与消费主义的过度膨胀已经导致世界性的生态、能源与社会危机,因此,福山的论点

4、遭到许多学者的反对。但我们也应看到,在当前的世界上,西方的现代化模式虽研究韩国和中国台湾是如何实现后威权主义的顺利转型,在一个非基督教文化区建立稳定的现代市场民主体制对于第三世界的现代化转型有极其重要的借鉴意义。二、东亚后威权体制转型成功的关键:社会资本创新从二战后的民主化实践来看,建立形式民主比较容易,在传统型权威衰落,感召型权威随着媒体的发达,民智的提高,信息流动的便利也难以维持的情况下,法理型权威便成为合法性的主要来源,民主体制从形式上解除了合法性危机。然而,如果没有确立普世价值观的核心地位,国内各利益集团不能就普世价值观达成共识并取得谅解,那么缺乏普世价

5、值观的民主体制就成为没有内容的形式,缺乏支撑,最后极有可能形成普力夺社会或金权勾结社会。另外,制度都有路径依赖性,后发展国家都面临着如何从专制社会向民主社会转型即如何打破权力阶层或特权集团的权力垄断,实现权力的公平分享问题,这也是一个难点,因为根据制度经济学的观点,利益集团人数少,利益集中,凝集力强,并且市于利益集中,分摊到每个行动者头上的收益就I•分可观,足可以抵消成本而有余很多,是很值得为这些利益而采取行动的,因此,他们捍卫自己利益或垄断权力的动机强烈。相对于利益集团来说,普通民众人数太多,利益分割与分歧明显,凝集力差,并且,由于利益分散,分摊到每个人头上的

6、收益就很少,并且极有可能远低于个人行动成本,因此,作为个人来说,采取行动的动机就很弱。面对强势的,意愿强烈的垄断集团,普通民众由于力量分散,搭便车情况严重,虽然人数多,但往往在权力的博弈中处于下风,这也就是为什么一些社会虽然存在着严重的不满,但利益集团却能长久地掌握权力,形成金权政治路径依赖的原因。因此,对于后发国家的政治现代化转型來说,要实现两个“卡夫丁”跨越:一是怎样从差序格局的传统文化向普世价值的现代文化的跨越,使基于家族、血统、地缘的小范圉的价值认同转向对普遍的人权、自由、平等、民主等普世价值观的认同,为民主法制的顺利运转创造条件。二是如何克服搭便车问题

7、,打破权力集团对权力的垄断,实现权力的公平分享,为实质性民主扫清道路。对于政治转型来说,两者同样重要,如果只有普世价值观的共识,但难以打破利益集团的权力垄断,则实质性民主体制难以建立;如果打破了利益集团的权力垄断,但各集团之间缺乏普世价值共识,就会陷入暴力循环,形成普力夺社会,只有两个条件都具备,才能为建立一个实质性的民主社会创造条件。然而,在后发国家中,能跨越一个“卡夫丁”峡谷就已经不易了,能跨越两个“卡夫丁”峡谷的国家更少之以少,那么,作为异类,韩国和中国台湾是如何实现两个跨越的呢?随着韩战的结朿,韩国的威权体制在美国的支持下建立了起來,一般來说,相対于民主

8、体制来说,威权体制的控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