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新课程心得

走进新课程心得

ID:43575219

大小:26.55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0-11

走进新课程心得_第1页
走进新课程心得_第2页
走进新课程心得_第3页
走进新课程心得_第4页
资源描述:

《走进新课程心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学习走进新课程心得体会蛰忠小学马开秒新课程改革让我体会到了新的教学理念,新的教学方法及教学过程。一、注重学习、转变观念、以推动新课改的顺利进行。新的课程、新的标准、新的教学模式,需要用新的教学理念,教学原则来支撑,而这些理论的实践者,就是教师,可见转变教师的教育理念,提高教师对课改的认识是实施课程改革的关键。先后召开了“课改的意义”、“课改中教师角色怎样转变”的交流会。使全体教师掌握了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论,并依据这些理论进行课堂教学,实施课程改革的教师也实现了I口教材,新理念、新方法。二、开展课改实验、走进新课改一种全新的课堂教学形式展现在我们的面前,政治教学采取了提

2、出问题一一探索问题一一引导思考一一分析问题一一得出结论的实验教学法。传统的教师泛泛讲,学生被动听的局面已被生动活泼的讨论式,合作学习的方式所代替,教师的关注由单一的学习效果转为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具体做法是:1、确立一个思想,即“为学生一生的发展做准备”的思想。学生的发展,我们主要强调应该是全体学生;而不是部分学生,应该是学生人格的全而发展,而不是重智力轻其他;应该是个性发展而不是同一模式,应该是可持续发展,而不是限于当前的发展,教师的每节施教必须从这点做起,这是我们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2、落实两个重点,培养学牛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当一个人他要把想到的事情准备付诸

3、行动时,他才有动力,有激情,而当他想到的事情准备付诸行动时,那就激活他创新,所以在课改中我们创设情境让学生们去想,鼓励学生动脑、动手去做。3、进行三个转变(1)、教师角色的转变;(2)、学生地位的转变;(3)、教学手段的转变;4、采取四种方法(1)、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2)、教会学生学习、发展学生的自主性。(3)、营造创新教育氛围,培养学生的创造性。(4)、面向全体,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得。三、新课程给我带来的思考1、教师的教育观念开始发生变化,教师认识到教材只是教学的载体,教师不再是只受教材的框框限制,而是千方百计地利用教材启发拓展。课堂教学的角

4、色发生了变化,教师能把平时积累的知识有机地融进课堂,重视研究性学习。2、教师意识到课改形势逼人,教师自身知识水平,业务能力的提高,掌握必要的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等己迫在眉睫。所以教师的自我学习提高的积极性越来越高。教师们都能积极主动地参加在职进修,业务培训或加强教师基本功的自我训练。教师们能积极地开动脑筋,进行富有创造性的工作。如自制课件,集体备课等,迸发出了前所未有的探索、研究热情。3、课堂教学氛围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更注重师生的交流、互动。教师从重知识的掌握转变到更注重学习方法、研究能力的培养,学牛的学习积极性得到充分的调动。4、但强调在课堂教学贯彻以学生为主体,

5、注重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的同时,不能忽视教师在系统教材体系下落实“双基”的主导性作用。随着课改的深入,学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全面发展,在获得知识、增加技能的同时,思维活跃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得到了相应的发展。在新课程中,我们深深地体会到,新课程已不仅仅是新课标、新理念,它已经与协作、创新、探究、激情、希望、未来这些滚烫的字眼紧紧联系在一起,让我们与新课程一起成长,为孩子们每一天的成长而快乐着,愿我们的课堂呈现思想生命火花的碰撞与展现,成为情不自禁的从心灵深处,淌出不断滋润精神之园的丝丝甘泉。走进新课程读书心得蛰忠小学刘夏娟这本书对于我来说已是熟客了,从前多次翻阅

6、它,纯粹因为它是新课程理念的必考内容。这次与它约会除了完成读后感外,还有另外的涵义。《学记》曰:“是固教然后知困,学然后知不足也。”对于我们教师而言,应该学无止境。有人说,教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应该有一桶水。这话固然有道理,但一桶水如不再添,也有用尽的时候。教师不仅要有一桶水,而且要有“水源”。这说明教师要不断的学习。于是我想再一次读读这本《走进新课程》,为了更好地指导自己所从事的教育事业,尽自己的所能,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自己。我游刃于书中的字里行间,感悟教育的真谛。《走进新课程》指导性很强,它给我们指明了行动指南,让我们充分认识到课程改革的重要性以及课程改革的深远意义。

7、从《走进新课程》这本书中,我领悟到教育的本质是引导,而不是讲和练,教育要求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教育目标由原来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强调让学牛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其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木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他们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走进新课程》给我的另一个震撼是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有了新的认识。在新课程改革屮,教师的教学行为与传统的截然不同:教师教学要以人为本,呼唤人的主体精神,教学的重点要由重传授向重发展转变;为了每一个学牛的发展需要我们研究学牛的差异,以便找到因材施教的科学依据;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转变;教师在教学中把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