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魏酸钠联合缬沙坦治疗临床糖尿病肾病临床分析

阿魏酸钠联合缬沙坦治疗临床糖尿病肾病临床分析

ID:43620704

大小:44.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0-11

阿魏酸钠联合缬沙坦治疗临床糖尿病肾病临床分析_第1页
阿魏酸钠联合缬沙坦治疗临床糖尿病肾病临床分析_第2页
阿魏酸钠联合缬沙坦治疗临床糖尿病肾病临床分析_第3页
阿魏酸钠联合缬沙坦治疗临床糖尿病肾病临床分析_第4页
阿魏酸钠联合缬沙坦治疗临床糖尿病肾病临床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阿魏酸钠联合缬沙坦治疗临床糖尿病肾病临床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阿魏酸钠联合纟颉沙坦治疗临床糖尿病肾病临床分析【关键词】糖尿病肾病;临床分析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4.03.546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3-1621-02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随着近年来糖尿病的发病率的不断上升,DN已成为终末期肾衰竭发病的主要原因,据1999年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分会统计,我国血液透析患者中,DN占第2位(35%),仅次于肾小球肾炎。因此,研究对DN有效的治疗方法对糖尿病肾病性终末期肾衰竭的预防至关巫要。我院以阿魏酸钠联合纟颉沙坦治疗DN,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

2、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临床资料选择120例DN患者均为2010年1月一一2013年11月在我院肾内科接受治疗的患者,所有入选的患者均符合以下的纳入标准:①符合1999年WHO制订的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并按Mogensen分期的标准均属于临床期的DN患者;②患者出现大量白蛋白尿,即尿白蛋白排泄率持续在>200g/min;或尿蛋白>0.5g/24h;③不使用其他的ARB类药物;④患者无明显的心脑血管、肝及肾脏其他等疾病,无近期尿路感染史。120例患者的年龄在30岁-77岁之间,空腹血糖控制在7.0-8・Ommol/L,血压控在135-155/85-95伽血之间。120例患者按就诊顺

3、序被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60例。其中对照组中男37例,女23例,年龄31岁-77岁;治疗组中男36例,女24例,年龄30岁-76岁。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性别、年龄、血压、血糖、病程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治疗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即给予低蛋白饮食、他汀类调脂,胰岛素或(和)口服降糖药严格控制血糖(空腹血糖<7.Ommol/L,餐后2h血糖<9.Ommol/L),CCB类等控制血压(血压130/80mmHg),心率较快的加0受体阻滞剂;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纟颉沙坦(80mg每日1次)及阿魏酸钠(0・9%NS250ml+阿魏酸钠0.15-0.

4、30g/d,ivgtt)治疗,对照组和治疗组的疗程均为1个月。1.3随访及观察指标每周进行血压、血糖检测。在为期1个月治疗的前后检查血压、血糖、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血清肌酊(Scr)及尿B2微球蛋口(B2-MG)等。1.4临床疗效评定标准显效:临床症状消失,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50%,肾功能正常或Scr下降30%以上;有效:临床症状改善,UAER>200g/min,较治疗前下降〈50%,肾功能有所好转,Scr下降<30%;无效:临床症状无改善或加重,UAER及Scr未达到有效标准甚或恶化。1.5统计学方法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及率的比

5、较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计量资料结果以(x土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方差分析,方差不齐时采用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2.1两组各项相关指标的比较经过1个月的不同干预措施,对照组的尿B2-MG、尿白蛋白排泄率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卩>0.05),但对照组的收缩压、空腹血糖、Scr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明显下降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收缩压、空腹血糖、Set及尿B2-MG、UAER与治疗前之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的Ser、尿02-MG、UAER与对照组治疗后之间的差异也均有统计学意

6、义(P〈0・05)。2.2两组1个月后临床疗效的比较治疗组显效31例,有效23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90%。对照组显效23例,有效22例,无效15例,总有效率75%。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总体疗效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3讨论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DM)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2—,临床上早期表现为微量蛋口尿,随后出现持续性蛋白尿、高血压及肾功能减退,最终其可发展至氮质血症和尿毒症。糖尿病肾病一旦从微量蛋白尿期进入持续蛋白尿期(即W期DN),疾病的进展将会加速,而且冇可能难以控制。DN的发病机制十分复杂,其中血管紧张素(Angll)及内皮素(ET-1)在DN的发生发展过

7、程中起了重要作用。ET-1能通过促使Angll生成而促进血管收缩,通过促进TGF-3等因子表达而促进细胞增殖及增加肾小球系膜细胞外间质堆积,在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浆及肾组织ET-1含量明显升高,而ET-1能明显升高尿蛋白和肌酹水平oAngll同样能刺激多种细胞合成ET-1,两者起相互作用。阿魏酸钠是中药川茸中的主耍成分,是我国自行研制开发出来的新的非肽类的内皮素受体的一种拮抗剂,它可以拮抗内皮素引起的生物效应,它对由内皮素引起的血管收缩、血压升高等具有明显的拮抗作用,可通过改善肾小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