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阳市甘薯产业开发前景及对策

阜阳市甘薯产业开发前景及对策

ID:43623283

大小:37.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0-11

阜阳市甘薯产业开发前景及对策_第1页
阜阳市甘薯产业开发前景及对策_第2页
阜阳市甘薯产业开发前景及对策_第3页
阜阳市甘薯产业开发前景及对策_第4页
阜阳市甘薯产业开发前景及对策_第5页
资源描述:

《阜阳市甘薯产业开发前景及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阜阳市甘薯产业开发前景及对策摘要介绍了阜阳市甘薯市场的开发优势,分析了该市优质专用甘薯开发前景,并提出对策,以期为该市甘薯产业的发展提供参考。关键词甘薯产业;优势;开发前景;对策;安徽阜阳中图分类号F32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739(2013)15-0329-01阜阳市位于黄淮海平原南端,人口890万人,耕地面积58.5万hm2,是安徽省最大的农业大市。鉴于特殊的地理条件和优越的气候条件,使得阜阳市成为安徽省内种植甘薯面积最大、最集中的地区,总面积达16万hm2o甘薯富含淀粉、维生素,是副食品、饲料工业原料和粮、经、饲兼用作物。阜阳市甘薯30%用于“三粉

2、”(淀粉、粉条、粉皮)加工;20%晒成薯干,作为轻工、医药原料;15%作饲料;10%〜15%作食用及其加工原料[1-3]o1阜阳市甘薯市场的开发优势高淀粉甘薯不仅可以加工粉丝、粉条和粉皮,还可以进行精白淀粉的生产,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如造纸、医药、轻工业及养殖业等。廿薯产品现已被作为一种保健食品来开发,受到广人群众的欢迎,甘薯的主要食用器官为块根,受病虫害为害较少。因此,可以使用较少的药剂进行病虫害防治,符合农产品绿色生产标准。开发优质专用甘薯的经济效益较大,2013年春薯平均产量达60t/hm2,夏薯平均产量37.5t/hm2以上,按0.8元/kg计算,单位面积

3、收益在达3.0万〜4.8万元/hm2,效益非常可观。一个小型淀粉加工厂以年产4000t淀粉计算,1t淀粉可获利500元左右(销售价为4500-5000元/t),年获利200万元;一个屮型粉丝厂年生产量按1500t计,1t优质粉丝可获纯利1500元左右,年获利225万元。2优质专用甘薯开发前景2.1优质土壤条件适宜甘薯的生长种植阜阳市的砂姜黑土面积较大,非常适宜甘薯的种植。甘薯在阜阳市种植历史悠久,早在20世纪80年代种植面积就已达20万hm2,最高年份曾达到33.33万hn)2。随着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的扩大,甘薯种植面积逐渐缩小。但是近年來,阜阳市为适应现代农

4、业发展需要,不断调整种植业产业结构,使得甘薯生产面积稳定在2.67万hm2以上,主要集屮在颍上、太和、临泉、颍泉等沙性土壤面积较大的区县。多年丰富的甘薯种植经验使得廿薯产业在阜阳市发展具有一定的基础。2.2种植结构调整,甘薯产业优势明显近几年由于市场变化,农业种植结构多元化已成为不可逆转的势头。由于甘薯全身都可以进行利用,而且其生产成本低、产量高、效益明显,是理想的高产高效作物,可以提高农民种植收入。对甘薯进行综合性开发,可以使廿薯消费市场在拓宽的同时带动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增强阜阳市农产品在市场中的竞争力[4]o2.3适应市场需求阜阳市是农业大市,対廿薯产品的需求量较

5、大,且随着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健康食品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甘薯中含有人休所需的多种营养物质,具有较高的保健价值,可以加工成为多种用途的功能性食品,以适应群众对甘薯的需求。如鲜食型廿薯产甜可以经过包装进入超市;冇“蔬菜皇后”美称的甘薯茎尖是市民的一道味美蔬菜等。2.4具有形成甘薯产业的强大技术优势阜阳市农业科学院、安徽省甘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甘薯产业技术体系阜阳综合试验站成为甘薯产业化的科技依托,经过多年的深入研究,已育成多个优质高产品种,如皖薯1号、皖薯6号、皖薯8号、阜薯24、阜徐薯20、阜徐薯6号等系列品种,并已在全市大面积推广,一批新育成的品系正在试验示范

6、Z中;甘薯种苗脱毒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3对策3.1筛选优质专用甘薯品种及研究与推广配套技术从国内外引进各种类型的甘薯新詁种,并进行筛选试验,以筛选出适合当地生产、加工、销售的优质甘薯品种,并研究其高产栽培技术,再人面积进行示范推广,使面积达到2万hn)2以上。在传统的甘薯栽培技术的基础上进行深入研究,探索出一套高产栽培技术,以带动当地甘薯产业的发展。3.2建设种苗基地及研究甘薯种苗繁育技术深入研究脱毒廿薯种苗快速繁育技术,提高科技含量,建立多个较人的甘薯种苗基地,如太和恒进公司、子山种业专业合作社、赵庙黄门行政村东范甘薯专业合作社范吉中示范片及百乐甘薯专业合作社等确保

7、生产出纯度高、质量好的种苗,在满足阜阳市需求基础上,辐射周边地区,向全国提供优质种苗,发展甘薯种苗产业。3.3发展甘薯产业体系多样化在甘薯产业化进程屮,以高科技为依托,以新品种新技术推广为纽带,以市场为导向,建立完善的廿薯研发、生产、加工和营销体系,探索出发展甘薯产业化的多种经营形式,如企业带动型(企业+农户)、合作社带动型(示范地+农户)、专业大户带动型(种植、加工大户+农户)等,形成具有阜阳市特色的甘薯产业[4-9]o4参考文献[1]王裕欣,肖利贞•甘薯产业化经营[M]・北京:金盾出版社,2008.[2]吴雨华•世界甘薯加工利用新趋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