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管理学绪论

公共管理学绪论

ID:43633591

大小:6.96 MB

页数:27页

时间:2019-10-11

公共管理学绪论_第1页
公共管理学绪论_第2页
公共管理学绪论_第3页
公共管理学绪论_第4页
公共管理学绪论_第5页
资源描述:

《公共管理学绪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公共管理学主讲人:张洪慧教授张洪慧,中共党员,教授,现任青岛大学国际商学院党委常务副书记、管理学院副院长,MPA教育中心主任,硕士生导师,山东省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培养对象,山东省“青年理论人才百人工程”首批入选者。主要研究领域:(1)公共管理学;(2)可持续发展的产业政策;(3)劳动与社会保障经济学;主持承担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中国城市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研究》,六项省部级课题。近年来,在《经济管理》等国内重要刊物上发表30余篇论文,出版个人专著5部,获得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一项,三等奖三项。第一章绪论一、从公

2、共行政学、新公共行政学到公共管理学(一)公共行政学(19世纪80年代~20世纪60年代)随着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展,政府的政治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一是政府的职能迅速扩大,二是政府管理范围的扩大,政府管理方法和手段已经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迫切需要从统治行政向管理行政转变。美国学者伍德罗·威尔逊1887年第一次把行政管理作为独立的学科进行研究,标志着公共行政学的诞生。【学者简介】威尔逊毕业于普林斯顿大学,在多所大学担任政治学教授,1902年至1920年,威尔逊担任普林斯顿大学校长,他感到要把其行政学的理论

3、付诸实施,就必须从政。1910年,他当选为新泽西州州长,1913年,作为民主党总统候选人被选为美国第28届总统。美国学者马克斯·韦伯提出了官僚制(科层制)组织结构,成为公共行政学的重要理论基石。公共行政学的基本理念是:第一,采用制度或法理的研究方法,以正式的政府组织机构(官僚体制)作为研究对象,对建立规范而正式的政府组织结构形式发挥了积极作用。第二,国家被分解为政治和行政两个领域。在此基础上,公共行政学从政治中独立出来。第三,强调以提高效率原则作为最高标准。(二)新公共行政学(20世纪60年代~70年代)(1)社会公

4、平和行政价值问题受到重视。(2)将行政效率和行政绩效结合起来。(3)关注公共管理过程中的能动活动。(4)采取灵活弹性的行政管理过程。◆新公共行政学只是作为从公共行政学向公共管理学的过渡,不可能对传统公共行政学原则进行较大的变革。(三)公共管理学(20世纪70年代末至今)1.公共管理形成的时代背景(1)政府与社会职能的分化,促进了公共管理主体的多元化。公共管理的主体不仅包括政府部门以及立法和司法机关,还包括非政府的公共事务管理部门。(2)公共事务日益涉及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相关利益,要求公共管理强调价值目标和程序手段的有机

5、统一。(3)公共事务日益多元化和复杂化,要求公共管理学通过开放式管理以解决公众面临的经济社会问题。2.发达国家新公共管理运动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1979年上台,标志着新公共管理运动的开端。克林顿政府20世纪90年代执政,掀起“新公共管理治理运动”。英国广播公司(BBC)《历史杂志》2006年公布一项研究结果,根据英国历任首相实现自己的观念、改变英国的成效等进行打分。 撒切尔夫人当选20世纪英国最佳首相,得满分,原因是她对战后英国进行的大刀阔斧的改革。研究对撒切尔夫人评价:“她打破了(战后)艾德礼(首相)建立的、持续长达

6、30年的制度,这很大程度上是依靠她的意志力而成功的。”西方国家新公共管理运动的共同特点:(1)强调公民个人的价值选择权利,民众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2)在公共服务领域引入市场机制或准市场机制。(3)由公众以顾客的身份对公共部门绩效进行评价。二、公共管理的基本特征●公共管理由“公共”和“管理”组成。“公共”与“私人”相对,其含义包括:一是主权和国家利益;二是公众利益;三是众人参与的领域。●公共管理是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部门依法处理公共事务、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以保障和增进社会公共利益的职能活动。

7、(一)公共管理是“公共人”的行为●以公共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担负协调各种利益关系职责。●在民主宪政框架内进行管理。(二)公共管理价值目标是社会公平和正义●政府考虑各种利益和价值的平衡,在效率与公平的选择中更强调公平,在改革与稳定的选择中更强调稳定。●公共管理的价值目标强调的是社会责任,包括维护社会秩序,保障社会正义。(三)公共管理向社会提供公共物品(公共服务)(1)公共物品的特点①公共物品的消费具有不可分割性。②公共物品的消费具有非竞争性。即每个使用者对该物品消费并不减少它对其他使用者的供应。③公共物品的消费具有非

8、排他性。即所有使用者都不能被排除在对该物品的消费之外。公众对公共物品的分享,在一定限度内并不会导致总成本的增加,或者虽然能够导致总成本的增加,但是人均成本则会下降,只有超过特定限度,才能导致人均成本的提高。④公共物品初始投资巨大,回收周期较长,效用边界模糊,私人企业不愿提供、难以提供或提供难以作到有效益,需要政府予以提供。(2)公共物品的分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