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维度配套材料研究

社会维度配套材料研究

ID:43654722

大小:146.51 KB

页数:34页

时间:2019-10-11

社会维度配套材料研究_第1页
社会维度配套材料研究_第2页
社会维度配套材料研究_第3页
社会维度配套材料研究_第4页
社会维度配套材料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社会维度配套材料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社会维度配套材料研究社会维度配套理论材料研究1:社会公共服务也成为民生服务,申论假如考察社会公共服务一般是考察广义公共服务内容。案例:11年浙江申论真题资料2"去年初去超市,最好的猪肉精排每斤16兀,现在得23元,我都很少买排骨了,改买猪前腿肉,一斤12元。”为了买到便宜的猪肉,退休职工李师傅经常拿着小区周围3家大超市的宣传海报对比,哪家便宜就去哪家。“老年人退休金少,得节俭着花呀!”60多岁的李师傅说。央行最新调查显示,全国74%的居民认为物价“高,难以忍受”,物价满意度创11年来最低,物价上涨的势头让老百姓绷紧了神经。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2、体制以来,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居民、企业和政府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发生了较大变化,有力地促进了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但近几年,也出现了一些值得重视的问题。一项权威调查数据显示,居民收入占的比重已从1992年的68.6%下降到2007年的52.3%。财政收入占比重1995年为10.7%,2007年这个比重突破20%。从2002年以来,财政收入增速是增速的2倍。在美国,居民收入占国民收入比重高达70%o作为绝大多数中低收入民众重要收入来源的劳动报酬,占初次分配总收入的比例从1995年的51.4%下降到2007年的39.7%。而从国际比较

3、看,劳动者报酬占比的世界平均水平为50%-55%0从城乡之间看,城乡居民收入比从1978年的2.4倍扩大到2009年的3.3倍;从区域之间看,2009年东部地区年人均收入为38587元,西部地区为18090元,相差2万余元;从不同群体之间看,高收入阶层财富增长较快,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奢侈品牌消费国,而另一方面,我国绝对贫困人口超过了4000万人,低收入群体还有2.7亿人。目前我国的基尼系数已经达到0.47,贫富差距正在逼近社会容忍的“红线”。财政部发布的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三项公共服务支出合计占财政支出比为31.5%,与人均3000

4、美元以下国家和人均3000-6000美元国家相比,分别低11.2和22.5个百分点。从居民消费支出来看,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居民消费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教育、医疗、住房等方面需求快速增加,支出增长也快于整个消费增长。居民医疗保健支出比重从1985年的2.5%上升到2007年的7.0%,教育文化娱乐服务等支出比重从&2%上升到13.3%o资料3新中国成立后很长一个时期,城镇居民实行的是福利分房制度。但由于“僧多粥少”,大都为筒子楼、大杂院,三代同居一室,人们总体居住条件长期得不到改善。为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住房的需求,改革开放后,我国开始探索城镇住房改革,19

5、98年后全面推广城镇住房制度改革。1998-2008年,新建住房65亿平方米,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达28平方米,为1978年的4.2倍;商品房发展迅速,城镇住房主要由市场供应的格局基本形成。近年来,大量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城镇化发展及城镇人口自然增长对住房产生了新的较大需求。按照推算,到2015年,预计城镇每年增加1500万人,每年新增家庭500万户,其中大中城市的人口聚集效应更加显著。同时,居民消费结构加快升级,住房改善需求显著增加,也加剧了城镇住房的供需矛盾。随着近年来房价持续走高,很多人纷纷加入“炒房大军”,大量游资热钱涌向了房地产市场。央行公布的一份针对全国

6、储户的调查显示,超过70%的居民认为房价“过高,难以接受”。人们为了买房往往透支了几十年的消费,更给自己甚至整个家庭带来长期、沉重的经济负担和精神压力。高房价已成为我国城市居民生活“不可承受之重”。在被称为“史上最严厉的房地产宏观调控”之下,2010年全国商品房成交均价同比上涨7.4%,相比2009年全年23%的涨幅,全国房价涨幅适中,处于近10年的偏低值,房价调控取得一定效果。但整体来看,房价仍在高位运行。即使在今年初“新国八条”、房产稅试点等严厉调控政策下,依然难以遏制房价涨势。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与去年同月相比,今年1月份70个大中城市同比价格上涨的有68

7、个,其中涨幅超过10%的城市达到10个。资料4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大加快了由传统的农业、农村社会向工业化、城市化的现代社会转型。数以亿计的农村劳动力,实现了从经济效益较低的部门向经济效益较高的部门转移。1978年,全国农业劳动力占70.5%,2008年总就业劳动力中,农业劳动力下降到39.6%o三十多年来,新增的3亿多从业人员中,约有60%是从农业转移出来的。同时,就业管理体制和人们就业观念发生根本性变化,自谋职业、自主创业、到非公经济就业成为重要的就业方式,城镇非公有制经济就业人员比重从1978年的0.2%增加到2008年的74.8%。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估

8、算,我国在“十二五”期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