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国家气象灾害应急预案

2国家气象灾害应急预案

ID:43702637

大小:78.21 KB

页数:44页

时间:2019-10-13

2国家气象灾害应急预案_第1页
2国家气象灾害应急预案_第2页
2国家气象灾害应急预案_第3页
2国家气象灾害应急预案_第4页
2国家气象灾害应急预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2国家气象灾害应急预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中国气象局中气函(2009)265号关于转发国家气象灾害应急预案的通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气象局,各直属单位,各内设机构:2009年12月11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实施《国家气象灾害应急预案》(以下简称《预案》)。《预案》就我国范围内气象灾害防范和应对的组织体系、监测预警、应急处置、恢复与重建、应急保障、预案管理等方面做出了详细规定,对建立健全气象灾害应急响应机制,提高气象灾害防范、处置能力,最大限度地减轻或避免气象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保障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现将《预案》转发给你们,并将有关要求通知如下:一、充分认识《预案》实施的重要意义,认真做好《预案》的

2、宣传、学习和培训工作各单位要从深入贯彻落实近期中央领导同志对气象工作的重要指示和讲话精神,践行科学发展观、提高行政能力的高度,充分认识《预案》实施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真做好宣传、学习和培训工作。要结合近年气象应急管理工作情况,以多种方式对《预案》实施的重大意义、主要内容和相关要求等进行学习宣传。要多渠道向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宣传《预案》,不断增强公众的气象防灾减灾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努力营造有利于《预案》全面贯彻落实的良好氛围。要组织各级有关人员认真学习《预案》,使其全面了解主要内容,掌握应急响应流程。要对从事气象灾害预警、应急管理和处置人员进行专门培训,全面理解和准确把握《预案》的

3、各项内容及精神实质,使气象灾害事件应急处置工作规范化、制度化。二、充分利用《预案》实施的重要契机,完善气象应急预案体系建设《预案》明确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要根据本预案,制订本地区、本部门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各单位要抓住《预案》贯彻实施的机遇,对现有各类气象灾害预案进行梳理和分析,对于已列为地方政府专项应急预案的气象灾害应急预案要做好和《预案》的衔接,适时组织修订和完善,对于尚未列为地方政府专项应急预案的,要切实增加紧迫感,加大工作力度和措施,密切和地方政府的联系,抓好气象灾害应急预案的编制和出台工作,将气象灾害应急预案上升为地方政府专项应急预案,构建从国家到地方完整

4、的气象灾害政府专项应急预案体系。三、充分利用《预案》实施的重要时机,做好应急管理工作各单位要在深入分析《预案》确定的气象部门各项职责和任务基础上,围绕预报预警、信息发布、应急联动、恢复重建等关键环节,做好现有气象业务和《预案》规定内容的对接,适时调整和优化业务产品和流程。梳理并凝练出有关监测预警、信息发布、应急保障等方面的关键建设和科研项目,做好顶层设计,利用贯彻实施《预案》时机,争取纳入各级各类“十二五”规划中,为《预案》执行提供有利保障。要在总结气象应急管理工作好经验、好做法的基础上,抓紧研究制定和《预案》执行相关的配套制度和措施,尤其是推进与地方和部门联动的运行机制,着力提高

5、《预案》执行中的有效性。、切实抓好《预案》实施的贯彻落实,提高气象灾害应急处置能力各单位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实行《预案》贯彻落实行政首长负责制,制订工作计划,纳入年度考核目标,提供资金、人员、设备等条件保障,精心组织,切实抓好各项贯彻实施工作。要认真做好对下的指导检查,推动《预案》各项规定得到落实,对贯彻落实不到位的,要随时予以纠正。要相互加强工作和信息之间的沟通,协调一致推进《预案》执行。要注意随时收集、总结执行中的成效,对遇到的问题要及时反馈,为进一步修订奠定基础。中国气象局将适时组织对各单位贯彻实施情况进行专项检查。二OO九年十二月二十四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办公厅办函〔20

6、09〕120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国家气象灾害应急预案的通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国家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已经国务院同意9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国家气象灾害应急预案1总则1.1编制目的1.2编制依据1.3适用范围1.4工作原则2组织体系2.1国家应急指挥机制2.2地方应急指挥机制3监测预警3.1监测预报3.2预警信息发布3.3预警准备3.4预警知识宣传教育4应急处置4.1信息报告4.2响应启动4.3分部门响应4.4分灾种响应4.5现场处置4.6社会力量动员与参与4.7信息公布4.8应急终止或解除5恢复与重建5.1制订规划和组织实施5.2调查

7、评估5.3征用补偿5.4灾害保险6应急保障7预案管理8附则8.1气象灾害预警标准8.2名词术语1总则1.1编制目的建立健全气象灾害应急响应机制提高气象灾害防范、处置能力,最大限度地减轻或者避免气象灾害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保障。1.2编制依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沙治沙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人工影响天气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汛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抗旱条例》、《森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