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屑病的诊断和治疗

银屑病的诊断和治疗

ID:43720208

大小:486.79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10-13

银屑病的诊断和治疗_第1页
银屑病的诊断和治疗_第2页
银屑病的诊断和治疗_第3页
银屑病的诊断和治疗_第4页
银屑病的诊断和治疗_第5页
资源描述:

《银屑病的诊断和治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银屑病的诊断和治疗空军总医院皮肤科庞晓文写在课前的话银屑病是一种皮肤炎症性、增生性疾病,全世界约1%〜2%的人受到该病困扰。银屑病n前认为是一种和肮细胞的过度增殖而导致的疾病,其也肮细胞的增殖旺盛是本病的显著特点。到口前为止,虽然银屑病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但在研究细胞因子、炎性细胞的相互作用、血管形成、细胞内•信号传导相关的磷酸化酶激酶•银屑病的关系等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一、银屑病的历史溯源Psoriasis—词来源于拉丁文,意为瘙痒的(psor-)疾病(-iasis)。有关银屑病的最早描述见丁迄今3000年前圣经《旧约全

2、书》。在西方银們病一直以来被认为是--种麻风病,患者倍受歧视。1809年,现代皮肤科学奠基人、英国医生RobertWillan(1757〜1812年)首先将银屑病作为一个独立的疾病进行描述,使银屑病脱离了麻风病的范畴。1841年,银屑病最终被确立为一种独立疾病,维也纳大学皮肤科更生FerdinandHebra(1816-1880)和他的学生、同事HeinrichAuspitz(1835-1886)先后对银屑病作出了完整、准确的描写,以Auspitz命名的银屑病的三联征:银白色鳞屑、薄膜现象和点状出血,成为诊断银屑病的经典依据,沿用

3、至今。20世纪前対银屑病的研究主要局限于対疾病的观察和描述,20世纪60年代后,才开始对银屑病的病因、发病机理、特点及治疗进行系统性的科学研究。在中国,祖国医学对银屑病虽然早有认识,但长期以来,和其它疾病混为一体。隋朝(581〜618年)巢元方的《诸病源候论》,是我国第一部病因症候学专著,最早记载了对银屑病类症候的分类描述,称其为白癣、干癣。1956年的全国皮肤病会议上,根据本病的皮损表现(红斑、丘疹上而覆有多层银白色的鳞屑),正式以“银屑病”作为木病的学术术语;中医文献统一使用“白疤”的病名,因为其中的“口”字能反映本病口色脱屑

4、的特点;“泥”字则形如匕首刺入皮肤而成病,反映木病的顽固难治。二、银屑病的诊断依据银屑病可发牛丁•任何年龄,多见于青壮年,男女发病率相同,是一种多基因遗传病,在一定遗产背景下,通过众多环境因素影响而发病。皮损可累及全身任一部位,好发于头皮、妪干及四肢的伸侧。典型皮损表现为边界清楚的浸润性红斑、丘疹,表而覆盖较厚的银白色鳞屑,鳞屑易刮除,有薄膜现象和点状出血征。进行期皮损有同形反应。寻常型皮损组织病理表现:表皮角化过度,介化不全,棘层增厚,可见屮性粒细胞聚集;真皮浅层血管扩张,血管周围炎细胞浸润。绝大部分为寻常型,也可为红皮病型、脓

5、疱型、关节病型。病程迁延,反复发作、顽固难治。图: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表现图:脓疱型银屑病的临床表现图:红皮病型银屑病的临床表现图:关节病型银屑病的临床表现以下对银屑病的描述错误的是:A.只发牛与青壮年,男女发病率相同B.典型皮损表现为边界清楚的浸润性红斑、丘疹,表而覆盖较厚的银白色鳞屑,鳞屑易刮除,有薄膜现象和点状出血征C.进行期皮损有同形反应D.病程迁延,反复发作、顽固难治正确答案:A解析:银屑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多见于青壮年,男女发病率相同,是-•种多基因遗传病,在一定遗产背景下,通过众多环境因素影响而发病。因此选项A错误。三

6、、银屑病的治疗(一)银屑病的一般治疗目询,治疗银屑病的药物种类和数量很多,治疗方法也不少,但任何药物的药理作用和治疗方法,都只能针对银屑病复杂发病机制环节的菜一部分,疗效均有限。由于银屑病的顽固难治,因此需要对患者进行认知教育,鼓励积极乐观向上,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在口常生活屮加强锻炼,合理饮食,少食肉类。避免诱发凶索,避免药源性加重病情,切忌乱投医、滥用药。导致银屑病加重的药物有:锂盐、B-'厅上腺素受体阻断药、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钙拈抗药、非帑体抗炎药、抗疟药、四环索类药、干扰素,其他:系统应用糖皮质激索、二甲双呱、黄体酮

7、、碘,进行期皮损局部外用蔥林、煤焦油、光疗等。(二)系统商物治疗银屑病的系统药物治疗主要佇以下八类:维生素类、抗生素类、氨肽索和氨茶碱、静脉封闭治疗、中成药制剂、维甲酸类药物、免疫抑制剂、免疫生物制剂等。1.维生素类维生素类药物口J选用维生素A、B、C、D、E和K等。维生素A可改善银屑病的角化过度,维持上皮细胞正常发育;叶酸可调节体内核酸代谢;维牛素D具有调节钙代谢及抑制表皮增殖的作丿山维生索E具有抗氧化作用并能改善微循环;维生素K4可促进细胞分化和抑制细胞增殖。2.抗生素类药物抗生素类药物主要治疗合并感染,如扁桃体炎及上呼吸道感

8、染等诱发的点滴状泛发性银屑病,尤其是儿童的点滴状银屑病。可选用红每索、青每索等短期治疗。甲矶每索可用作治疗脓疱型银屑病。3.氨肽素和氨茶碱氨肽素可抑制细胞过度增殖、促进分化,并可调节免疫功能。氨茶碱为磷酸二酯酶抑制剂,可使细胞内cAMP含量升高,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