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白居易的判词研究

【精品】白居易的判词研究

ID:43723749

大小:192.56 KB

页数:55页

时间:2019-10-13

【精品】白居易的判词研究_第1页
【精品】白居易的判词研究_第2页
【精品】白居易的判词研究_第3页
【精品】白居易的判词研究_第4页
【精品】白居易的判词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精品】白居易的判词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白居易百节判词翻译甲判1得:甲去妻后,妻犯罪,请用子荫赎罪,甲怒不许。翻译:甲休去了妻子以后,妻子犯了罪并请求以他们的儿子的官荫赎罪,甲生气不答应。判词:二姓好合[1],义有时绝;三年生育,恩不可遗。风虽阻于和鸣[2],乌岂忘于反哺[3]。旋观怨偶,遽抵明刑。王吉去妻,断弦未续[4];孔氏出母,疏网将加[5]。诚鞠育Z可思[6],何患难Z不救?况不女尔室[7],尽孝犹慰母心;薄送我畿⑻,赎罪宁辞子荫?纵“下山”之有怒,曷“陟姑”之无情[9]?想《荣及》之歌[10],且闻乐有其子;念《葛蔦》之义[11],岂不忍庇于根

2、?难抑其辞,请敦不匮[12]。翻译:婚姻是两姓人相好的缔结,恩义有时也会断绝,母亲鞠养儿子三年,恩情怎可一旦抛割。凤凰失去配偶可以永不和鸣,乌鸦却始终不忘要反哺母亲。回头来看这一个令人埋怨的妻子,立即就要受到刑罚的处治,怎能不仲手一救。西汉人王吉,因为他的妻子摘取了邻居家的枣,而被王吉休弃再无来往。孔子家族却规定子孙不许参加被休弃的母亲的葬礼,密度大于国家的法网。如果能想到养育Z恩,为什么有患难而不相救。邺风中有母亲因家贫而改嫁,七个儿子苦苦口责还可以宽慰母亲的心。夫妻离弃可以只送到大门口,儿子是亲生怎能不允许享受

3、“子荫”。即便前夫(“下山''代指前夫)万般愤怒,也不应该阻挠儿子思念母亲(“陟悍T喻思念母亲)的情怀。想想《荣及》Z歌吧(荣及,就是车前草,古人相信它的种子可以治疗妇女不孕),你就知道妇女喜爱自己儿子的心情了;再好好想想《葛藹》的含义吧(《葛蔦》一诗表达子女思念母亲的感情),难道你述忍心不让•儿子庇护母亲?很难抑压妻子的中求,并促使这样的孝子不断涌现。注释:⑴二姓好合:《礼记•昏义》中说“婚礼者,将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也。”[2]凤虽阻于和鸣:涉及两个出处:其一,《诗经•人雅•卷阿》有“凤凰鸣矣,

4、于彼高岗”之句;其二,《左传•庄公二十二年》有“凤凰于飞,和鸣锵锵”-•句,都是比喻夫妻和谐的意思。判词在用此典故吋,巧妙地用了一个“虽”字和“阻”字,意在说明甲与妻子现在虽然没有夫妻关系,但是叩子与其母的母子关系却天经地义地存续着。[3]鸟岂忘于返哺:《初学记》中有“鸟者犹有反哺,况人而无孝心者乎?”之说;唐人骆宾王的《灵泉颂》有“俯就微班之列,将山返哺之情”之句,判词融二者之语义,是为了告诫当事人:甲子要有作为人的孝心,必须善待其母。[4]土吉去妻,断弦未续:土吉是汉朝人,官至谏议人夫,《汉书•王吉传》云:“东

5、家有树,王杨妇去;东家枣完,去妇复还“去妇(妻)’‘即弃妇。这里以王吉“去妇复还”,隐含甲妻还有可能返还其家之意。[5J孔氏出母,疏纲将加:“出母”意为被父休弃的生母。出自《礼记•丧服小记》“为父后者,为出母无服”,作为继承者,嫡长子对已被父亲休弃的母亲,不服丧;但是“疏纲将加”,即法律对其母将会宽宥,希望甲子明白这个道理,诵蔽母亲。[61鞠育之可思:出自《诗经•小雅•蓼莪》。主要抒写孩子对父母的怀念,以及自己不能终养父母的痛心之情。其屮有:“父兮主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长我育我”诗句。作者在这里劝诫甲子:母亲

6、的养育Z恩不能忘。[7]不女尔室:《诗经•邺风•凯风》中说到邺国有个妇人,牛了七个儿子,因家境贫困,想要改嫁。她的儿子们唱出《凯风》这首歌以自责,希望山此让母亲的回心转意。原文是:凯风IT南,吹彼软心。棘心夭夭,母氏幼劳。凯风口南,吹彼棘薪。母氏圣善,我无令人。爰有寒痊,在浚之下。有子七人,母氏劳苦。睨皖黄鸟,载好其音。有子七人,莫慰母心。[8]薄送我畿:出口《诗经•邺风•谷风》,这是一首弃妇哀怨口己不幸、控诉丈夫无情的诗歌。其中有“不远伊迩,薄送我畿”句,意思是说路很近,口J你只送到门内,太无情义了。喻指甲不同意

7、英前妻提出“子荫”其罪要求的行为,是“无恩Z甚”。[9]曷陟配之无情:出自《诗经•魏风•陟山古》。这是一首抒写役人登高临远思念亲人的诗。第二章有“陟彼呢兮,瞻槊母兮"Z句,作者借诗人怀念母亲的深情实感,告诉甲子,即使你的父亲为此而生气,作为人子,你不能忘却母亲的养育Z恩,而对母亲的要求无动于衷、无所作为。lioj荣苒之歌:“荣莒”是车前子的别名。《诗经•周南•荣片》是歌咏采摘车前子的一首诗,每章都以“采采荣片"开始,判词用来说明不要寡恩薄待有罪Z母。[11]葛蘊之义:出自《诗经•周南穆木》。该诗有“南有穆木,葛蘊累

8、之",《左传•文公七年》记载:“公族,王室之枝叶也,若去之,则木根无所庇荫矣。葛蘊犹能庇其木根,故君子以为比”,判词借这个意思,劝诫甲父子要明白:荫庇其母就是庇荫其根,情之所至,理所当然。[12]请敦不匮:《左传•郑伯克段于鄢》中有:君子曰:“颖考叔,纯孝也,爱其母,施及庄公。《诗》曰:'孝子不匮,永锡尔类。'其是Z谓乎。”意思是:君子说:“颖考叔真是个孝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