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医放血疗法

瑶医放血疗法

ID:43741491

大小:32.01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0-13

瑶医放血疗法_第1页
瑶医放血疗法_第2页
瑶医放血疗法_第3页
瑶医放血疗法_第4页
瑶医放血疗法_第5页
资源描述:

《瑶医放血疗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瑶医放血疗法瑶医放血疗法,是在瑶医基础理论指导下,用一次性采血针刺入络脉,使之溢出一定量的血液,具有疏通经络、活血化瘀、解毒泄热、消肿止痛、开窍醒脑、泻热救急等功效,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目的的一种疗法。临床上常用来治疗上呼吸道炎症、高血压、心脏病、肝炎、胆石症、三叉神经痛、疖肿、痛经、不孕病、癫痫、耳聋、眩晕等内外妇儿近百种疾病。一、常用器具及操作方法1、常用器具一次性采血针若干枚、一次性真空气罐1~5号若干、气枪一把。消毒用的碘酊棉球、75%酒精棉球。一次性手套、纱布。2、操作方法(1)消毒先用碘酊棉球消毒,再用75%酒精棉球脱碘消毒在所选穴位上进

2、行常规消毒。(2)拔罐用气枪将一次性真空气罐自上而下依次吸附在穴位上,使血气聚集。(3)针刺将罐拔起,右手持一次性采血针,在穴位上进行针刺,针刺时应该快、准、稳。(4)拔罐将之前取下的罐再次依次吸附在穴位上,留罐3~5分钟。(5)取罐一手取罐,一手拿纱布擦净血。(6)消毒再次用75%酒精消毒,防止感染。3、放血量放血治疗时,一定要把握好出血量,首先根据病情来确定放血量的多少,然后考虑病人的体质、年龄、季节、和个体耐受性等具体因素,再进一步斟酌治疗方案。放血疗法出血量只要不超过全血量的10%,约400ml时,对人体是无害的。4、疗程一般3~7天一次

3、,3~5次一个疗程。另根据患者的病情转归情况确定放血时间间隔。一、适用的常见疾病瑶医放血疗法不仅能治疗慢性病,也可治疗急性病,适用于急症。急症(1)昏迷、休克主穴:人中、十宣、中冲;印堂、百会、太阳。(2)食物中毒主穴::十宣、大椎;人中、然谷、上巨虚、委中。1、内科疾病(1)感冒主穴:少商、太阳、肺俞、大椎;百会、中府。(2)肝炎主穴:阳交、血海、足三里、曲泽、阳陵泉。1、外科疾病(1)急性乳腺炎主穴:曲泽(患侧)、局部。(2)坐骨神经痛主穴:腰俞、委中、悬钟、殷门;委阳、阳交、环跳、丘墟。2、妇科疾病(1)痛经主穴:太冲、阴陵泉、腰俞、三阴交

4、、曲泽。3、儿科疾病(1)遗尿主穴:腰俞、太阳、三阴交。4、五官科疾病(1)耳聋、耳鸣主穴:耳门、听宫、听会。一、禁忌症1、凡属正精耗竭,体质虚弱,使用放血疗法则有危及生命之虞。2、孕妇、产后、浮肿、大痨痼疾、胃火衰败等寒性疾病。1、妇女月经期。2、儿童和老年人,用泻下法、催吐法、鼻药及灌肠法施治之后,亦禁用放血疗法。3、易于出血者和低血压者,不能施以放血疗法。一、注意事项1、放血疗法安全可靠,一般无危险性。但治疗前要给患者做好充分的解释工作,解触患者思想顾虑,消除患者恐惧心理,使患者配合治疗,思想放松。2、对于饥饿、疲劳、精神高度紧张以及晕车患

5、者,宜先进食、休息、解除思想顾虑,等心情平静后在施治。3、放血治疗操作中,要严格消毒,嘱患者施针处不要接触污染物,防止针孔感染。4、要因人因病掌握好出血量。体弱、贫血者应少出血,因病情需要出血量多时,一般不超过200ml。5、熟悉解剖部位,治疗时避开动脉血管。6、患者有凝血机制障碍者、外伤出血和失血过多者要谨慎。如必须治疗时应先针刺一穴,仔细观察病人反应,再决定治疗方案。7、孕妇、产后及月经期间最好不要放血,必须治疗时刺激量、出血量都要掌握好。8、治疗时要多注意观察、多询问患者反应,如出现异常情况,立即停止,采取相应措施。1、治疗时要选穴准确,体

6、位适当,以患者舒适、医生操作方便为佳。10、治疗时,应保持室内温度适中。治疗后嘱患者注意保暖,15分钟内不可进食、饮水,当天不可洗澡,次日方可,以免引起感染。11、治疗后嘱患者勿暴怒、劳累、饥饿、惊恐,要安静休息,进食有营养的食品,勿食刺激性食品,以促使疾病的复发。11、根据患者的病情、体质和出血情况以决定下一次的治疗时间,避免失血过度。病人要按照医生所嘱咐的时间就诊,以免延误治疗。一、施术后可能出现的异常情况及处理措施1、若患者出血晕针、晕血情况,应立即停止治疗,嘱患者平卧,多饮开水,注意观察患者面色、脉象、血压。晕针严重者可用毫针针刺人中、内

7、关等穴。必要时采取急救措施。2、放血后有失血反应属正常情况,患者可感疲倦无力,轻微的头痛、头晕,一周后即可消失。3、治疗后出现血肿,易引起局部胀痛,如在关节处影响肢体活动。小血肿可自行消失,不留痕迹,治疗时向患者解释清楚,不要紧张。出血量大的血肿可先冷敷,24小时后适当用温水热敷或局部按揉,促使血液消散吸收。1、体质虚弱、精神紧张、易晕针患者,采用卧位治疗,以使患者处于放松状态。2、治疗时,随时与患者沟通,发现患者有异常反应,立即停止治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