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上编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上编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

ID:43742334

大小:7.25 MB

页数:50页

时间:2019-10-13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上编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_第1页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上编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_第2页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上编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_第3页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上编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_第4页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上编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上编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上编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夜(1840------1919)综述风云变幻的80年历史概述从1840年到1919年的五四新文化运动,可以说是中国社会风云变幻的八十年,也是中华民族苦难屈辱的八十年。在这80年中,一方面由于西方列强一次又一次的侵略,使中国社会由一个主权完全独立的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另一方面,中国人民为了民族的独立、国家的解放,进行了不屈不饶的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斗争。虽然旧民主主义革命没有取得最终胜利,但毕竟结束了统治中国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也粉碎了西方列强灭亡中国的狂妄野心。一鸦片战争前的中国与世界(一)辉煌灿烂的古代中华文明及其对世界的影响--

2、--充分肯定光辉灿烂的古代文明,进一步树立民族自信心、自尊心(二)要从中外历史的对比中,深入了解在鸦片战在之前的大约半个世纪左右的时间,中国已经大落后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鸦片战争前的中国与世界:鸦片战争前夕,中国政治极端腐败,经济十分落后,国防非常空虚,人民生活困苦不堪,中国封建社会出现全面危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携工业革命的雄风,蒸蒸日上,在全球警醒对外扩张,开拓殖民地和海外市场。幅员辽阔,依旧在封建主义道路上徘徊并已处在风雨飘摇之中的古老中国,成为殖民主义者侵略扩张的新对象。二西方列强入侵与近代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一)鸦片战争: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端A、两次鸦片战争及

3、不平等条约的签订1、第一次鸦片战争(1)战争起因:英国的殖民扩张;英国为了保护罪恶的鸦片贸易(2)战争过程:1840年6月---1842年4月罪恶的鸦片贸易鸦片:是英文opium的译音,俗名大烟,是用罂粟未成熟的果实里面的乳状浆汁干燥制成的一种毒品。药用鸦片为粉末状,是一种强烈的麻醉剂,少量使用,有止泻、镇痛、提神的效用,中国原把它作为安神止痛的药材使用,称为洋药。但鸦片又是一种毒品,含有大量的吗啡和尼古丁,毒性很大,吸上瘾就不容易戒除,使人体力日衰,骨瘦如柴,精神萎靡,形同废人甚至死亡。因此,所谓鸦片贸易,其实是名副其实的贩毒活动。1820年开始经营鸦片贸易18世纪20年代每年运到中

4、国的鸦片不超过200箱。1768年之后,每年达到1000箱。1799年达到4000多箱。19世纪初之后激增。1821年达到6000多箱。1830年更达到2万箱。1838年猛增到4万箱。英国对华的鸦片贸易:鸦片贸易给中国造成了严重的灾难第一、打破了中国对外贸易的长期优势,是中国有多年来的出超国变成入超国,使中国白银外流,国库空虚。第二、加重了人民的负担,影响了人民生活。第三、严重破坏了社会风尚,破坏了生产力。第四、腐蚀了清朝的统治机构,吏治更加腐败。鸦片贸易的罪恶马克思指出:“非法的鸦片贸易年年靠摧残人命和败坏道德来充实英国国库。”美国人蒙哥马利·马丁在《论中国的政治、商业和社会》中说:

5、“同鸦片贸易比较起来,奴隶贸易是仁慈的;我们没有摧残非洲人的肉体,因为我们的直接利益要求保持他们的生命;我们没有败坏他们的品格,没有腐蚀他们的思想,没有扼杀他们的灵魂。可是鸦片贩子在腐蚀、败坏和毁灭了不幸的罪人的精神世界以后,还折磨他们的肉体。”马克思在《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中说“在1830年以前,当中国人在对外贸易上经常是出超的时候,白银是不断地从印度、不列颠和美国向中国输出的。可是从1833年起,特别是1840年以来,由中国向印度输出的白银是这样多,以致天朝帝国的银元有枯竭的危险。”林则徐林则徐:(1785~1850)字少穆,一字符抚,清福建侯官人。嘉庆十六年(1837)进士。曾任

6、湖广总督等职。1839年以钦差大臣身份,前往广东禁烟,在虎门海滩销毁英美鸦片共计2376254斤。在此期间,林则徐注意了解外国情况,组织翻译西文书报,所译资料,成中国近代最早介绍外国的文献。他还大力整顿海防,积极备战,有效抵抗了英军的侵略。鸦片战争后,被革职充军伊犁。后被重新起用,1850年卒于潮州普宁县。赠太子太傅,谥文忠。史学界称他为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虎门销烟鸦片战争的爆发是偶然的还是必然的?第一阶段,1840年6月下旬英军封锁珠江口至1841年1月下旬义律与琦善签订了《穿鼻草约》,历时7个月。主要过程是英军进攻长驱直入抵达天津,清政府内部投降派占上风,道光皇帝听信谗

7、言,将林则徐革职拿问。第二阶段,1841年1月27日清政府对英宣战,到5月27日《广州和约》订立为止,历时4个月。主要过程是清政府对英宣战,道光皇帝派出钦差大臣,但进展不利;英军先发制人,奕山妥协,与义律订下《广州和约》。第三阶段,自1841年8月英军再度进攻厦门开始,至1842年8月29日签订《南京条约》为止,历时一年。主要过程是英国扩大侵华战争;道光皇帝左右摇摆,前线战场损兵折将,清政府不得不签订城下之盟。(3)一批不平等条约的订立a.18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